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六、道与艺 [复制链接]

31#

      道与艺,简单点说,就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道是要表达出的思想感情,艺是实现”道“的外在技巧、方法:两者互为里表,和谐统一。北宋徽宗《宣和画谱》曾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艺也者,虽志道之士所不能忘,然特游之而已。画亦艺也,进乎妙,则不知艺之为道,道之为艺,此梓庆之削鐻,轮扁之斫轮,昔人亦有所取焉。“也就是说画画只是种技艺,最终要归结于高深的”道“,与此同理。而且技艺多样,道却共同,所谓殊途而同归也。
TOP
32#

        “道”与“艺”之和,北大哲学系教授楼宇烈先生,已在《中国文化中的道与艺》中加以了阐述。下面摘录两段,已飨读者。
        中国文化中“道”和“艺”这两个层次也可称为“本”和“末”。人们做什么事情都首先要“知本”,然后“求本”,以“本”为最终归宿。“道”是形而上之学,“艺”是形而下之学,所以“道”这个层面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艺”这个层面的东西是可见、可操作的。中国古代典籍中有很多地方描述“道”。道家自不必说,《管子》里也有很多对“道”的描述,如“口之所不能言也,目之所不能视也,耳之所不能听也”,“道”只能心领神会,不能通过语言、形象、声音来传达。
        儒家非常强调学习要“下学”和“上达”,这也相当于“艺”与“道”的关系。“下学”者,学人伦日用、日常生活的礼仪规范等等;上达者,达天道、性命等抽象道理。下学可以言传,上达必由心悟。现代教育把下学和上达割裂,人文科学特别是哲学,专门研究上达,走上极端就变成无源之水、无根之木,空空洞洞的学问。而下学只朝向所学方面的专业技能、知识。下学必须要上达,上达也必须落实到下学,二者结合的最终目的还是上达。“读书学习所为何,通晓人道明事理,开启智慧增艺能,变化气质美其身。”变化气质、使人完美,这才是读书学习的目的。
TOP
33#

通达于天地的,是德; 通行于万物的,是道;君主治理百姓,凭借的是礼乐政刑之事;人们能有所建树,凭借的是技能。技能包含在事物中,事物包含在义中,义包含在德中,德包含在道中,道包含在天地之中
TOP
34#

道法自然,老子强调“无为而治”,西汉初期推行休养生息,赢得后世传唱的文景之治,也是汉朝大一统的前提;艺术随性,在茫茫沙漠中的敦煌艺术,更添几分苍凉美,昔日的繁华与今日的无人问津,不仅仅是时间的思索,也是生活的 发展。在数次战争中,如看护金石的李清照夫妇,保护古代建筑的梁思成夫妇,这些文化或艺术大儒,懂文化,爱文化,才使得中华文化生生不息、源远流长,就是道所言的生生不息。
TOP
35#

专注于道,欲望就消退了,艺术水平也可以进步,专注于艺术,欲望就会积盛,道就消亡了,艺术水平也不会进步。这说明,内心的境界决定了外在的水平
TOP
36#

大道无形,但是正是有艺作为载体之一,我们可以抒发感情,去体会心中的道,又用其法去促使其艺精进,如光只是为娱而艺,只会离艺渐远,只有把自己的心给予山水心灵的自身修炼,去体悟无形之味,方可成其大道,也才可用艺去感染自己他人。
TOP
37#

中华文化中道与艺完美结合在我看来最集中体现在中国画里面。在中国文化里,人与自然是一种不可分离、水乳交融的有机整体。中国画以水为基础,水承载着各种颜料,兼容并包,将其调和。老子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的精神在中国画里表现的淋漓尽致。
中国画者在画外特别重视个人修养的功夫,把人品和画品紧密结合起来。所谓“人品既已高类,画品不得不高”,说的就是这个。只有个人的修养提高,才能静下心来,做成一幅完美的中国画,这也正是中国画作品总是托物言志的原因吧。
TOP
38#

        “道”与“艺”相和,方能形成高水平作品。前者是内涵,后者是形式,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即艺来源于道,而道又靠艺来体现。故而绝大部分艺术家,都在对“道”怀有敬畏感的同时,也有与“道”相亲相近之意。换句话来说,就是“道”不是存不存在的问题,而是能不能与之相合的问题。
        以“书道”为例,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书法家,都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体悟着、把握着、表现着“道”。李世民《笔法诀》所曰之“其道同鲁庙之器”、虞世南《笔髓论》所曰之“书道玄妙”、张怀瓘《书断》所曰之“书之为征,期合乎道”等,莫不再三表明此理也。
        当然,“道”不仅反映在点画之中,而且还贯穿于艺术家的日常生活之中:他们的言谈举止、吃茶睡觉等,无一不充满“道”的趣味与活力。
        总之,虽然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但“道”与“艺”的关系未变,两者亦需和谐也。
TOP
39#

[转]与“道”最易容易沟通的,莫过于艺术。而绝大部分的艺术家,都在对“道”怀有敬畏感的同时,也有与“道”相亲相近之意。
    中国的艺术流派很多,主张也各不相同,但还没有不承认“道”的。所以,“道”不是存在不存在的问题,而是能不能与“道”相合的问题。
    “书道”一词,多见于唐人著述中(日本受唐代文化影响大,故多用唐代名词),虞世南《笔髓论》说“书道玄妙”,李世民说书法“其道同鲁庙之器”,张怀瓘《书断上》说“书之为征,期合乎道”,莫不再三表明,书法并不仅仅是一种单纯而熟练的技艺,它圆满地体现了“道”的存在。
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书法家,都极好地表明,他们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体悟着、把握着、表现着“道”,而“道”的精神也不仅仅反映在点画之中,它还贯串于艺术家的日常生活之中。言谈举止、吃茶睡觉,无一不充满“道”的趣味与活力。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尽管千年的时光已过,但书道的精神如同“道”本身仍然有待后人的追寻一样——真正的书道存在于个人对于艺术之道的永恒追求之中。一墨千宁书道会的成立,意或在于此乎?
TOP
40#

道是宇宙整体自然的规则,自然的秩序,自然的纲领。举例来说,我们人的身体,从母亲生下来之后,整个身体器官就按一定的规则在运作,整个身体的运作规则,就是道。道不是谁设计的,自自然然就是道。如吃下的食物自然就能被消化吸收,走路时,各个部位的肌肉自然就能够彼此协调运动。人在世间如能随顺自然的规则就是行道,这是多么科学、多么自在的生活!
行道有得于心,行道有得于身,谓之德,它是局部运作的原理原则。譬如我们眼睛是一个局部,眼能见,见就是眼之德。眼之德能见、耳之德能听、鼻之德能嗅、舌之德能尝,每个器官皆有它的特殊作用与规则,若规则错乱,人就生病了。道不是制度学说,而是自然的关系法则。道德也没有古今、中外的界限。人行道,心有所得则生智慧,身有所得则健康长寿。道法自然,所以道德本身绝不是人为的框架,而是随顺自然的产物。
天有天道,人有人道,人与自然环境相处也有其道。如果我们了解人道的内容,在人与人相处时,就自然能和谐有序,从而减轻现今人们所承受的来自人际关系紧张、人事冲突频繁的精神压力。如果我们掌握了人与自然环境相处之道,怎么会遭受生态危机和自然灾害的威胁?即便是君子爱财,也要取之有道。这种种人类生存之道就在传统文化里。
TOP
41#

棋所以长吾之精神,瑟所以养吾之德性。艺即是道,道即是艺。([宋]陆九渊《象山全集》)卷二十五)
很多国学大师大多身具一二技艺,或鼓瑟鸣琴,或挥毫泼墨。我们在心烦的时候也会听听歌,写写字,我们是在艺中寻找道的快乐。满足人生的意义。
TOP
42#

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这里讲,用道来约束欲望,快乐就不会淫乱,反之,因为欲望而忘记道,就会迷惑而不会快乐,由此观之,道对于人生的重要性。中国茶道主张“和、敬、清、寂”,申明“茶禅一体”,这就巧妙的把道与艺联系起来,我们要和平共处,互敬互爱,廉洁朴实,修身养性,方能求得心物如一的清净之美。
TOP
43#

儒家教导人们用道来平和欲望,在艺中学道。琴棋书画,都是有助正道的技艺。推而广之,艺及艺术,通过学习艺术来行走正道,所以我国艺术方面多有君子正道之气。
TOP
44#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如果单论道与艺,个人认为没有比这句话更能诠释各种意味。学艺的人往往流于考据、训诂而得于形不得个中三昧。以至于天下百长,具其形者众也,得其意者寡也。立志于高远,凭据于道,修身于仁,以寡生众,如道家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思想,能将所学在万物中挥洒,游刃有余,才能算踏入了艺的门径。所谓一技吃天下,正是这个道理,而不是一个技能只能在一个行业一个部门使用,离开这个行业就失去价值,这就流于形了。
TOP
45#

文化包括有形和无形、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中国人称之为道和艺。中国文化里面的道与艺之间是本和末的关系,儒家强调的是下学而上达相当于由艺而道,为己之学则是通过完美自身来达到人与天地的和谐。我们在生活中,广泛的享用艺的成果并深受艺的影响,艺既能提供享受又能为害与人,应用不好便适得其反。我们要遵循以道统艺、由艺通道的传统精神,让艺为我们养生、修心、审美及和谐社会建设服务。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