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2728293031323334» / 36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四、自尊自爱 [复制链接]

451#

自尊自爱意思是首先自己爱自己,尊重自己,才会得到他人的爱护和尊重。爱护自己是最重要的。自己尊重自己的同时也爱护自己,是中华传统的一种美德。
自尊自爱就是要肯定自己,认同自己。就是要告诉自己“我能行”,就是要表现出自信。自信是自尊自爱的前提,有了自信,你会更加有激情,也就更快乐。当然,自信也是成功的一半。
自尊自爱就是要发现自己,完善自己。
自尊自爱就是要提升自己,超越自己。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要不断奋斗、不断进步的。
自尊自爱就是要珍爱自己,尊重他人。每个人都希望受人尊重,但受尊重的前提是尊重别人。
TOP
452#

在自尊自爱这一小节中,重点谈到了人要爱自己,看到自己的价值。自尊自爱就是要珍爱自己,尊重他人。人的一生正如他一天中所设想的那样,你怎样想象,怎样期待,就会有怎样的人生。对自己的自信决定对自己尊重、爱护的程度。只有先尊重、爱护自己,才能尊重、爱护别人,而别人也才尊重、爱护你。自尊自爱是一种对自我的关注与肯定,是一个人的快乐之源,更是成功之始。
TOP
453#

每个人都要学会自爱,只有自爱,才能懂得去爱别人。人要自尊自爱,当然同时,自尊与自爱是分不开的。自爱就是自己相信自己,自己鼓励自己,自己爱护自己。有的人,总在卑微的爱着别人,失去了自我。这样的人,自己都不爱自己,还会有谁会爱她呢?自爱者,人恒爱之。所以,想要得到被人的爱,我们首先要学会爱自己。
TOP
454#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意思是说自己的肢体、头发和肌肤都是从父母那里得来的,不敢毁坏,这是孝行的开端;为人处世能行正道,使自己扬名后世,
从而使父母荣耀,这是孝的高级境界。
  对我们来说,子女可以说是父母的“再生”,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美好的期望了,但父母更望儿女健康(这里是指身体的健康与人格精神的健全)。
TOP
455#

自尊,也叫自尊心,也叫人格尊严。也就是自己尊重自己,这是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一个自尊的人,自有他自己做事的原则,他的自尊不会损害任何其他人的利益;自会格外珍惜自己的人格;他知道什么是羞耻,懂得怎样对待自己的缺点与不足;决不会有半点虚荣心,决不会去嫉妒别人。
TOP
456#

在中国古代,贵生的思想是非常丰富的。在中国古代典籍中,“生”是一个既自然又神圣的概念。《尚书》云“正德利用厚生。”《易》谓:“天地之大德曰生。”当然,生之所以为“天地之大 德”,既在于它生出了物,更在于它生出了人。人“生”首先指人这个“优越”的生命的存活,而人爱护自己的生命是当然之理。孔子重“生”,他关注的始终是现实的人生。孟子承认“生”“我所欲也”,且谓:“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儒家非常重视现实的肉体生命的价值。如《礼记·祭义》说:“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行父母之遗体,敢不敬乎?《孝经· 开宗明义》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可见身体发肤之生命价值也为儒家所重视,但儒家不仅重视肉体生命,而且更加重视精神生命。因此,当肉体生命和精神生命不矛盾时,就要护敬父母所给之肉体,而一旦它与更高的社会价值发生冲突,那就 要“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也就是肉体和物质的自爱是要服从于精神、人格的自爱的。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立,也就是说害怕人都死了还没有一个好名誉。相较于立身扬名,光宗耀祖,以显父母这个大孝来说,护持“身体发肤”只是“孝之始”也。要维护人的自我尊严,就要时时处处做不损德的事,要有羞耻心,这不仅被孟子看作是人的四个“善端”之一,而且被管子看作是“国之四维”之一。
TOP
457#

一个人只有爱自己尊重自己才可以得到他人的尊重和爱护。古人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现在的人不怎么讲究这些了,成年以后就是自己管理自己的身体了,怎么会想起还有这么一句话,当年轻人看到熬夜猝死的消息时才想起自己需要健康的生活了;当有人为“爱”疯狂付出自己时才知道自己病了;当人们觉得自己“走投无路”开始自残时发现一切都太晚了。这些时候希望人们可以记起有那么一句话是说给自己听的,我们的身体虽然不再归父母管了,但要知道总有一些人希望你可以好好的,自尊自爱是找到自我的开始。
TOP
458#

1,若要人见人爱,先要自尊自爱。

2,人这一辈子,会遇到不同的人,好人,坏人,自己学会自尊自爱,别人才会尊重你。

3,自尊自爱是我的底线,自信自傲是我的风采。

自尊自爱

4,规矩又多,却很爱挑剔,浪漫起来不切实际,但又总拿现实来逼迫自己,遇到麻烦就会退让,美其名曰为自尊自爱,事实上不过怕失败后丢脸。不主动,爱负责,常拒绝。

5,未来的你是否和我一样,除了努力生活,同时也在完善自己,请你自尊自爱,把最好的你留给最好的我。

6,女孩子最不应该的就是被撩得兵荒马乱,我们不是为取悦他人而生的,我们是自尊自爱的。

7,一个女生应该干干净净,懂得自尊自爱,还要学会慷慨大方。

8,人活世上,最重要的还是做人,懂得自尊自爱,使自己拥有一颗坦荡又充实的灵魂,足以承受命运的打击,也配得上命运的赐予。

9,一个人的美丽不是取决于外貌,一个女孩能够自尊自爱,把自己一生中最珍贵的东西留给跟她相伴一生的那个人————这就是最美丽的!

10,原来我仅存的只有一颗高傲的,自尊自爱的心。如果妳真爱我,请先爱我的这颗自尊心。

自尊自爱

11,自尊心人人都有,用对了,那叫自尊自爱,换得自我救赎;用错了,那叫自命清高,往往伤人伤己。煽情人人都会,煽好了,那叫真诚谦卑,赢得尊重;煽错了,那叫自述可怜,招人厌恶。

12,不要用你的惺惺作态,来践踏我的自尊自爱。

13,自尊自爱,作为一种力求完善的动力,却是一切伟大事业的源泉。

14,一个女子应懂得自尊自爱,而不是随便跟任何有钱的人暧昧不清。

15,填不满空白,只需自尊自爱。

16,自强自立,用能力说话,才不会被别人践踏;自尊自爱,以豁达与人,人脉才能锦上添花。

17,不管你当时有多么难过和不舍,千万不要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去挽留对方,在失恋的时候一定要自尊自爱保持住自己的风度。

18,如果你不去在意自卑,自卑根本就不会存在。自己太无足轻重了,所以才要自尊自爱。

19,女王不是宠出来的,是有独立人格知廉耻自尊自爱的女人的天然本色。
TOP
459#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每一个人都是其父母的延续,父母赐予了我们生命,我们也应当处正道,珍惜自己的生命,好好生活,报答父母。但现在的青少年心理素质不高,轻易因一些小事而要放弃自己的生命。因此,应从小培养青少年“自尊自爱”的观念,先学会爱自己,肯定自己,珍惜自己的生命,才能更好的享受生活,更好的发挥自己的社会价值,做父母的依靠。
每个人从出生开始,就被赋予了各种责任,也与自己的亲人有了紧密的联系。自尊自爱,不仅仅是为了自己能够更好的生活,也为了那些爱我们的人。
TOP
460#

当今时代越来越多因爱自杀为情而殉者,爱虽感人,活着却是一种责任。受挫者是值得同情的,自杀者却不是值得被尊重的,自我的选择结束一切是对问题不作为的逃避。话说出来属实残忍,但现有更多学生顶不住压力而自杀的新闻,许多网络键盘者竟然在评论下面大呼支持,甚至高呼这是个人的权利••••••“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道理竟然有如此多的“高材生也不懂吗?处于创伤状态中的人情绪是低迷的,我们应当以正确的价值观去帮助和解救他们,而不是以一种愚蠢的态度在这种错误的现象中忘记孝道。
TOP
461#

对于自尊自爱这四个字,我们平时多用于对青少年的教导。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拥有自尊。自尊可以使他们更加快乐,对自己的生活更加满意,使他们充满自信,确保她们更好地学习、娱乐、爱和沟通。
自爱:指爱护自己的身体;珍惜自己的名誉。自尊,即自我尊重,尊重自己,也指自己的尊严。一般认为是做人所必须的一种心理,也是社交所需要把握的底线。自爱是自尊的基础。尽管我们自身有缺陷和不足,但是总的来说我们是爱自己的,我们的内心会有一个声音:我们是值得被爱和被尊重的。这种无条件的自爱并不取决于我们的表现好坏。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能在经历挫折失败之后重新站起来。自爱让人免于绝望。
关于自爱,我们每个人应该学会自爱,“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学会自爱不仅是对自己的保护,更是对父母最好的回馈。自爱不仅仅是指要爱护自己的身体,更是一种与人交往的处世态度。关于自尊,当代社会,我们经常会听到低自尊这个词,低自尊者通常对自己有消极的整体看法,他们通常消极地评价或评判自己,对自己的存在价值也持有消极的态度。自尊对于一个人的心理生存至关重要。认识不到自我价值,很多基本需求就都无法满足。
TOP
462#

君子一举足,不敢忘父母;一出言,不敢忘父母。一举足,不敢忘父母,故道而不径,舟而不游,不敢以先父母之遗体行殆也;一出言,不敢忘父母,是故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及于己,然后不辱其身,不忧其亲,则可谓孝矣。
对于自尊自爱我在此有一些不同的看法。自尊自爱固然是一种重要的品质,我甚至认为是生而为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但是儒家将其归于父母,甚至将人的一言一行尽皆归于父母的思想我认为是值得商榷的。按照传统儒家的说法,自尊自爱是为了父母,建功立业是为了父母,生儿育女是为了父母,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父母而最终归于一个孝字。在我看来这不应该是一个成年人的安身之所。
再这样的孝里面不只有对自己的自尊自爱,还隐含了父母对孩子的爱。这样的爱是有要求的。不辱其身,不忧其亲,亲就是对自己的要求。对自己的要求细化到一言一行自是无可厚非。然而当我们成为父母以后呢?依循这一原则,我们会对自己的孩子有所要求,甚至是细化到一言一行的要求。诚然,当孩子还处于成长阶段这样的要求是可以对孩子作出正确的引导的。但当孩子成年以后,以当今的价值取向看来,这样细化的指令加于其身就是两个独立意志的碰撞。这样只会有两个结果,成为巨婴或家庭矛盾层出不穷。所以这样的孝或可以用于孩子成长过渡阶段的独立精神启蒙,但决不能成为奉行一生的教条。
TOP
463#

自尊自爱,亦是孝道
《孝经.开宗明义章》: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自己是父母身上掉下来的肉,爱护好自己也是孝顺的前提。凡是一个人的身体,哪怕一根发丝,一点皮肤,都是父母赐予我们的。既然身体发肤都承受于父母,就应当体念父母对儿女的一片爱心,保全自己的身体,不敢稍有毁伤,这是遵从孝道的开始。
现代社会,人们受到一点挫折就一蹶不振,要死要活。心理素质不高,这不仅让父母担心,同时也伤害了自己的身体。父母含辛茹苦养育我们,倘若我们因为生活的一点挫折就产生了轻生的念头,岂不是伤透了他们的心。换位思考,若是自己在外工作,父母在家生活不好,自己能不能安心工作或生活。因此,好好爱自己,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学会调节与释放十分重要。
TOP
464#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古代圣人教导我们,自己的肢体、头发和肌肤都是从父母那里得来的,不敢毁坏,这是孝行的开端。《弟子规》中也有:“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从上述文字我们可以看出,圣人眼中的“孝”比较极端,它将父母和子女牢牢地捆绑在一起,子女出生就好像是父母的附属品,只有言听计从、从不抗命才是孝顺。甚至子女的生活都与父母紧密相关。父母过世了,子女要守孝三年,这三年里不能做官,不能吃好的,不能穿好的,甚至不能安心睡觉,这是不是有点矫枉过正了。所以,我今天要讲述的,就是传统孝道文化中的净化与糟粕。
        首先来讲讲孝道文化的精华部分。古人讲:“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父母给予我们生命,我们便要在双方有限的生命中发挥最大的效益,扬名后世,以显父母。同样的,“不辱其身,不羞其亲,可谓孝矣”。不要让父母感到羞耻,遵守法律和道德准则,这就是孝。这种孝道文化有助于实现社会安定和谐,这是孝道文化精华的一面。
        中国传统孝道文化中也有糟粕部分。第一,中国传统的孝道,并非是孝敬父母,真正孝道的含义就是皇权思维的延续,是维护“家天下”的宗法制度。如“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君为臣纲”。为什么说“百善孝为先”呢?因为他们的逻辑是,如果连你的父母都不爱,你还会爱谁呢?所以儒家讲“推己及人”,只有先爱父母双亲,才能顾及到身边他人,才能爱社会,实现家族观念和社会观念并举。所以孝道最终落脚点是君王加强统治的需要。
        第二,正如我上面所说,中国传统孝道文化认为,子女就是父母的附属品,甚至无法掌控自己的身体,这一点也是不对的。因为当代社会强调自由与个性,任何一个人都拥有法律和道德准许范围内的权利,所以父母与子女之间并没有建立“郭巨埋儿”那种极端联系。这也是传统文化在今天需要改进的地方。
TOP
465#

自尊自爱是“孝”中对子女的一个要求。《孝经》曾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这深化了我对孝的理解。在我以前的思想中,孝便是孝敬父母,尊敬老者。但自尊自爱是我在孝的概念里领悟的一个新内涵。从生理层面讲,身体是父母给的,不伤害自己也是一种孝顺。在当下,我对“自尊自爱”感受更为深刻。就在不久以前,我便看到许多新闻,研究生跳河自杀,大学生上吊自杀等等,这也不禁让我想到,虽然社会给予他们极大的压力,但是他们是否考虑到父母的心情呢?父母赋予他们生命,但他们却轻易死去。我认为坚强的意志与自尊自爱的孝心是十分重要的,人生总不是一帆风顺的,但如果扛不住压力而结束自己的生命,这在我看来更为可惜。珍视生命应成为教育中的基本课题。
从精神层面讲,自尊自爱是十分重要的,若人不自尊自爱,那便失去了精神依托,便失去了尊严。孝应满足父母的期望,而父母最大的期望便是希望子女平安喜乐,幸福自爱。尊重自己,重视自己,爱护自己的身体与健全自己的人格,这也是对父母尽孝。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