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910111213141516 / 16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六、互尽忠诚 [复制链接]

211#

忠,我们要对我们所热爱的所喜爱的重要的忠诚。对待朋友以一颗忠心,我们会收获一段友谊,对爱情以一颗忠心,我们会收获一段爱情,对祖国忠心,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与责任,同样的,我们会收获一个最坚实的厚盾,最温暖的港湾。
TOP
212#

       我有时在想,如果子路不去正冠能幸免于难吗?我觉得未必。在子路决定进入已经关闭的城门营救孔悝时,其实就已经蒙上了一层悲剧色彩了。而之所以拒绝子羔“子可还矣,毋空受其祸”的劝告。是因为他认为“食其食者不避其难。”归根究底,是他心中的道德准则让他不能做出弃旧主不顾的“不忠之举”。或许在他“闻之而驰往”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从容赴死的准备了。
TOP
213#

“中心为忠”,真正的忠诚不是忠诚于外在的一个标准,也不是忠诚于哪一个人或哪一种制度,而是忠诚于内心的道德判断,良知所在。真正的忠诚是在自己的心里,一个用心去做事的人,才真正的可以做到对他人、对工作的一份忠诚。与人打交道时,以忠信为根本,诚心诚意,才能得到真诚的友谊有种说法是矫枉过正,可以理解成抬高标准。
如《论语八佾》所讲: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只有人人以忠尽事,国家才会昌盛。
TOP
214#

交朋友,忠诚是很重要的一条准则。忠诚的朋友不会因为一些外物而离开你,也不会在意你的身份地位如何。忠诚的朋友是在思想和人格的共鸣上形成的,所以君子以文交友,以同道为朋。君子之交淡如水,这恰恰是因为彼此忠诚,无需更多的阿谀奉承,即使平淡但如涓流永不停息。
TOP
215#

      互进忠诚、尽心竭力是忠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待人接物的根本之道。互进忠诚要求真心实意,诚实不欺,要求对朋友、伴侣保持忠诚,不做伤害他们的事情;尽心竭力,要求为人和做事都要全心全意,要倾尽全力,毫无保留。朱熹说:“忠,是要尽自家这个心。”“为人谋时,竭尽自己之心,这个便是忠。”具体来说,为别人谋划一件事,一定要竭尽全部的智慧与心力,必须达到十分才算是到了“尽”的程度,才能算是忠。此外,尽心为人还必须是助人为善、成人之美,而不能相反。忠是要用正道去帮助人。如果用邪道去诱导人,那就走向忠的反面,与忠背道而驰了。
TOP
216#

互进忠诚、尽心竭力是忠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待人接物的根本之道。互进忠诚要求真心实意,诚实不欺,要求对朋友、伴侣以及身边的人保持忠诚,不做伤害他们的事情;尽心竭力,要求为人和做事都要全心全意,要倾尽全力,毫无保留。多多反思:“为人谋而不忠乎?” 和平建设时期,党的好儿女雷锋、向秀丽、焦裕禄、孔繁森等等,他们心中装着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致力于祖国建设和人民事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们胸怀人民,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了人民的事业,他们是尽己致公、忠于国家的楷模。
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只有每个人都贡献自己的光和热,国家和民族才会兴盛。
TOP
217#

       众所周知,“忠”这一品质强调接受者和行动者的双向传递。仅有一方无条件地对另一方忠诚、付出,或给予帮助 ,那么此“忠”内涵是不完整的,而且这种品质的保持和传递,是无法有长久的效果的。因此,我们谈“忠”,定然会讲“互尽忠诚”,以期扩大对这一精神财富的继承与发扬。
        互尽忠诚,乃“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亦是“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还是“一死一生,乃知交情”。这便是互尽忠诚的三个层面,以忠诚为基础的友谊是促进双方成长的珍贵情感,它教会人从技能和精神气质上去提升自己,亦鼓励人们互相帮助以克服身上的缺点。以道德为评价标准的交往,是互尽忠诚的重要表现,纯粹美好,不掺杂利益私欲,所以这样的交情才不会囿于利益,而有无限发展的可能与空间。最后,互尽忠诚是双方对彼此一生的承诺,无论死生富贵,也正因如此,这一品质才难能可贵。具体来说,当夫妻之间互尽忠诚,不离不弃,彼此才能成为对方的港湾。当朋友之间互尽忠诚,不因富贵贫贱转移情感,这份友谊才有恒久的可能性。当亲人之间互尽忠诚,内心中才没有猜忌与虚伪,家族方能兴旺发达。
        总之,互尽忠诚是谈及“忠”时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只有深刻理解这一品质,并深化个体的思想,以至于鲜明地体现在行动层面上,我们才算真正理解这一精神的内涵。
TOP
218#

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

对于忠诚理解是有层次的,首先要忠于自己的内心,忠于你内心的最真实的想法。其次,忠于自己的朋友、家庭和家族。再次,忠于自己的职业和理想。最后,忠于那些对你有帮助的人,忠于那些有着正直善良品质的人。人与人的交流需要以真心换真心,忠诚也是相互的,在有隔阂、有分歧的时候互相坦诚,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彼此之间不因对方地位、容貌、家庭、财富的改变而改变。
TOP
219#

《庄子·骈拇》说:“骈拇枝指,出乎性哉!而侈于德。”真正的忠不应该是去看别人所宣扬的是什么,而应该有自己的判断能力,依据内心去忠于自我、忠于家庭、忠于人民、忠于国家,这些方面并不矛盾,而是一体的,是由小我到大我的忠。我们不应该汲汲去效仿于种种社会上的所谓忠之名,而应该发自内心地发展自己的忠之实,要修身,也要在社会中做一个好人。
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的“忠”文化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对后世无论是在哲学上、还是在文学上的影响均不可磨灭,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我们应该更好地继承并发扬“忠”文化与思想,让它能够在未来的发展中,更好地为国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和素质教育发挥健康的作用。
TOP
220#

君子之交淡如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君子之间的交往相互帮助,而不刻意的去争夺利益,朋友之间的交往也应该追求君子之交的方式,这也是一种对朋友的尽忠。生活中的大部分人的交往已经偏向于利益交往,缺乏一颗诚挚的为人之心,以这种原则作为社会交往方式的人,很难有自己真心的朋友,更多的只是商业上的伙伴罢了。
TOP
221#

人要有良知,对待真心待你的人不心存感激则和小人无异。正如《荀子》中所说:“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要明白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的道理,做到真诚待人,知恩图报。
TOP
222#

忠,既是一个伦理概念,更是一个政治概念,本文从管仲不死纠难谈起,旨在发掘为臣之道对"忠"的正确诠释,力批臣子对君主无条件地愚忠.其中,管仲释"忠"为臣应忠于江山社稷而非为一姓也:孟子释"忠"为臣应忠于民众非一君也,并且,臣可弑暴君;黄宗羲释"忠"为君与臣皆为民众之仆,二者皆应忠于民众.他们一步步将"忠"从君主专制和封建专制的藩篱中游离出来,最大程度地揭示出了民本思想的内涵,值得今人思索.
TOP
223#

夫妻在婚姻中,彼此需要互尽忠诚的义务,这是婚姻维系的底线和基础,或许在婚姻的长期经营中,双方都会面临着来自内在的斥力以及外在的诱惑力, 但作为人类社会所独有的婚姻形式,彼此都应该清楚自己的身份和定位,任何跨越雷池的危险行为都将殃及自身家庭。这是现代之中对于夫妻关系地互尽忠诚地定义。在消费者法律之中也有着相同的规定,经营者和消费者在从事交易的过程中应当互尽忠诚,彼此照顾。
TOP
224#

忠不仅体现在我们人际交往的方方面面,而且体现在国际的交往上面,我们与朋友之间的相处有忠友谊才能更加的长久,夫妻之间有忠家庭才能更加的美满,这是一种相互的感情,不是单一方的坚持,我们都需要付出自己的真心,与别人相处,忠于之间的祖国,忠于之间的信念,忠于自己的亲朋好友。
TOP
225#

互助忠诚

最近易烊千玺主演的大电影《满江红》火遍全网,岳飞背上的“精忠报国”在脑子里挥之不去,这是家国忠义,或许有人会说,当代社会该如何去践行这样的“忠”呢?
其实很简单,忠诚永远是相互的,可以忠于祖国,可以忠于爱人,可以忠于朋友,可以忠于工作工作……无论是什么,你忠于他,他才会忠于你,只有互助忠诚才能实现双赢,共同进步。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