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1819202122232425» / 74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二、信的价值 [复制链接]

316#

无论是现代社会还是现代人,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其伦理现实都已陷人了一场深刻的道德危机之中,这一危机既是整个人类现代性危机集中而突出的反映,也极大地预制着人类未来的生活前景,大量的社会问题乃至全球问题,都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的方式纠缠着现代人类的价值判断。面临这样的大背景,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产生了共识,倒门普遍认为,“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00年去吸收孔子的智慧。”当然,孔子的智慧在近代和现代人的头脑中都带有某种神秘的色彩,但是,“信”确实应成为儒家文化革命性“祛魅”(disenchantment)的基本手段,也完全可能成为疗救现代社会伦理情景分裂症候的自治术策。孔子的“信”伦理观念不仅可借以衡量主体的个人素质和个人价值观,也可规约主客体的交往行为及其沟通互动过程。该思想经久不衰、光彩照人的史实,充分说明了其永恒的生命力,它既然能为古人效力,同样亦能为今人所用。深人领会这一思想,将令世人受益匪浅。

    众所周知,不管何种社会,凡是有人与人发生关系的地方,就存在着信与不信的问题,所以“信之于人重矣。”(《韩非子·说林下》)诚实守信乃中华民族一贯的美德,因而,必须秉承并进一步强调修“信”和养“信”的重要性,并用以广泛而深人地开展社会教化,使“信”伦理切实得到发扬光大。相对客观地说,儒家“信”伦理经过历史的洗礼和创造性的转换,将完全有助于消解现代化过程中人的价值越来越贬值、物的价值越来越升值的异化现象,以便建立一个以爱换爱、以信任换信任的社会生活环境。结合时代的特点,笔者以为,以下一些方面是值得关注并作出不懈努力的。

    第一,治国需取信于民。“信”是管理广大民众、维护社会安定、维系国家政权的基本前提和有力保证,这在孔子的伦理观念中已得到充分地展示。荀况所说的“国者义立而王,信立而霸,权谋立而亡。”(《群书治要·孙卿子》),也凸显了“信”对于国家建设的意义。正因如此,历代统治者无不关切和重用它。现代社会的管理者同旧有时代相比,需要具有更高卓、更全面的素质和修养,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高强的能力和健康的体魄,更要有先进的政治思想、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务实的工作作风。其中,“信”仍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绝不可无“信”、失“信”、裹读“信”。广大民众虽然处在社会的基层,并以“弱势群体”的面目出现,他们却孕育着无穷的智慧和无尽的力量,管理者只有以饱满的热情、十足的干劲和扎实有效的工作,换取他们的充分理解、信任和支持,方能真正激发起他们向往美好生活的热忱和建设家园的积极性,才能换来社会的发展和秩序的稳定。社会学家吉诺维希说:“信任是国家唯一的支撑物,从而也是国家稳定的维持物。”(Antonio Genovesi, 1952)多利亚也说:“侵害公众信任,从而也会侵害共和国。”(Paolo Mattia Doria, 1953)①这些正是对孔子以“信”治国学说的最好的、最正确的诊释和认证。纵观世界各国政坛的稳定与社会的发展,无不聚焦于“信”的问题,美国总统宝座的激烈竞斗、朝韩北南首脑的会晤交锋、菲律宾政局的动荡更迭以及我党整治腐败、倡导“三讲”的树威举措等都是围绕着“信”或不“信”的尖锐矛盾来进行的。因此,加强国家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的形象建设,引导其作出真诚客观的许诺,并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同时适时进行相应的“信”教育,属为政之大务,这不仅是历史经验的苦苦忠告,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二,经商宜童史无欺。“信”具有“诚实无欺”的内涵,它针对的是每一个人,不分贫富贵贱,不管男女老少。在商业经营活动中尤应如此。《孔子家语·鲁相》曾说到:“贾羊豚者不加饰。”意思就是指经商人员不售假货、劣货,不违反商业道德。我国古代早就有“信者储也”的说法,从构字法来看非常明朗:“储”由“信”和“者”会意而成,此即是说,只有信实的人才是最善于积聚财富的人。经济伦理学家大卫·休漠认为,“物品的交换”以及“服务和行为的交换”,“对我们双方都有利益”,但为别人服务大都并非出自真正的好意,而是出自“他将会报答我的服务”,因此,凡涉及一切物品、服务和行为的交往,若要达到互利的结果,就需相互信任和信托。(David Hume,1740)①现代社会学家菲兰格利强调指出,信任是“商业的灵魂”,由此而产生的信用则被看成是“第二种货币”(Gaetano Filangieri, 1804)。多利亚也郑重宣称:贸易的繁荣需要两个条件,“即贸易自由和合同可靠性,这只会存在于信任和公正占主导地位的社会。”(Paolo Mattia Doria, 1953)②不难设想,假使整个商业经营活动到处都充斥着失信于消费者的做法,而且不断地制造出一些令人恐惧的后果,长此以往,未来将蜕变为冷酷无情的人吃人的肮脏社会。面对各种严峻的现实,世人都需要作冷静而深刻的反思,需要深入学习孔子的“信”伦理学说。前瞻未来,经济全球化将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国家伴随这一潮流也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因此,急需加大打假力度,惩治经商败德行为。我们的商品经营活动热切呼唤并着实需要那种“童史无欺”的商业精神,否则我们就不会有更加繁荣的经济。

    第三,交友要讲信明义。讲信明义是在正常的社会交往中结交朋友的基本准则,所以孔子一再强调朋友之间要彼此信任,要自然地心甘情愿地对对方负责,要坦诚相待、毫不猜忌,正所谓“言忠信,行笃敬”(《论语·卫灵公》),“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事实上,“当一个人许诺任何事情时,他实际上就表示了他完成那件事情的决心”,“如果他失约的话,就使自己会受到再不被人信任的处罚。”同时,许诺一旦作出,“就立刻被他的利益所约束了,要实践他的约定,并且如果他拒绝履行他的许诺,他将永不能期望再得到别人的信托。”(David Hume, 1740)③当代伦理研究的成果也表明,“信任能呈现出热情的内涵,能被爱的情感、厌恶以及非常理性的直觉的信念所加强或削弱。”“信任可以通过使用而增多,如果它不是无条件的赐予,它可以激起接受方更强的责任感。”(Albert Hiischman, 1984)④正因如此信任不仅是建立朋友关系的媒介,也是调整和衡量朋友之间关系的标尺。当然,守信或信任并不是无原则的,只有当“信”合乎“义”时才予以遵守,不然就不必遵守,如果离开了“义”,单纯地去追求“信”,就实在太浅薄固执了。“直躬之信,不若无信。”(《吕氏春秋·仲冬·当务》)“言必信,行必果,径然小人哉!”(《论语·子路》)以及“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孟子·离姿下》)等都是就此而言的。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运行的过程中,必然充斥着功利主义、拜金主义思想,以致使朋友之间的正常交往蒙上一层淡淡的阴影,失信于朋友的言行也会滋生甚至蔓延,从而严重败坏社会风气。这要求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审视和对待朋友间的关系,既要审慎地择友、交友,又要以义为前提明智地确立各种约定,并遵守承诺、信守诺言,尤其是在许多重要问题上,绝不可轻信别人的利诱,盲从于别人。当然也没有必要谨小慎微、处处设防。

    第四,自立应言行统一。“信”作为一种社会道德规范,只是外在的要求,当它仅当作为主体的人能够自觉地遵守它的时候,才被逐渐内化为个人的品德修养。要实现“自立”、做到“慎独”,必须经过艰苦的努力。在孔子看来,“信,德之厚也。”(《大戴礼记》)这是一般人所达不到的,但是,由于“民无信不立”,所以,每个人都应该从小事做起,从细微处做起,严格要求自己,身体力行、求真务实、言行统一,绝不说大话、空话、假话,绝不做有损于自身人格的蠢事。孔子的这种以信求立的观念,对弟子的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他的教育事业的继承人曾参就处处尊崇此理。一天,曾妻欲上街,孩子闹着同去,其妻哄孩子说:“莫闹,待我上街回来,杀猪给你吃。”妻上街回家,看见曾参正准备杀猪,急忙阻止:“怎么真的杀猪给孩子吃呢?我不过哄哄孩子罢了。”曾参说:“怎么能说谎呢!”说着就把猪杀掉了。(《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事情虽俗,却道出了曾参以“信”教子立人的美德。不止于此,孔子的立“信”思想对尚学者理念的影响同样是无比巨大的。庄周所说的“夫孝梯仁义,忠信贞廉,此皆自勉以役其德者也。”(《庄子·天运》)尸佼所说的“行有四仪:……口言不忘信”(《尸子·四仪》),以及袁准所说的“唯君子为能信,一不信则终身之行废矣。”(《衷子·用贤》)等也都是自我修“信”的盖世名言。信就是为增进德性而服务的,只有善于立“信”,才能实现人格的自我完善。事实就是如此,惯于自吹自擂、哗众取宠的人,不仅会大大降低自身的威信、损毁自己的形象,而且也将给他人、给社会带来了许多消极的甚至负面的影响或危害。认真学习孔子的“信”伦理主张,有利于消解日益泛滥的吹牛现象,导引人们的自立自控行为,有利于形成公民健康完善的人格,维护公民做人的尊严。这对于在物质生活渐趋丰富的情境下,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恐怕是一件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大好事吧!

    最后,应当特别强调指出,孔子述及的“信”,在今天已发展为不分地域、不分种族、不分性别,不论人群、不论时间、不论情境的伦理理念,可谓横贯中西、纵通南北的普世伦理法则。傅玄说得好:“信顺者,天地之正道也;诈逆者,天地之邪路也。‘……天地著信而四时不悖;日月著信而昏明有常;王者体信而万国以安;诸侯秉信而境内以和;君子履信而厥身以立。君以信训其臣,则臣以信忠其君;父以信诲其子,则子以信孝其父;夫以信先其妇,则妇以信顺其夫。……故祸莫大于无信。”(《群书治要·傅子》)这是对孔子“信”伦理观念的高度概括和有力张扬。面对世界范围的伦理危机,我们完全有理由说,中华民族的这一传统美德必须而且可能在整个世界持续地得到发扬光大。当然,孔子所讲的“信”是以当时的社会背景为基础的,那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相较于现在具有很大差异性,我们不能以静止和片面的观点来对待它,也决不容投以苛求的目光。总之,我们对孔子的“信”伦理观念,须持科学审视和自觉实践的态度。
TOP
317#

从我们身边讲起,我们的生活需要朋友,而择友的标准是什么。前提一定要我们信任彼此,不然怎样会有荣辱与共,同舟共济。诚信于家人友人合作伙伴,这样我们才能在困境中得到他们援助之手,才不至于孤军奋战,无助无援。诚信的价值不只在于我们需要帮助时的雪中送炭,而在于我们更好的生存,更好的满足自身和他人的需求。诚信更加是一个国家民族自身地位及魅力的彰显。诚信是我们对外彰显实力,开启更加辉煌未来的金钥匙。
TOP
318#

商鞅变法,立木为信。因为他认识并成功的利用了信的价值,造就了历史的变革。

诚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如果人与人之间不能够真诚相待,以诚信作为沟通的桥梁,到处充斥着虚假、谎言、欺瞒,造成彼此无法信任,那就不存在所谓的合作、团结、共赢了。那么这个世界该是多么的黑暗呢?信是照亮构建和谐社会前进道路的阳光,他能消除人们的猜疑、算计,拆除人们之间的隔阂,构建起人们之间的团结合作,促成一派和谐盛世之景。

生活中,我们应该保持一颗善良的本心,不去背弃信的历年,充分发挥信的价值。

TOP
319#

随着市场的扩展,人们之间的交易越来越需要诚信。

诚信是一个人的行为具有的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是市场的基石

古代社会强调诚信,而现代社会则侧重信用

信用是一个人做人的基本准则,是通往成功和体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标准,甚至是一个国家的价值体现

TOP
320#

民无信不立。

如果丧失了人民的信任,国家就没有立足之地了。

国家在每提出一项决策时

或者承诺一项福利时

应该将其进度 实施效果

及时对人民交代 让人民提高对国家的信心

让人民知道 我们的政府不是只会空口说白话

而是会为人民做实事的

TOP
321#

   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诚实著称。在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结果晏殊发现考试题目是自己十天前刚练习过的,就如实向真宗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宋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便赐给他“同进士出身”。晏殊当职时,正值天下太平。于是,京城的大小官员便经常到郊外游玩或在城内的酒楼茶馆举行各种宴会。晏殊家贫,无钱出去吃喝玩乐,只好在家里和兄弟们读写文章。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为辅佐太子读书的东宫官。大臣们惊讶异常,不明白真宗为何做出这样的决定。真宗说:“近来群臣经常游玩饮宴,只有晏殊闭门读书,如此自重谨慎,正是东宫官合适的人选。”晏殊谢恩后说:“我其实也是个喜欢游玩饮宴的人,只是家贫而已。若我有钱,也早就参与宴游了。”这两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树立起了信誉,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TOP
322#

我觉得,诚信应是每个社会上的人都应遵守的行为规范,人无信不立,如果你是一个不讲诚信的人,你身边的朋友都将离你而去,没有人会愿意相信你。一个企业如果不讲诚信,就会失去公众的信赖,而无法得到长远发展。要是一个社会都不讲诚信,那这个社会也无法存在下去了。我们要做到诚信,不仅要做到不说谎,而且要说到做到,言而有信。这样别人就会认为你是一个值得依靠信赖的人,这种人也通常会被委以重任,干出一番大事业。

TOP
323#

[讨论]

诚乃诚实无欺,信乃踏实守信。


  诚信是一个人的行为具有的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这是管理者自身的政治操守。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这是人的道德束缚和品德修养。


  诚信是一个社会行为准则;诚信更是治国安邦的根基。


  诚信是一种精神,它是源于竞争而又高于竞争的一种精神;它是体现信念而又提升信念的一种精神;它是归属于道德的一种精神。


  诚信是一种力量,它是金钱无法比拟与衡量的精神力量;它是超越财富,而又赢得财富的道德力量,它是源于心灵而又能征服心灵的人性力量。


  诚信是一种完善的社会秩序,它维护着道德,又在张扬着道德;它维护着秩序,又在创造着秩序;它保证着竞争,又在营造着和谐;它培育着精神,又在创造并积累着财富。


  诚信是一种境界,它既体现了淳朴的人性,又展示了高尚的情怀;它既代表了真诚踏实,又展示出了精明智慧;它既记录着朴实的今天,更预示着辉煌的未来。


  诚信就是价值,是市场强大的竞争力,诚信可以带来奇迹

TOP
324#

诚乃诚实无欺,信乃踏实守信。

  诚信是一个人的行为具有的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这是管理者自身的政治操守。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这是人的道德束缚和品德修养。

诚信是一个社会行为准则;诚信更是治国安邦的根基。

  诚信是一种精神,它是源于竞争而又高于竞争的一种精神;它是体现信念而又提升信念的一种精神;它是归属于道德的一种精神。

  诚信是一种力量,它是金钱无法比拟与衡量的精神力量;它是超越财富,而又赢得财富的道德力量,它是源于心灵而又能征服心灵的人性力量。

  诚信是一种完善的社会秩序,它维护着道德,又在张扬着道德;它维护着秩序,又在创造着秩序;它保证着竞争,又在营造着和谐;它培育着精神,又在创造并积累着财富。

  诚信是一种境界,它既体现了淳朴的人性,又展示了高尚的情怀;它既代表了真诚踏实,又展示出了精明智慧;它既记录着朴实的今天,更预示着辉煌的未来。

  诚信就是价值,是市场强大的竞争力,诚信可以带来奇迹

TOP
325#

    一个人什么东西都可以失去,千万不要丢掉自己做事和做人的信用。钱失去了,还可再挣回来,但是一个人的信用失去了,是很难再挣回来的,钱买不到信用,但信用却可以挣到你想要的钱,因此,任何一个有远见的人,都把自己的信用看得比生命还要重大!不要让随着时间的推移承诺有多么的虚假发生在自己的身上,因此,尽可能地少一点承诺,多一点考虑考虑,人们能相信你是因为你有着亘古不变的信用,人们不相信你也是因为你缺少令人信服的信用!越多人相信的人,他的信用就是最好的人,因为一个人可以在某些时候某些地方欺骗过某些人,但是任何人都不可能在所有的时候在所有的地方欺骗过所有的人!

TOP
326#

信:古语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只有做到真诚无伪,才可使内心无愧,坦然宁静,给人带来最大的精神快乐,是人们安慰心灵的良药。人若不讲诚信,就会造成社会秩序混乱,彼此无信任感,后患无穷。正如《吕氏春秋·贵信》篇所说,如果君臣不讲信用,则百姓诽谤朝廷、国家不得安宁;做官不讲信用,则少不怕长,贵贱相轻;赏罚无信,则人民轻易犯法,难以施令;交友不讲信用,则互相怨恨,不能相亲;百工无信,则手工产品质量粗糙,以次充好,丹漆染色也不正。可见失信对社会的危害何等大啊!综观而言,诚信对于自我修养、齐家、交友、营商以至为政,都是一种不可缺少的美德,可见诚信在人类社会中是非常重要的。

TOP
327#

  连日里,全国各大报纸媒体聚焦并争相报道“信义兄弟”生死接力送薪的义举,在全社会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深藏于一个民族灵魂中的善与美的种子就是这样在潜移默化中渗透与传递,感动着中原大地,感动着全中国。“信义兄弟”的诚信之举也象一面镜子,折射出当今社会的道德、诚信的缺失,尤其当满世界包工头都算计着怎么拖欠工钱时,“信义兄弟”却坚守承诺,两相比较,怎能不让人感慨,怎能不盛赞孙家兄弟的宅心仁厚?就象有的媒体说的:“信义兄弟”的事迹之所以引发社会高度关注,根子在于社会诚信的缺失,尤其在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欠薪现象难以遏制的背景下,这种举动愈加弥足珍贵,呼应了公众的善良期待。也正因为此,“信义兄弟”的义举尤其难得、伟大,值得全社会的尊重和提倡。
TOP
328#

记得从小,父母和老师就教导我们做人要有诚信。信是一个人做人的基本准则;如果缺乏信,那么仁,义,礼,智都是虚伪的东西。

在现代的社会中,对于信的需求和重视很大,如果缺少信,那么他将一事无成。信是人内在的一种品格,它会带给我们巨大的财富。没有人会重视一个没有信的人。举个例子,你请人吃饭,但到了时间而没有去,别人就会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就会觉得你这个人不可靠。 信是一个人的精神财富,应该加以培养和发扬。

TOP
329#

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海涅

惟诚可以破天下之伪,惟实可以破天下之虚——薛瑄

诚实是力量的一种象征,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的安全感与尊严感——艾琳·卡瑟
    虚伪的真诚,比魔鬼更可怕——泰戈尔

    ……

    古今中外有无数的人士强调诚信的重要性,我们也从小就被教育做人要诚实,足见其重要性。对于个人而言,它是一个做人的原则,你人生的评价和你的人际关系的直接体现;对于企业而言,它是一个推动企业良好发展的必要条件;对于整个社会而言,它是对国家对人民的保证,同时也是人民和国家自身的表现。总的而言,诚信对于生活于社会上的每个人来说都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它有其价值所以我们应该做到诚信这一基本原则
TOP
330#

古往今来也有许多讲诚信的事例:春秋战国时期齐桓公就依靠着自己为人正直、讲信用拉拢了大批人才为他效力,而且还在诸国树立霸主之位。晋文公重耳也正是以诚待人拉拢人才,还在明知战场上讲诚信是一件极其危险的事,仍然做出退避三舍的举动。晋文公也正因此获取名声与威信,继齐桓公后又一个当上霸主!而“退避三舍”这脍炙人口的故事也为后人所称赞。

学院:传媒学院     专业:新闻学(国际文化贸易)   学号:201005002922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