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2122232425262728» / 33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二、实践精神 [复制链接]

361#

回复 17楼于明慧的帖子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不仅是每一位学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国人所明白的真理,也是中国古代实践精神的一种体现。脱离了实践的理论,注定只能沦落为一纸空谈。君不见赵括纸上谈兵,长平之战断送了数十万人的性命,害己误国,给后人留下了永远的警示。我们在日常工作学习中,一定要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才不会成为井底之蛙,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TOP
362#

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特别适合中国的改革开放时期。同样也是来自清朝末年的洋务运动的教训。轰轰烈烈的进行了三十年最后仍以失败而告终。究其根本,就是不能自己摸索实践出与我们当时国情相符的自己的道路。看似学习了外国的先进技术,但是却忘了治学当务实。
TOP
363#

学,使人明仁礼;行,使人通义理。我以为,明仁礼者为知者,通义理者为能者。能者知也行也,仁也知也。
TOP
364#

真理是主观符合客观的认识。要判定主观是否符合客观, 就必须对主观和客观进行比较, 这也就是说, 作为真理的标准, 必须具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结起来的特点。 在人的主观认识范围内不可能找到真理的标准, 不能用主观检验主观, 用认识检验认识。客观事物本身也不可能成为检验真理的标准, 因为客观事物也不能把主观认识和其自身加以对照。 实践是精神见之于物质、 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
TOP
365#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登泰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很多事情要亲自去考察实践才能知道真假,不能一味的听信他人。知识和实践也是相辅相成的。《中庸》里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要广泛的学习,详尽的探讨,慎重的思考,明确的辨别,切实的实践。
TOP
366#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只是我们耳熟能详的
实践是人类自觉自我的一切行为。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概念,实践活动是以改造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实践矛盾产生物质及意识概念。物质与意识的认识是实践的规律性规定。实践的内在矛盾是意识本体与生命本体的自我解放必然。实践的基本主体是人,实践的基本矛盾就是人的基本矛盾,其规律就是人的运动规律。人的行为范畴就是实践的行为范畴。
我们伟大的祖国在过去的六十年里,无时不在实践,在其中又遇到困难,也有错的实践,但都是因为实践才有了今天的发展。
TOP
367#

俗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知识与实践相辅相成的,所以对我们而言实践是十分重要的.所以无论做什么事我们都要有实践精神.实践的作用有哪些呢?有时候在学习中我们可能在课堂上听懂了一些知识,但那不应该叫做真正的懂,只有通过实践我们才能理解一件事或一个知识点的本质. 知识与实践相互需要,正如有眼睛没有脚,就不能走路;有脚没有眼睛,就看不见路。所以我们要重视培养我们的实践精神.怎样培养实践精神呢?首先要有怀疑一切的精神,然后通过自己的实践去检验自己的疑问,这在学习知识上是十分必要的.其次不要脱离知识而单独的去实践,只有首先掌握了一定的知识我们在实践中才能少走弯路.从而达到实践与知识的重要性的统
TOP
368#

俗话说“光说不做假把式”;用唯物论思想就是说“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马克思也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用辩证法思想就是“社会意识来源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古人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实践是我们测试自己想法、自身能力最好的途径,也是我们提升自己最有效的方式,从广义的方面来说我们每时每刻所做的每一个动作都是在实践,都是将我们的想法付诸行动,坚持实践是我们每个人实现自己价值的最有效也是仅有途径。
TOP
369#

“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这是古往今来许多人成就一番事业的经验总结。实践是知识常新和发展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作为一名年轻干部,自己到底是不是一匹“千里马”,到底能跑多远,只有到实践中寻找答案。年轻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明白“务实是成事之本,也是成功之径”的道理。要始终坚持不空谈、不做秀、不作假,把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结合起来,把工作热情与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在实践中磨砺自己,提高自己。在具体实践中,年轻干部要注意做到“三勤”:一是勤动嘴,树立“三人行,必有我师”的观念,俯下身子,放下架子,向实践学,向身边的领导、同志们学,向群众学,不懂就问,不耻下问。二是勤动手,不懒不闲不散,多写多练多干,在实践中锻炼自己,不断提高实际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三是勤动腿,多深入基层,多调查研究,多掌握第一手资料,多为领导想点子、出主意,提建议,当好参谋助手。在实践中要有不断创新,不断探索,经得起成功与失败、顺利与挫折的考验。
TOP
370#

年轻干部大都是“初出茅庐”,在一定时间内比较缺乏经验、是涉世未深的“外行”,因此在工作中难免遇到困难和挫折,因此年轻干部要有面对困难和战胜挫折的勇气,始终保持积极向上、健康的心态。要在实践中锻炼成长,始终成为推动社会文明与进步的动力
TOP
371#

作为一名记者,要有实践精神,不尚空谈。记者唯有把事情落到实处,有了线索就应该有不放弃的精神,要层层深入,挖出事实的本源。惊喜往往会在实践中不觉意地呈现出来。如果一个记者不做实事,凭借自己的判断而一味否决或支持某个事实而不去实地调查清楚,那也就是纸上谈兵,空有此事。不深入调查,就不能轻易的下结论。深入调查,弄清事实是记者的责任。有了线索就应该去查,去深究。作为一名记者不应该只是坐等别人给你证据,证据是要自己找的,是需要自己亲自去发现真相。
TOP
372#

作为一名记者,实践之外还要多思考,善观察。记者提出的疑惑往往也是受众所迷惑的地方。记者需要尽量去了解一件事情的方方面面,把所有疑惑都尽可能去解开,起码如果事件真的报道出来以后受众不会提出疑惑。而记者调查过程中提出的一个个问题不仅是让疑惑获得解答,使事情更加合理,有时还是事件解决的关键。
TOP
373#

古代思想中的格物致知主要是从自身修养来说的,但是,我们现在的年代需要科学实践,要有实践精神才能动手改变事情,而不是单纯地一直专研自己的内心.
比方说,古代儒生,他们看竹子,就会想到人格之类的,然后会想到要修养这样的人格,再去运用到政治当中.之后,如果政治不得意又再用竹子精神安慰自己.而实践派的人,就会拿竹子做成很多想要的实物,就会先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
我们的所说的“格物致知”精神主要出自于儒家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儒家文化,主要是强调自己身的修养,所以,传统的“格物致知”思想是一直只是更多地加强自身修养.
现代社会,这种想法虽然没有错,甚至能够在这浮躁的社会起很大的作用.但是,我们不可能只是一味地活在自己的世界专研,实践才能出真知,不是吗?
TOP
374#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是理论的基础!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它警示我们读书要知行合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它鞭策我们做学问要亲自动手实践!
     当今中国的青少年,特别是成长于欠发达地区的,由于缺乏全面锻炼的条件,所以很多青少年即使拥有较高的知识水平,但动手实践能力仍是欠缺的,不能很好的将知识应用于生活、生产中,而因此,知识也就失去了它最大的价值!
     而我,就是一个动手能力差的学生,这是我自己一直知道的知道的事实,所以,在大学校园中,我尽量多的参与社团的工作、班级的活动等,以此来历练自己,加强实践能力。希望自己能做到知行合一,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工作中,这是我成才的目标!
TOP
375#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科学的时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感性物质活动。实践是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体现了自觉能动性;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实践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及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和科学文化实践。其中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