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1920212223242526 / 26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三、批判精神 [复制链接]

331#

做学问不是一种潮流,也不是时尚,而是个人所需,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进步。特别是在当今信息快速更新的时代,不去学习就意味着落后,跟不上时代潮流。但是也有不少人学习是为了短暂的利益,不如说拿到文凭,或者说得到某个职位。这样的话就有弄虚作假的情况不断的出现。只有静下心,勤勤苦苦的学习,才能有所得。
TOP
332#

批判使人进步,正确的,合理的批判让人能够更加敏捷全面的思考。 “学而不思则罔”,批判让我们学会思考,如果学习的道路一直一帆风顺,我们就会丧失思考的能力。学习,是一个不断提出质疑,并且不断回应质疑的过程。我们要有提出质疑的能力,学会正确合理的批判他人,提出质疑。也要正确看待他人对自己的批判和质疑。
TOP
333#

从来都如此的,便对么?人们信奉神明,可唯物主义告诉人们,世间并无神明;我们称赞项羽不肯过江东的高义,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何尝不是另一个思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一件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有时候并无绝对的黑白对错,不同角度、立场、经历等,都会是人们看法不同。《资治通鉴》中讲“兼听侧明,偏信则暗。”正如是。
《世说新语》中谈到“窥一斑而见全豹,观滴水可知沧海。”我却认为不知全貌,勿轻易下定论。如今网络发达,海量信息充斥,人们又皆可自由发表见解,或许只是无意的言语,但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也许不经意间就给他人带来了伤害,也正因如此我们更要学会批判思维,明辨、慎行。
TOP
334#

永远都要保持一种批判精神,只有批判才能通向自由。这个世界充满了成见,一代代人累积下的成见。集体无意识要求我们继承,继承意味着负担,继承意味着屈服,那我们就没有自由。我们不要肯定,我们要否定,不断否定,否定否定再否定,否定就是创造,否定就是建立。没有批判精神,所谓自由也是笼子里的自由,那是伪自由,不是真正的自由。自由是不接受一切强加于我们之上的观念,一切过去的都需要批判,不要让任何观念未经批判就进入心灵。世界的真相是通过批判而得来的,因为世界就是观念制造出的幻象,只要我们对世界有任何程度的认同,我们就会迷失在幻象当中。不要以为读书就能明白世界的真相,无论读多少书,要么让自己更加迷惑,要么固执于错误的认知,要么仅仅是理论上的了解。读书是融入世界的过程,每一本书都是建立在逻辑上的,这是一个深不可测的观念的迷境。很少有人不被绕进去,包括大部分学者。读万卷书不行,那么行万里路呢?即使你走遍世界每一个角落,有了许多的体验和感悟,那也不过是加深了梦的经验。关键在于批判精神。要带着批判精神读书,要带着批判精神旅行,要带着批判精神生活,那样就可能达到真相。
TOP
335#

批判是通向正义感的捷径,是体现存在感的绝佳方式,但历史的责任不允许我们满足于道德飙车。中国的进步,不只需要“好不好”、“该不该”的判断,也需要“行不行”、“能不能”的探寻。制度的改革,社会的改良,人心的改善,有待众人一起发力。鞭挞黑暗时,点亮蜡烛;蔑视贪婪时,拒绝同流;痛斥冷漠时,伸出双手……我们不仅要做提出问题的共同体,更要做解决问题的共同体。从根本上说:批判力 = 知识的储备 + 理性思考 + 敢于怀疑的自信。
在康德的哲学体系里,知性是人类认识过程中把个别的、零碎的感性直观印象和经验进行综合整理,构成科学知识的能力。知性的这种判断过程是运用其自身产生的先验范畴作用于直观经验而产生普遍性和必然性知识的过程。丰厚了自我,自然就有了判断和批判的能力。
TOP
336#

批判精神:①有助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探索解决方案;
②能调动经验,激发新的学习动机,促使我们解决问题,改进现状。
我们怎样培养批判精神:①有质疑的勇气;
②有表达自己观点、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
③要考虑他人的感受,知道怎样的批判更容易被人接受,有更利于解决问题。
④讲究批判的技巧:批判只针对事情本身,而不是对人的攻击;批判要具有一定的建设性,不是一味的否定。
TOP
337#

批判精神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所谓批判精神,就是站在一个较高的立场层面上,对事物进行观察和分析。借助批判精神,人们可以深入事物内部,探究事物本质,对事物中存在的缺陷进行否定和改正,以期达到更好的目的。对人类来说,批判精神就像普罗米修斯历尽万难从奥林匹斯山盗来的希望之火,有力地在人们心中燃烧,推动着人类社会在不断反思中向前进步,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TOP
338#

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

对个人而言,怀疑是一件思想工具,可以用来考察无论我们自身还是身处的这个世界,通过怀疑重新评估那些以往确信无疑的知识,那些突如其来的信息,那些他者赋予我们的价值,那些“ 显而易见"的是非对错。看看所有这些东西的理由和依据是否经得起检验。就像一场考试,合格的部分会让我们更加坚定,不及格和仍旧存疑的部分会引导着我们继续思考,不断追问。
但批判未必一定会有结果,追问也未必有答案,更要紧的是,“我”作为这场思想考试的裁判其实也不是中立的.....那批判个什么劲呢?
至少让我们在这个多变的世界里保持一份不被利用的警惕。
TOP
339#

儒家重视“道”,既是出于本体论或宇宙论的理解,也是出于政治伦理的需要,先秦儒家以“道”价值理想,追求并护持“道”,体现出强烈的批判精神。孔子面对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批评当时“天下无道”,到了子思、孟子,这种精神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弘扬,发展成为维护道德理想和人格尊严,抗节守道,不降其志的刚风傲骨,儒家批判精神包括批判专制政治和专制思想,批判社会暴力和社会腐败,强调王道理想,倡导德治礼治,反对霸政,谴责酷刑苛法。对于处于当今社会的我们来说,儒家的批判精神仍然有其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我们国家也仍八反腐作为工作的重点之一。
TOP
340#

批判精神,让我想起了西方所说的“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并不容易,它需要掌握基本的方法,并且持续的在实践中训练,而且,即便是做过很多批判性思维训练的人,也很容易犯常识性的错误。
批判性思维是我们很缺乏的一种思维能力,这跟我们文化其实也有一些关系,我们文化比较讲经验和直觉,而批判性思维是比较注重理性和逻辑。另外,我们的文化也比较讲究包容和认同,而批判性思维常常需要反驳和质疑,尤其是对自我的质疑是非常困难的,需要的不仅仅是理性,更需要一些勇气。
TOP
341#

“尽信书,不如无书。”
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要怀有批判怀疑的态度,对书里的知识要大胆怀疑,也许你是对的。在订正作业时,我们偶尔会发现我们验算了好几遍还是做不出标准答案,于是我们去问老师,老师们经过一番严谨的计算和讨论后,最终发现是标准答案错了,这说明,我们不能一味地认同书上的知识,而是应该对书上的知识吃批判的怀疑的态度。我们的怀疑,最终证明标准答案是错的;哥白尼的大胆怀疑,最终证明他的怀疑是对的。所以,批判的精神其实会使我们知识体系的不断完善。只有不断批判,才会有新的东西出来。所以我们不管做什么事或者看什么书都应该怀有批判精神。
在知识的学习中要有批判的精神,就是要对书本上的知识进行理性的反思和质疑,而不是一味的死读书,生搬硬套我们的生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掌握住书本上的知识。赵括纸上谈兵不知根据实际情况随机应变,最终加快了赵国的灭亡,而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秉持“多快好省”的思想,决定开展实行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化运动,因为不符合当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而失败。而在我们的生活中也需要一种批判的精神,尤其是对于我们还在上学的人,因为我们所学的都是书本上的东西,需要一种批判的精神,对所学的知识形成一种理性的反思,从而产生一种变通,使它与我们的生活更好的相结合。
TOP
342#

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

在学习上,我们要有怀疑精神,对于问题,敢于提出质疑,不要过于相信真理。对于自己的怀疑,用各种方法去证实。不能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TOP
343#

这篇文章引用了多位儒家学者的观点,讨论了学习与实践的关系,以及对知行合一的理解。其中强调了怀疑的重要性,指出通过质疑和比较可以促进进步和明辨是非。同时,文章也提到了个人对于学习的态度和选择的重要性,不能迷信权威,而是要在自己的心灵中寻求真相。

我认同这些观点。在学习过程中,保持怀疑的心态是必要的,它可以激发我们思考和探索的欲望,推动我们不断进步。同时,选择性地接受和应用知识也很重要,我们需要在自己的心灵中寻找真理,并根据自己的判断进行决策和行动。不能盲从权威,而是要思考和质疑,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

此外,知行合一的理念也给予了我很多启示。只有将理论知识与实际行动相结合,才能真正理解和体验其中的真理和价值。通过实践,我们能够更好地发展自己的品德和生活技能,不仅提升自身,也为社会做出贡献。

总之,知行合一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和生活态度,它要求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质疑和反思,将道德认知与实际行动相统一。通过这样的努力,我们可以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实现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
TOP
344#

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

批判精神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品质,它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从上述文字中可以看出,批判精神包括对事物的怀疑、对错误的纠正、对真理的追求以及对自身观点的反思和修正。
在现代社会,批判精神对于个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批判精神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事物,发现其中的问题和不足,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其次,批判精神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人,发现他人的优点和不足,从而更好地与他人合作和交流。此外,批判精神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我们应该积极培养批判精神,不仅要敢于质疑、敢于挑战,还要善于反思、善于修正。同时,我们也应该尊重他人的观点和意见,不要轻易地否定或攻击他人,而是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进步。
TOP
345#

批判性思维强调了多元化的观点和思考方式。它鼓励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接受不同的观点,并从中寻找共同点和差异。这种多元化的思维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问题,避免片面和偏颇的观点,并且更好地应对多变的现实环境。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复杂的现实问题。通过怀疑、多元化的观点和对自己内心的认可,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世界,做出明智的选择,并不断提升自己。因此,我们应该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培养和运用批判性思维,以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和应对能力。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