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4142434445464748 / 48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一、礼的精神 [复制链接]

691#

礼的精神简单地说,可以用爱、敬、别、让、和五个字概括。
爱,是人类相处最重要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家、没有国、没有社会的安定和谐。敬,尊敬、敬畏。尊敬他人,这是待人处事的基本态度。对师长、上级要敬,对朋友、顾客也要敬,夫妇、兄弟、同学、同事之间也要互敬。 别,区别、分别。人的生活是社会化的,人都生活在一定的关系中,有一定的地位、身份;处于不同的关系中和不同的地位上,与不同的人相处,就有不同的要求。让,礼让、谦让。这是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也是礼的重要精神。 和,《论语》说:"礼之用,和为贵。"礼的功用在于达到和谐。和是中国传统文化追求的最高目标。爱、敬、别、让,都是为了这个目标。人人以和为贵,明礼、守礼,使人际交往中处处充满爱、敬、别、让,社会就会变得温馨、和谐,礼仪之邦业就会重现其光辉,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TOP
692#

君子的礼,是一种社交规范和行为准则。孔子认为:“礼之用,和为贵。”君子的行为要符合礼,要以和谐为重。在与人交往时,君子要注重礼节、谦逊有礼,以保持和谐的关系。同时,君子的礼也是一种尊重和关爱他人的人生态度,礼貌的与他人进行交流,关心爱护他人,这也是君子的品行表现。
TOP
693#

在《论语》中,孔子对“礼”的阐述是非常重要的。他认为,“礼”是一种行为准则和规范,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应该遵循的一种道德标准。同时,“礼”也是一种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TOP
694#

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也就是说礼是内容,仁是形式,礼是用来行“仁”的。孔子在回答子张:“十世可知也?”时说,“殷因於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商朝继承了夏朝的礼仪制度,所减少和所增加的内容是可以知道的;周朝又继承商朝的礼仪制度,所废除的和所增加的内容也是可以知道的。将来有继承周朝的,就是一百世以后的情况,也是可以预先知道的)”(《论语·为政》)。这是孔子“礼”中具有积极意义的一面。孔子提出一个重要概念:损益。它的含义是增减、兴革。即对前代典章制度、礼仪规范等有继承、没袭,也有改革、变通。这表明孔子主张的礼已经不是周礼的简单重复,而是包含了封建化的内容,可见孔子并不是顽固保守派,并不一定要回到周礼时代,他也不反对所有的改革。
TOP
695#

礼并非是形式上的,关键在于内心的态度。礼的核心是仁,也就是要以关爱的态度来对待别人,这样也会想要自然做到以礼待人。礼的作用,可以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例如,管理者以礼待人,用尊重的态度来对待组织中的每个人,这有利于促进组织的和谐稳定。
TOP
696#

我认为礼的精神或礼的本质是敬。“敬者,礼之本也”。敬是一种对自己、对他人,甚至对天地的“人格”的尊重,礼的精神也根植于此,虽然具体的礼有形式上的不同,但其本质却从不改变。因此,真正做到礼不是去一味地模仿某些礼的形式,而是去体会形式背后的礼的精神,并将其内化于自身生命体验与归属之中。弟子规是我小学五到六年级的校级推荐书目,学校要求每位学生都要全文背诵。里面有很多具体的关于礼的语句,比如个人饮食起居、着装、行为规范、待人接物、对待父母长辈等等。小时候只是背诵这些语句,如今回过头去体会它的含义,发现这些具体的规矩也是礼的精神的一种外在表现。虽然有很多形式上的规矩已经不再使用,但这份精神却仍然值得我们去学习、去体会、去践行。
TOP
697#

儒家礼的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在于规范社会和个人行为,以实现秩序和谐与道德修养。

儒家的“礼”不仅仅是一种外在的礼仪形式,它更是一种深入人心的道德和社会秩序的体现。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礼”既包含日常生活中待人接物的礼节或规矩,也包括古代社会生活中各个领域的制度和规范,甚至还包容了与这些制度和规范相适应的思想观念或道德理性。以下将深入探讨儒家礼的精神:

礼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史前时期的祭祀活动和巫术仪式。随着等级制度的逐步确立,礼开始承担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职能。周公制礼作乐,系统化地整理和创新了礼的形式和内涵,使之成为西周时期社会稳定和谐的基础。

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当时礼崩乐坏,社会秩序混乱。孔子通过总结和反思夏商周三代的文化遗产,继承并发展了古老的礼观念,赋予其新的思想内涵,试图以礼来重建社会秩序和道德标准。

儒家礼学的内在结构可以概括为重礼仪、倡教化和明宗法三个层面。其中,重礼仪是最具特色的部分,包括对礼节仪式及相关制度的详尽规定;倡教化强调道德教育在治国理政中的根本作用;明宗法则涉及政治等级和国家秩序的规定。

儒家非常重视礼仪与真情实感的联系,强调礼仪必须奠基于仁爱情怀。同时,儒家也很强调礼仪实践必须有明确的指导方针和理论自觉。

儒家特别强调通过礼来实现道德教化。例如,《论语》中提到“克己复礼为仁”,即通过自我约束来恢复和践行礼的规范,从而实现仁的道德境界。儒家认为,礼不仅能够修身,还能治国和平天下。通过制定详细的礼仪规范,引导人们遵循道德准则,从而维持社会的和谐稳定。

综上所述,儒家礼的精神不仅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道德内涵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理解和践行儒家礼学,可以更好地构建和谐社会,提升个人道德素养。
TOP
698#

礼的精神是一脉相传的,礼的具体内涵实际上随着时代是不断变迁的。但礼作为一种社会之所当然的规范,代表的是一个社会长时间形成的价值观与行为准则。即便是心学家高举人的道德主体性时,同样不能否认社会约定俗成的普遍规范对人的影响。道德主体的自我立法固然是人性解放的标志,但人终究是生活在具体生活中的人,人不能只做一个自了汉,礼的精神所代表的客观世界的规范是不可以忽视的。
TOP
699#

礼是“自卑而尊人”吗?以前认为这句话是正确的,现在来说却值得怀疑。自卑即自谦。自谦标准在何处?何时能判断自谦?如果危险来临,自己还要自谦说:“我不行的,找别人去吧!”明明有能力却不主动作为,而是选择逃避。而且荀子也说我们应当尊崇中道。任何的自谦并非是无限度的而是有限度的有原则的。要恰到好处,当仁不让。一些人往往为了显示自己高尚的品德而故作姿态,这就是无原则的自谦,并不是自己感受到自己应当这样做而单纯是为了做给他人看,做给上帝看,怕别人说自己傲慢。尊人也有问题。对那些霸凌等犯罪分子作为受害者能做到对他尊重吗?不可能,因为这是对道德法则的侮辱。道德法则并不是“自卑而尊人”,而是尊重自己并且合理尊重有理性存在者。
TOP
700#

孔子言仁时,必将周礼作为行动之标准,《论语》中言:“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礼之所以为礼,不在于其作为制度,而在于它是古早圣人之所立,是“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圣人在以其仁体通于天道性命时,其举手投足无不赞天地之造化,但寻常之人往往蔽于物而不得见其仁体之真精神,因此礼就作为仁之精神的可执行化、现实化而传承下来,张横渠言之:“学者且须观礼,盖礼者滋养人德性,又使人有常业,守得定,又可学便可行,又可集得义”,所取之意便是滋养人之德性,以求识仁。
TOP
701#

礼的内在实质是“敬”。“盖未作事之先,即存不敢怠慢之也,是之谓敬。”敬发自内心的重视,传达出一种庄重、严肃的心理态度。“敬”从早期的祭祀仪式中发展而来,“祭如在,祭神如神在。”没有虔敬之心,祭礼就会成为徒有其表的形式。“敬”在经历理性化之后,逐渐转为人的情感要求。从本质上看,“敬”是对他人人格的承认以及对人伦关系的理性认同。因此,行礼的过程中,如果内心无敬,外在的礼就会失去其真实的道德价值。“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认为真正的孝不单单只是养口体,满足父母的物欲需求,更重要的是内心的敬。如果缺乏孝敬之心,那赡养父母和饲养动物是没有区别的。敬是内心的真诚、专一、谨慎与笃实,而其外化则表现为颜色与行为举止的温润、齐整、得体与庄严。“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真正孝敬父母自然会表现为和气,和气又会表现为愉色,当有了愉色之后行为自然而然体现为一种温婉。心有所敬,行才能有所规范,有所礼。主体的敬以礼的言行举止表达出来,对方由此接收就会感受到被尊重和诚意。如双手接物要比单手接物更有礼貌,和颜悦色比愁眉苦脸更有敬意。因为真正的敬会情不自禁地、不由自主地表现出来。总之,敬与礼互为表里,“敬”的态度需要借助礼得以外现,礼也需要“敬”的支撑而防止流于形式。只有礼敬结合,内外一致,才能最大限度发挥礼的作用。
TOP
702#

礼的精神内核是一个“敬”字。孔子说:“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也就是说,在礼仪的场合,如果没有庄敬存在,就不值得一看了。孔子的弟子子夏也说:“敬而无失。”孟子说得更具体:“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人类社会中的礼仪、人与人交往中的礼貌,都体现一个“敬”字。“敬”的取义,不仅是对他人、对施礼对象的尊敬,更主要是自己人格尊严的体现。问题是,你有尊严,别人也有尊严。所以,只有维护别人的尊严,别人才能维护你的尊严。“敬人者,人恒敬之”,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TOP
703#

回复 16楼杨建新的帖子

       自古以来,中国传统文化中“礼”的概念深入人心,它不仅是社交礼仪的体现,更是一种价值观的传递和行为的规范。从最初的祭祀仪式到后来的社会交往,礼的发展历程见证了中华文明的演变。  
       礼的起源可追溯至原始社会的祭祀活动,古人通过祭祀表达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祖先的怀念。随着社会的发展,礼逐渐从宗教仪式脱离,成为一种社会交往的规范。周公制礼,使礼成为一套系统的行为规范和社会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礼的核心价值观主要包括仁爱、尊敬和和谐。仁爱要求人们关爱他人,尊敬强调对长辈和权威的敬重,和谐则是指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这些价值观深入人心,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TOP
704#

《左传·定公十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中国自古以来有着一个极高的赞誉:礼仪之邦,而礼也就成为了我们自先秦而到现在的生活当中的一个重要规范,一种精神追求,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个文明核心。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的礼的思想为当时礼崩乐坏的环境而形成了一个精神的追求, 礼在当时是社会的制度和道德规范。作为典章制度,它是社会政治制度的体现,是维护当时上层建筑的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相互交往的礼节仪式,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礼成为我们的一个重要的精神文明,人们对于礼的一种追求,也表达出人们对于人与人之间的,人与万物之间的一种相互尊敬关爱的精神追求。
TOP
705#

礼,作为道德、审美和有序的行为规范,其内核包含了恭敬、仁爱等核心价值。
孔子所说的“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让我体会到礼的实践不仅仅是外在的仪式,更是内心的情感和态度的体现。真正的礼,需要内心的恭敬和对他人的尊重,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断修炼和践行。
而“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这句话,则强调了仁德在礼仪中的重要性。仁德是礼仪的灵魂,没有仁德的礼仪只是空洞的形式,无法真正体现其价值和意义。
“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这句话,更是道出了礼的本质。礼不是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而是一种谦卑和尊重他人的精神。这种精神不仅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平等,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
在当下这个快节奏、高压力的社会中,我们或许更应该注重礼仪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