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3637383940414243» / 58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二、社会和谐 [复制链接]

586#

从字面上简单的说,和谐是指“配合得适当和匀称”,社会是指“由一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整体,也叫做社会形态”。因此,所谓和谐社会,就是指构成社会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按照这样的标准来衡量,所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有效的协调,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稳定有序的社会。具体说,就是一种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TOP
587#

  罗曼·罗兰说:和谐是爱与恨结合起来的庄严的配偶。我们现在生活在和平的时代,所以我们都是幸福的。但是在世界的一些角落,还是会有战争与纷争,每次看到人们痛苦的双眼解决的好悲伤,尤其是那些小孩子,那么小就失去亲人,每时每刻都提心吊胆。
  历代的君王也都希望天下和平,现在也是一样的。社会和谐,人民才能安居乐业,人人才能互帮互助,生活才会美满幸福。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天下大同’的崇高理想。
TOP
588#

以德服人的小故事:春秋时,楚庄王与群臣会宴,到黄昏酒兴正浓之时,忽然灯烛吹灭,有人趁机牵美人的衣裳,美人顺手将其帽带扯了下来,对王说:“刚才烛灭,有人牵我的衣裳,我顺手把他的帽带扯了下来,请点灯火上来,看谁的帽带断了。”庄王说:“请人饮酒,客人因醉失礼可以原谅,为什么要显示出妇人的威风而侮辱官吏呢?”于是对左右说:“今天与我饮酒,不把帽带扯断不为欢乐。”于是群臣都把帽带扯了下来,后点灯火,群臣尽欢而散。“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楚庄王顾及了他人的自尊,维护了他人的面子,没有追究被折缨之人,显出了其高明之处。三年后,晋与楚交战,有一人常在楚庄王面前保护于他,五斗五合打退敌人,最后取胜,庄王问他是什么人,他说:“我就是那天晚上被美人扯断帽带的人”。
TOP
589#

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前中国的主要任务之一。而在和谐社会的建立过程中,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有太多太多值得学习的。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当政者做到“为政以德”的亲民政治。实行惠民便民政策,让人民切切实实的体会到和谐带来的氛围。在实行亲民政治的同时,学校也要加强对学生的传统美德的教育,社会也要加强舆论导向,通过举办公益活动等方式,持久的坚持下去,而不要让和谐社会的建立成为一时热血的产物。
TOP
590#

和谐就是融洽和睦、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曾是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早在先秦时代,圣贤就掷地有声提出了“和”的畅想。孔子主张“和为贵”,孟子论定“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到戴圣对“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的阐释,这一切都没有脱离中华“和文化”,后世的每一次革新、每一次变法,无不是向着和谐社会迈进。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遵循以下原则:
(1)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发展质量,推进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和创新,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建立健全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
(4)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法律意识,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法制化、规范化,逐步形成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5)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以改革促进和谐、以发展巩固和谐、以稳定保障和谐,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6)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维护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TOP
591#

孔子的弟子有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和”的精神是儒家文化特别强调的精神,包括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兼容并包的精神,也有人类同大自然和谐共处的天人合一精神。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具体的内涵及实现途径是厚德载物、良性竞争、仇必和解、中庸之道、和而不同、抑强扶弱、和实生物、阴阳和谐、均衡互制、各安其位等。孔子主张“君子和而不同”,坚持在建立和谐关系时必须坚持道义原则。在实践中要注意避免出现投机、世故、圆滑、不敢坚持原则等问题。倡导“和”的精神,可以养成中华民族爱好和平、团结友爱、维护统一的民族品格。
在今天,在“人与自然界正走上一条相互抵触的道路”的今天,在人类已经掌握了毁灭自然和人类的武器的今天,其理论价值之重大是显而易见的。汤一介先生早就指出:“对自然的过度开发,环境的污染,生态平衡的破坏,造成了自然和谐的破坏,也造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的破坏。”这种破坏,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意味着人类与自然一道正走向毁灭的深渊。保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今天来说,已经是比什么都重要的大事情。改造自然是必要的,破坏自然必将自食苦果。整个人类都要重视,国家要重视,企业要重视,老百姓更要重视。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人有责。没有立法的要力争尽快立法,有了法的要严格依法。尤其是要警惕以权压法,以“政绩”变法,以高位愚弄下民,以“公仆”代替主人干蠢事的情况发生。保护人类生存环境,保护人与自然的和谐,老百姓同样肩负着神圣的责任。现在,国家有了《环境保护法》,又有了《环境影响评价法》,这正是维护人与自然和谐的根本大法。曲格平先生在评价《环境影响评价法》颁布实施的意义时说,这是“十年磨一剑”,“其锋利不可阻挡”。出台的不容易,用起来也难。而我要说的是,不管是谁千万不要违法,等到依法问斩的时候,而殉葬的还有成千上万的老百姓。大自然惩罚人类,是很难抗拒的!责任不在自然,在我们人类自己。
TOP
592#

在人际关系问题上,中国的传统文化史上也写着“和谐”两个大字。无论是儒家、道家还是后来的佛家,都是以爱和和谐作为人际关系的准则。寻其根源,当与中华民族的重人伦有关。“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由家庭而家族,再集合为宗族,形成社会,构成国家。家国同构,君是国之父,父为家之君,家国一体。国是家的放大,国之人都再五伦之中。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君臣,五伦中虽然尊卑有序,却又被彼此亲情所系。“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人与人的关系自然应是和谐的。有人说中国人只认祖宗不信上帝,是有一定道理的。中华民族有一个共同的祖先,那就是黄帝和炎帝。正是“炎黄子孙”这根巨大而又无形的纽带,把全世界的华人维系在一起。上下五千年,纵横数万里,中华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长盛不衰,靠的就是这普遍的亲情,或者叫做“和谐主义”。
    孔子提倡“仁者爱人”。他的人际关系准则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反对把人际关系搞得十分紧张,主张“和为贵”。对远人不服,主张“修文德以来之”。他还主张“君子和而不同”,彼此真诚相交,求同存异。孟子则在“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人伦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论断。认为人际关系的和谐是获得政权的根本保证。仅靠武力征服是不能得人心的,即便获得了政权,迟早也是会垮台的。孟子还主张“老我老以及人之老,幼我幼以及人之幼”,推而广之,天下大同的理想是可以实现的。
    儒家追求人际关系的“和谐”,并不是没有原则的一味妥协。孟子鄙视“以顺为正”,认为“以顺为正,妾妇之道也”。主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生活准则。汉代大儒董仲舒也有言曰:“天地之道虽有不和者,而必归之和。”宋代张载也说:“有象斯有时,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和谐是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之上的,如果一方不尊重另一方,和谐遭到破坏,受损害的一方就应当与之斗争。“君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甚至于诛杀暴君也不为过,是不能算做犯上作乱的。当然,这种斗争是争取“和谐”的手段,而不是目的。
    儒家的这些处理人际关系讲求“和谐”的理论,一直在影响着社会的各个方面。这种理论,随着时代的进步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上个世纪的世界大战给了人类深刻的教训。中东战争、海湾战争也使人们清醒地认识到,战争只能给人类造成灾难。爱因斯坦曾说:“下一次世界大战将用石头打仗。”意思是说人类发明的新式武器,将会把人类“炸回石器时代。”以“对话”代替“对抗”,正成为当今处理世界事务的主要潮流。人与人之间要讲“和谐”,“家和万事兴”。企业内部、企业与企业之间,要讲“和谐”,“和能生财”。团体、团体与团体,党派、党派与党派之间,要讲“和谐”,互相尊重,求同存异,和平共处,共同发展。“一国两制”就是构筑“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和巨大成功。香港、澳门可以回归祖国,海峡两岸也一定能和平完成统一大业。不赞成马列主义、不赞成社会主义制度不要紧,只要承认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承认自已是炎黄子孙,承认自已是中国人,只要爱国,大家就还是一家人。
TOP
593#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生产力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浪潮已经波及全球。当今世界,和平是发展的主流。人类的文明在不断取代邪恶与战争,人们向往民主自由、和睦相处,反对战争建立一个和谐世界已经是世界人类历史的发展潮流。社会主义和谐中国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为积极构建和谐世界而努力奋斗!
TOP
594#

社会和谐在古代分别是人与人,人与身,人与自然的和谐,现代的和谐无一不受古代的影响,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一个有道德有文化有思想有纪律的四有公民,遵守法律法规,而不是去破坏和谐,社会的道德底线仍然要坚持。
TOP
595#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
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时,称为“中”,表现出来符合规矩,还恰到好处,这样称为为“和”。“中”是天下最大的基础,“和”是天下通行的道理,努力达到中和,天地就安其所,万物就发育成长。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现在中国最时髦的词就是“中国梦”,在构建中国梦的特色型社会主义国家的基础上就是和谐中国。中国人有理可依,有法可寻,万事以“和”为核心的相处办事,这样我们的社会是文明民主的和谐的特色主义国家,万众一心去为“中国梦”做一份努力。
TOP
596#

我们生活在共同的社会环境中,人际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我们必然也必须要面对的。人是群居的动物,从古至今,事实证明人只有充分的分工协作才能更好的生存,更好的改善生活,更好的发展文明。所以与人和谐相处必不可少,这其中的和谐带给我们的是“发展”。人又是处在食物链最高端的种群,对整个食物链和自然界的依赖也最大,依赖大也就消耗大,消耗大带来的是更大的依赖,所以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就显得尤为的重要了,而这里的和谐带给我们的是“持续”。
大家一定听说过很多地方人和动物争地的故事和人与天斗的感动事迹。对于这些事情我们经常会制定很多的策略去执行、去限制、去管理但是往往问题越解决越多的死胡同……如果能和谐的相处,这样就可以给我们新的思路去应对此类的矛盾,按照自然规律用最适合的方法和创新的思路去解决问题,实现共赢。让矛盾得到终极的解决。
TOP
597#

中国人都强调以和为贵,比如说家和才能万事兴等。尤其在现在,我们正努力建设和谐社会,”和“就显得更加重要。而我们只要做好自身,修好自己的品德,心存善念。便能为“和”的实现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TOP
598#


       谈到社会和谐,我首先想到的是“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这两个词语, 《礼记·礼运》中有一段话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为大同。”
        当然,迄今为止,我们未能实现大同社会这个目标,离共产主义社会还有一段很漫长的历程。不过做到社会和谐是在任何阶段都可以的。我国也时刻关注着和谐社会的建设,如社会保障的不断健全,就业问题,人口问题等都在不断协调,基础设施也不断在完善。我相信,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经过我们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我们的社会会更加和谐,美丽的中国梦必将实现。
TOP
599#

和谐并不是指单纯的和平,它也包括和所掩盖下的不合。和谐里面包括着不和,也就是矛盾的统一体。社会的最终目标是和谐,但是并不意味着我们达到这个目标社会就可以一直保持这种现状,自然在不停的变化发展,社会要想一值保持和谐不变,就必须不停地创造新的条件去保持和谐,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其实是发展的,并不是一成不变。但是社会的发展需要动力,而矛盾的对立统一运动就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矛盾内部和与不和一直处于不断抗争的过程,谁势力大,谁就会表现成事物的表象,就像当今世界就是一个和平的世界,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个整体和平的世界局部没有战争一样,恐怖势力仍企图称霸全球,和平只是暂时的。目前我们处于和谐社会,并不意味着我们自己可以松懈下来、可以高枕无忧,因为不和的因素仍然存在,社会上的暴力、犯罪、偷窃、侵犯,国际上的领土划分、主权维护、贸易争端等问题都在持续,我们就必须持续不停的奋斗。适者生存,物竞天择。这是自然的运行之道,也是我国实现长久和谐的必然知道!
TOP
600#

中国是多民族、多宗教、多党派、多阶层的国家。多民族、多宗教、多党派、多阶层,概括起来,我们的社会是一个社会因素繁多、社会资源丰富的社会。然而,同任何事情都有二重性一样,“丰富”也有二重性。不丰富,相互关系简单,容易协调;丰富了,相互关系错综复杂,协调起来就难了。常量、变量、多变量,函数、反函数,线性、非线性,有时候要协调好,简直是难上难。可是,如果不协调好又不行,非协调好不可。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