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八、文以抒情 [复制链接]

16#

生命总是在尘世纷繁复杂的寄托中找到归宿的。以音乐、诗歌、舞蹈、绘画映我心,用别样的方式表达自己。但是,在这种纷繁中,太容易受到外物的影响,所以浮躁的人们迷失其中,忙碌却孤寂无所依。也便有了一种矛盾,本应是以外物映己,却不得不在外物中寻找一份心灵的寂静。古代人民用最纯洁、质朴的方式诠释着天性和源自本性的快乐和文学。

TOP
17#

《文心雕龙》中用一段说,从前《诗经》的作者写的诗歌,是为了抒发感情而创作作品;后来的辞赋家写作辞赋,是为了创作而故意造作感情。《诗经》的产生,是由于诗人心中蓄积了愤懑不平之气,因而吟唱出来,用以讽劝那些在上位的人,这就是为了抒发感情才创作文艺作品。后代辞赋家之流,胸中本来就没有感情郁结,却随意施展夸张文饰的手法,借此沽名钓誉,这就是为了创作才造作感情。所以为了抒发感情而写的作品,语言简练而真实;为作文而造作感情的作品,文辞繁杂且空泛失真。

  因此连缀文辞运用文采,为的是要表达思想;要是文彩浮滥、言辞虚伪,那么思想内容会被遮蔽得愈加模糊。

不过我认为10楼的说法有些偏颇,好作家是最能表达真情实感的,大部分作家都是有情的。也正因为他们有情感,他们才写出来好作品,写出来好作品,他们才成为作家。

TOP
18#

写作,文字,感情。

写作是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所以没有感情的文章称不上文章。苍白无力的文字写出来的也只能是无病呻吟之作,登不上大雅之堂。

所以文章写出来总要有自己的感情在里面不论是小说,散文,随笔还是什么,总之,都要寄托着作者自己的感情,文字的作用也就再于此,以文字为载体,其中蕴含着自己的观点,自己的想法,文字才能有活力,不会苍白,不会失掉色彩。优美的句子之所以优美,哲理的句子之所以发人深省,只是因为其中浸透着一种思想,作者的思想,看在读者眼中就成了这篇文章的精髓,灵魂所在。

TOP
19#

借文以抒情.人的感情复杂而奇妙,虽然更多的是平淡,乏味地令人窒息.但也少不了在一些时刻,情绪激动,心潮起伏而不止,甚至相当强烈,久久不能平静安宁.或喜或悲,这都为两个极端.
TOP
20#

[原创]

抒情无疑是文章最重要的作用之一。


有的人喜欢用朴实的文字书写最真挚的情感,有的人则喜欢用很华丽的辞藻表现最缱绻的情思,我想说的是,这两者都是值得肯定地,只要情感真实,辞藻华丽也并不完全不代表浮华……

TOP
21#

文以抒情,“精诚由中,故其文语感动人深。”

心中有真情实感,因此所作的文章能够深深地打动人。

一篇文章,无论是小说、散文还是诗歌,都必包含了作者的无限情感。

只有真挚的感情 真实的故事

才能让所阅之人感同深受 沉浸其中 并反思自身

TOP
22#

“精诚由中,故其文语感动人深。”是的,没有思想没有感情的文章是没有内涵的,它经不起时间和世人的考量,所谓价值也就无从谈起。一篇文章,有感情有思想总是能打动人,相反满篇华丽辞藻却言之无物的文章总不免空洞之感,读之无益,更没必要写了。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教导我们,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真是的情感远比语言本身重要,学习了文以抒情之后,一定要注意不能舍本逐末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TOP
23#

从小学开始接触小说,看过的小说也不少,可是有许多已经不大记得,不记得谁说过“看过的书,能让你记忆深刻的就是你所接收的知识。”我不懂小说算不算接收知识的一种!喜欢看小说不是件丢人的事。看到好看的小说总想和朋友分享!在我看来《云中歌》就是不错的书,和《君子一诺》一样,如果细细的品读,总有许多的想法。不知道再过几十年看到曾经写下的看书心情,自己会有怎样的感慨?

开始看《云中歌》是在汽车上,好像是全班在中古史周博的带领下去灵渠实地考察。漫长的车程让人昏昏欲睡,于是问桥要了本书来看。整段路程我就耗在这本书上了。去灵渠在那天下着雨,也许是桂林山水的迷人,也许是书中韵味的熏陶,感觉自己仿佛不是自己,漫步水街里的诗情画意似乎带上云歌的哀愁!因为《云中歌》,我的灵渠之旅带上些许梦的味道。当时学校图书馆并没有完整的一套《云中歌》,看完第一本后我疯狂的上网搜索它,终于是把它看完了。后来为了这书,我连续几次在图书馆的书刊建议上请求购买《云中歌》,当学校终于把书买回来时,很遗憾自己没有是第一借走它,有些不甘心,在后来的几天,我看到了它!也许是英雄所见略同,原来是隔壁宿舍的同学在看。。。。。实在是无语!!!!!很开心我们有共同的爱好,我想这大概是所有爱书人的感觉吧。桥在班上说过《云中歌》,我不知道又有多少个人看过,可能很多人会对此嗤之以鼻,但是,这是我们的快乐!

“云歌插好花,将瓶子捧放到窗下,恰能让刘弗陵一抬眼就看见。她推开窗户,天地顿从窗入:漫天雪花轻卷,红梅迎雪怒放。

刘弗陵静静看了一会,含笑点点头,云歌将窗户关上。
云歌指指花,指指自己,刘弗陵含笑摇头,云歌皱眉。刘弗陵招手让云歌过去,将云歌插花时掉落在案上的几朵梅花,仔细插到云歌髻中,端详了一瞬,唇角蕴笑,敲了下云歌的额头。
云歌侧头一笑,喜滋滋地出了屋子。
两人未置一语,可一举一动,似已将一切说明。一个未见颓丧,一个也未见哀凄,只是在有限的时间中,尽力共享着世间的美丽。
刘询来之前,不是没想过皇上和云歌现在的情形,可怎么都没想到竟是这样。死亡并不见得痛苦,等待死亡却一定很痛苦,如果不是肯定刘弗陵的病况,一定不会相信这两人是日日生活在死亡的阴影下。”

这是我摘录的《云中歌》中的小场景,这个情节是我经常会想起的,虽然书的结局并不完美,也许正是因为这样的不完美,才让我深深的记住它!!!!!!

TOP
24#

文章不像话语一样, 直接表达一个人的说辞,
她是人深度思考后沉淀的结晶,
是情感的升华,
文章能表达属文者内心的感受, 而不是浮于表面, 一味地码字, 未经思索, 或者堆砌, 或者随大流, 而形成的文章, 所抒发的感情只能浮于表面,  并不能给作者真正带来什么`
TOP
25#

我是一个十分喜欢写作的姑娘,我一直坚持写文字。虽然杜拉斯曾经说过:“写作是一种暗无天日的自杀。”,但是我还是忍不住拿起笔把那些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触写下来。文以抒情——自己的笔触写的都是自己的感情。

也许是女孩子天生的敏感在作祟,我们大多都多愁善感情感充沛,在一些高兴的时刻、在难过的午夜、在无聊的午后,握着一杯红茶,在床的一角,拿着笔写写画画是十分惬意的事情。

我希望每个人在握笔的时候都能做最真实的自己。

TOP
26#

作者要在写文章的时候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必然连自己都没有办法带入自己写作的世界如何将读者带入呢?

只有这样了 文章和作者合一了,你的字句就是你的灵魂和生命,你的理想就能够被读者所感知,你文章就有它的意义,

TOP
27#

文以抒情,情蕴则文成,所以,限时的考场作文,或许,是个错误。[em05]
TOP
28#

[经典学习]八、文以抒情

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荀子.乐论》)

学画所以养性情,且可涤烦襟,破孤闷,释躁心,迎静气。([清]王昱《东庄论画》)

学画者先贵立品。立品之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否则画虽可观,却有一种不正之气,隐跃毫端。文如其人,画亦有然。([清]王昱《东庄论画》)

夫趣,得之自然者深,得之学问者浅。([明]袁宏道《叙陈正甫会心集》)

昔《诗》人什篇,为情而造文;辞人赋颂,为文而造情。([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情采》)

书之妙道,神彩为上,形质次之。([南朝.齐]王僧虔《书苑菁华》卷十八)

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

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金石丝竹,乐之器也。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乎心,然后乐气从之。是故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惟乐不可以为伪。(《礼记.乐记》)

TOP
29#

比起“文以载道”,我个人真的更加推崇“文以抒情”。在我心目中,文学应该更加侧重于感性的表达而不是生硬的理性罗列,抒情性的感性文字才是自然的文学,当然这就要求所抒发的情感一定要真实真诚。自己的文字所自然流泻出来的情感是自己品格、气节的体现,是人与文的一种融合,这样的文才能达到“和”的境界。

TOP
30#

文以载道,古往今来,传世佳作皆深情所至,在悠然的书卷气息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是一种享受,生活是无字的书,眼光敏锐的人看得见精彩的诗句,书是有字的生活,感情丰富的人闻得到甜美的芳香,细细品味平凡生活中简单的幸福,那是人生原本体现的真实和快乐,那是生活折射出来的光彩。
文以抒情不仅仅体现在文章上,还包括“琴祺书画”把人的情感寄托在事物上,达到人物合一,其实这是一种美妙的精神营养品,也是一种心灵的寄托,一种思想境界的追求。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