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六、正义之勇 [复制链接]

46#

       在生活上,我们要以更宽广的胸怀去容纳与我们意见相左的东西。在这个过程,我们的德才也会在这种过程中融合,从而促进我们的智慧成熟。但重要的是,我们对一些不足要严格对待。从而在生活上,形成一种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习惯。
TOP
47#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若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意思是:上天将要降落重大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使他做的事颠倒错乱,总不如意,通过那些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这是一种毅的体现,也是一种正义之勇的表现。生活的道路上,并不总是一帆风顺,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我们要具备勇敢和坚强的精神,毫不畏惧,做到知难而上。

勇气,并不人人具有,但却可以磨练出来。有的人在安逸的生活中时间太长就丧失了勇敢的能力,而一旦遇到重大危险之时,求生欲望会再次唤醒勇敢地意识,从而再次获得生的机会。但是有的时候只有勇气还不够,因为有勇无谋或有谋无勇都是一种欠缺。只有勇气和正义很好的契合在一起才能够释放出“毅”的力量。正义之勇,可谓理智之勇,在正义和理智引导下的勇敢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勇敢。一味的意气用事或受情感的过度支配,那种勇敢就是一种鲁莽的体现,是不恰当不合理的勇气。

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不畏生死,这是勇敢;遭人诬陷,被人陷害,据理力争,义正言辞,这是勇敢;毫不犹豫,舍己救人,无私奉献,这是勇敢;主持正义,坚持真理,全力纠正,这是勇气。在权势的压迫下,一个人还能够坚持自己的正确立场,那么这个人就具有正义之用,因为他不为权威所屈服,不为压迫所求全。

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我想这是对“正义之勇”的最好阐释和赞扬。

TOP
48#

正义其实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的,因为我觉得每个人都有自私的想法,正义与自私应该是相对立而存在的,把立场放在他人的利益之上,把自己的利益置之度外才能够做到正义。而且,正义也是要有勇气的。但是如果能做到正义,一身正气,那么你的威信也是与它成正比的。退一步说,不管是不是有影响,我们都要做到正义。
TOP
49#

毛主席曾说:“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正道可谓艰难,可谓久远,因此为沧桑。在人生的道路上一直坚持走正道的人,就是正直的人。一个正直的人所以伟大,诚如是“顶天立地”。人在某个时刻最需要的是难得珍贵的勇气,这种勇气不是蛮气,而是自我内心的一种潜在的力量爆发出来。正义之勇是处在道德规范的范畴中,只有行善事,救人才能救己,这样的人才会被推崇,才会才为人们心目中的英雄。
TOP
50#

勇敢只是一种,而所用之处不同,有在意气上勇敢的人,有在正义上勇敢的人。君子在正义上勇敢,小人在意气上勇敢。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我们要在正义的路上,勇往直前,永不退宿!

TOP
51#


泽东曾说:“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正道可谓艰难,可谓久远,因此为沧桑。然而正道的确是感天动地的光明大道,诚所谓:“天长地久,长生久视之道。”在人生的道路上一直坚持走正道的人,就是正直的人。一个正直的人所以伟大,诚如是“顶天立地”。



正直是一种明确的人生态度,即用良知指导行为,也就是以灵魂的判断为生活原则。而以潜意识的良知指导人生的人,是在面对选择时依*直觉来行为,这样的人坦坦荡荡,简单明了。这样的人既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充满阳光的人,他拒绝阴暗、猥亵以及一切见不得人的勾当。虽然,这样的人不一定能够建功立业,但是,这样的人乐观豁达,身心健康,时刻感动着他的周围,在给后代树立人格榜样的同时为家族的后世兴旺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他的一生是平凡之中显出伟大。
TOP
52#

曾国藩的人生大智慧还体现在他百折不挫的做事态度。当初太平军在广西起义,到打下南京,只用了短短的两年零两个月;而曾国藩从咸丰二年组建湘军,到收复南京用了12年半。相较之下,可见曾国藩的事业是多么的艰难。这期间,他曾两次自杀,一次跳湘江,一次跳长江;也曾被太平军一围几个月,连一个救兵都发不出去;他的枕头底下长年累月是一把剑,万一战败了,敌人冲进来就自杀……

对待这种艰难的处境,曾国藩有诀窍。其一,就是以“死硬”的态度去对待。所谓死硬就是打硬仗,打死战,准备死在战场上。其二,就是不示弱,在敌人的面前,在艰难的面前不示弱,他有句话常挂嘴边“好汉打落牙齿和血吞”。其三是不服输。其实曾国藩打了十多年仗,多半是败仗,他的幕僚给朝廷写报告说“屡战屡败”,曾国藩将之改成了“屡败屡战”,他认为“屡败屡战”落在“战”字上,表明不服输。

曾国藩12年半才打下南京,还有一个根本原因是政治上的障碍。这个障碍是他组建这支军队与身俱来的,没有办法逃避的宿命。朝廷对待湘军又用又疑,曾国藩从咸丰二年起兵,到咸丰十年,九年里为朝廷出生入死,但官没有升一级,朝廷给的都是虚衔。后来让他当两江总督,是已经四顾无人了,朝廷不得已才把这个职务给曾国藩的。

面对这种政治上的挫折,曾国藩采取了“强忍”的手段。到底是官位重要还是带兵重要?曾国藩选择带兵为重。

曾国藩有一股韧劲,他一生用三个字对待挫折,硬、挺、忍。任何大事都不是轻易办成的,能轻易办成就不是大事。人生中面对任何打击和失败,要的就是曾国藩这种百折不挫的精神。这些东西看起来是做事的态度,其实它源于智慧修养。

TOP
53#

盘古开天辟地之后,牺牲了自己,而此时四方的妖魔鬼怪来骚扰盘古,盘古一怒之下发出一下斥喝妖邪之音,就是一个吒字,这个“吒”字,是天地的第一个音,也是天地的正义之音,所以在以后不管哪个时代,邪恶是永远不可能战胜正义的。夏桀无道,商汤灭夏成功;纣王无道,武王姬发伐纣胜利,中国八年抗战取得胜利,古往今来的无数例子证明正义终将战胜邪恶。作为当代的一名学生,我们也应具备正义感,在生活中惩恶扬善,尽自己的能力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勇敢的人有勇气接受上天降临给他的所有事情,他会欣然接受并化腐朽为神奇,而不是一味的抱怨。具备正义之勇的人,是所向披靡的,战无不胜的。

TOP
54#

      与“正义之勇”相对的是“匹夫之勇”——好勇斗狠而有勇无谋,古人亦反对矣。勾践誓之曰:“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进旅退也。”(《国语·越语上》)苏轼在《留侯论》中云:“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逺也。”
      故难得的是“正义之勇”,勇气可嘉,也得用对地方。霍元甲、叶问等之所以成为一代宗师,就是把拳勇和民族大义相结合,上升到道义的层面,危难时刻挺身而出,流氓的街头争霸永远上不了台面。
TOP
55#

        “正义之勇”是“毅”的重要组成部分,已传承了千年。细数就会发现,“勇”在《论语》中提到了16次,在《孟子》中提到了15次,在《荀子》中提到了31次。(当然,其中就包括了“正义之勇”。)然而“儒者不惧”(《礼记•儒行》)是有条件的,连孔子都得把“勇”一分为二。
        对于“义勇”,孔子赞之曰:“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论语•公冶长》)!
        但对于“好勇”,“夫子哂之”(《论语•先进》)曰:“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论语•阳货》),虽然“仁者必有勇”,但“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故“好勇不好学,其弊也乱”(《论语•阳货》),或曰“好勇疾贫,乱也”(《论语•泰伯》),或曰“勇而无礼则乱”(《论语•泰伯》)。甚至,孔子和子贡谈论“君子亦有恶乎”时,子曰“恶不孙以为勇者”(《论语•阳货》),“恶勇而无礼者”(《论语•阳货》)。难怪孔子忧心道:“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论语•公冶长》),“若由也,不得其死然”(《论语•先进》)。
        关于“正义之勇”,孟子和荀子也都有相关论述。综合比较,就会发现孔子称赞的“义勇”,孟子称赞的“大勇”,荀子称赞的“上勇”,实乃异曲而同工也。
        孟子曰“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离娄下》),并曰:“王请无好小勇。夫抚剑疾视曰:‘彼恶敢当我哉!’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王请大之!《诗》云:‘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遏徂莒,以笃周祜,以对于天下。’此文王之勇也。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书》曰:‘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四方有罪无罪惟我在,天下曷敢有越厥志?’一人衡行于天下,武王耻之。此武王之勇也。而武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今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民惟恐王之不好勇也。”(《孟子•梁惠王下》)
        荀子曰“其赴百仞之谷不惧,似勇”(《荀子•宥坐》),但要求“刚毅勇敢,不以伤人”(《荀子•非十二子》)。如果“勇果而亡礼”,那么反而成了“君子之所憎恶也”(《荀子•大略》)。“悍戆好斗,似勇而非”(《荀子•大略》),更甚者“争饮食,无廉耻,不知是非,不辟死伤,不畏众强,牟牟然惟利饮食之见,是狗彘之勇也”(《荀子•荣辱》),故“贱礼义而贵勇力,贫则为盗,富则为贼”(《荀子•乐论》),其害大矣。
        具体说来,“有上勇者,有中勇者,有下勇者。天下有中,敢直其身;先王有道,敢行其意;上不循於乱世之君,下不俗於乱世之民;仁之所在无贫穷,仁之所亡无富贵;天下知之,则欲与天下同苦乐之;天下不知之,则傀然独立天地之间而不畏:是上勇也。礼恭而意俭,大齐信焉而轻货财,贤者敢推而尚之,不肖者敢援而废之,是中勇也。轻身而重货,恬祸而广解,苟免不恤是非、然不然之情,以期胜人为意,是下勇也。”(《荀子•性恶》)“故人无师无法而知,则必为盗,勇则必为贼;人有师有法,而知则速通,勇则速威。”(《荀子•儒效》)
        故不论孔子、孟子,还是荀子,都是以“仁”为出发点和归宿,以义为指导,以礼为规范,倡导“勇”与“智”的结合,至今仍有借鉴意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财富与资源的相对有限,诱使人不择手段,从而社会风气恶化、伦理道德沦丧、贪污腐败丛生,甚至可以说改革到了攻坚阶段。除了加强制度建设外,儒家“正义之勇”也为维护公平正义,提供一条途径。后辈学者,当谨思之,争当“义勇”、“大勇”、“上勇”,而非“匹夫之勇”也。
TOP
56#

       社会上有许多不合理,不公平,甚至不合法的事,此时便需要人们付出努力甚至生命来维护正义。正义在我们心里,但是也不要让它白白地搁在心里,该表现正义的时候,就要义之所在,义不容辞,义无反顾,我们需要正义之勇。见到正义的事不去做,这是没有勇气的,正义有时候就是需要勇气去维护。
TOP
57#

用信念诠释理想,用生命点燃希望。她的行为来自瞬间,但精神却成为永恒。她让我们懂得,平凡和伟大之间,庸常和高尚之间,距离并不遥远。老师,在我们心中永远是最美的。
这就是张丽莉老师,她践行了中华民族见义勇为的传统美德,这是正义之勇,正所谓:“士之为人,当理不避其难,临患忘利,遗生行义,视死如归”彰显了正人君子的品形,展现了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堪称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范。这位80后的年轻女教师,用生命谱写着最伟大的爱的赞歌。她是当之无愧的最美教师。这种正义之勇正是社会所需要正能量,当代社会若是人人都能心存正义之勇的责任,那么社会将不再出现“范跑跑”等败坏社会风气的现象了。
TOP
58#

子说:“不是自己所应当祭祀的鬼神而去祭祀它,这是谄媚;见到正义的事不去做,这是没有勇气。
TOP
59#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论语·述而》)
       孔子对颜渊说:“用就施行,不用就收藏,恐怕只有我和你能这样了!”子路问:“先生如果率领三军作战,谁作你的助手。”孔子说:“赤手搏虎,徙步过河,死也不后悔,我不会和他共事的。我要找的,一定要是遇事格外谨慎小心,善于谋划而后再做决定的人。”
      孔子主张的“勇”,要智勇兼备,而且要符合礼,缺少智、悖于礼的“勇”是蛮干、乱干。而如今我们不能只凭一时之勇,逞一时之快,要学会分辨是非,做对的事!
TOP
60#

毅的本义是意志坚强,“毅”的精神包括了自主精神、独立意识、个人尊严、自我实现、奋斗精神、探索精神、创造精神,还有自强不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威武不屈、勇敢顽强等精神。孟子提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在竞争空前激烈的时代,中华民族应当大力弘扬“毅”的精神,克服奴性意识、自卑情结,纠正随波逐流的习性。“毅”的精神必须在仁义的前提下发挥,孔子说:“见义不为,无勇也。”倡导“毅”的精神,可以养成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民族品格。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