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人生大智慧还体现在他百折不挫的做事态度。当初太平军在广西起义,到打下南京,只用了短短的两年零两个月;而曾国藩从咸丰二年组建湘军,到收复南京用了12年半。相较之下,可见曾国藩的事业是多么的艰难。这期间,他曾两次自杀,一次跳湘江,一次跳长江;也曾被太平军一围几个月,连一个救兵都发不出去;他的枕头底下长年累月是一把剑,万一战败了,敌人冲进来就自杀……
对待这种艰难的处境,曾国藩有诀窍。其一,就是以“死硬”的态度去对待。所谓死硬就是打硬仗,打死战,准备死在战场上。其二,就是不示弱,在敌人的面前,在艰难的面前不示弱,他有句话常挂嘴边“好汉打落牙齿和血吞”。其三是不服输。其实曾国藩打了十多年仗,多半是败仗,他的幕僚给朝廷写报告说“屡战屡败”,曾国藩将之改成了“屡败屡战”,他认为“屡败屡战”落在“战”字上,表明不服输。
曾国藩12年半才打下南京,还有一个根本原因是政治上的障碍。这个障碍是他组建这支军队与身俱来的,没有办法逃避的宿命。朝廷对待湘军又用又疑,曾国藩从咸丰二年起兵,到咸丰十年,九年里为朝廷出生入死,但官没有升一级,朝廷给的都是虚衔。后来让他当两江总督,是已经四顾无人了,朝廷不得已才把这个职务给曾国藩的。
面对这种政治上的挫折,曾国藩采取了“强忍”的手段。到底是官位重要还是带兵重要?曾国藩选择带兵为重。
曾国藩有一股韧劲,他一生用三个字对待挫折,硬、挺、忍。任何大事都不是轻易办成的,能轻易办成就不是大事。人生中面对任何打击和失败,要的就是曾国藩这种百折不挫的精神。这些东西看起来是做事的态度,其实它源于智慧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