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物质欲望的膨胀是当代社会的顽疾,贪污腐败是政治生活的大敌,因此,必须大力倡导“廉”的精神。贪欲是“廉”的最大敌人。超出自然所能承受限度的欲望,以不正当的手段去获得满足的欲望,超出自己的合法收入所能承受限度的欲望,满足自己而有损于他人和社会的欲望,均可视为贪念。在“贪欲之害”这一部分里,有害人、害己、丧德三部分。我认为,贪欲就是丧德的诱因和害人的开始,最终会导致害己。贪念在最开始蒙住了人的眼睛,使人只看见一己私利,无法看到最终害了自己。
有欲望并不是一件坏事,一些好的,少的欲望会使人上进,不断凭借自己的努力去追求;但欲望太多就必然是一件坏事。《韩非子·解老》说:“有欲甚,则邪心胜。”人的欲望太多,邪恶之心就很难抑制。而人的邪恶之心一旦产生,就会支配着人们产生更多无休止的欲望,无穷的欲望会吞噬人的内心,直至使人腐烂。我觉得贪念是很可怕的,现在就是想想都觉得不寒而栗。比如这一句“夫嗜欲虽出于人,而非道之正,犹木之有蝎,虽木之所生,而非木之宜也。故蝎盛则木朽,欲胜则身枯。”([三国·魏]嵇康《嵇康集·答难养生论》)意思是说欲望和嗜好虽然出自于人,但并不属于正道,就像树木中有蝎子,虽然是由树木产生的,但并非是树木所需要的。所以蝎子太多,树木就要朽烂,欲望太多,身体就会枯竭。一个没有灵魂的躯体难道不可怕么?
有些人会认为“我收点、拿点、用点无所谓”,其实正好相反,正是这些小小的贪念引发最后的贪污,偷盗,挪用公款,这样的结果是什么,是自己要受到法律制裁,受到世人的唾弃,这样是不值得的。
既然知道贪欲害人害己,我们就应该克制自己的欲望,克勤戒奢,学会以勤治欲,学会知足常乐,生命就不会枯死,相反是有灵气。生活的勤俭一点没什么不好,“廉”一点没什么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