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1617181920212223» / 33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八、真诚孝亲 [复制链接]

286#

父母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是人生的启蒙老师,是天下最疼爱自己的人。倘若没有父母的抚养,自己能从一棵幼苗成长为参天大树吗?世间最可报答的人是谁?依我看就是父母亲。自己本事再大,官职再高,也不能忘本,不能过河拆桥。正如一首诗中写到:“父母恩情似海深,人生莫忘父母恩。生儿育女循环理,世代相传自古今。
孝道不仅仅是父母在世时的善行,父母去世后子女的善行、好事、伟业也都是孝道的反映。另外,由于恶行、丑事、坏事都是不孝之举,所以,人的一生中的所作所为都与孝道有关。
TOP
287#

如今,很多事我们注重的都是心理感受,而孝也是一样。孝敬父母,不一定是要给他们多少物质,而是我们应该多陪伴他们,多关心他们,让他们觉得开心。还要用自己最真诚的心去感激他们。

TOP
288#

孝:孝是最具中国特色的,自古以来就有的传统,但“孝”在今日社会,似乎已是一个“过气”的词,人老珠黄般,逗不起众人的欲望了。而且孝不分年龄的限制,只要是父母的孩子就有义务和责任对他们尽孝。老莱子,春秋时期楚国隐士,避乱世于蒙山,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一次为双亲送水,进屋时跌了一跤,他怕父母伤心,索性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二老大笑。古稀之年还能如此,对父母的孝心可见一斑,孩子永远都是父母心头的念想,在外求学,父母都会嘘寒问暖,扪心自问,自己有没有做到关心父母的责任呢?天冷的是时候大哥电话给父母,提醒他们添衣保暖,尽管这些微不足道,但足以让他们觉得欣慰。

TOP
289#

孝行内涵之敬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是“孝敬”,要求子女对父母要怀有真诚的敬意,使父母感受生活的乐趣,保持愉悦的心情。相比于当代,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孝养”仅仅是满足父母的物质生活追求,这便与动物没什么差别了。于是,我们作为孩子,更应该对父母尽一份“精神赡养”。“孝子之事亲也,局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驾则致其严”,对于现实社会“养易敬难”的现象,“敬”更是体恤父母的不易与辛劳,同时这也是人性择善的秉性,是区别于动物,达到重敬之孝的认识,作为人我们都应该怀有这样一种感情。我们“养以致其乐,忧,哀,严“都是对父母深深的爱,是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是表达我们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TOP
290#

   孝行视野之仁

“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孝心便是仁心,子曰“仁者爱人”,这种爱先是从我们身边开始的,以此推及于一切人。“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当每一个人像对自己孩子,老人那样对别人的孩子老人时,那这社会就更和谐了,从小小的“孝”出发到大大的“仁”,见证的便是和谐社会。可是,这个过程需要的是现在从小小的“孝”出发。

孝是我们中华民族代代相传,乐于遵从的美德。它建筑在父母对子女的血缘基础上,是子女对父母养育之恩,久而久之产生相生相养的一种自然的敬爱之情,一种对父母爱的真情流露。古人“伯俞泣仗”,“彩衣娱亲”是对父母的孝敬,而现在当孟佩杰的孝传遍大江南北时,我想我们更多的是感动与反思。

TOP
291#

   孝行主张之谏

《记孝行章》中主张孝之“养则致其乐”,让父母觉得开心,保持愉快心情,不让父母担忧是孝的体现,这样一来可取的做法就是遵从父母的意志并做一些他们乐于见到并期望的事吧。但是,事实上,随着人们思想的进步更新,这也是越来越不可行的。孩子们通常把父母的言意归估于错误,代沟,这是父母对我们的宠爱,他们希望我们更好,却也不愿我们吃太多的苦,为我们忧心焦虑。但是,我们可以试着和父母建立一种新的民主的家庭关系。“事父母几谏”告诉我们应多与父母沟通,发现父母不对则微言相劝,与之协商,并告诉他们我们内心真正的想法。同时要恭敬的对待他们,可以忧愁。但不可以怨恨。从义,从道聆听父母的教诲领会父母的善意,劝谏父母的不对,从这样的民主和谐之道来解决好家庭的问题,也是一种孝

TOP
292#

     孝行关系之慈

伦理之道是人类社会人际关系的一大体现,中国作为文明大国,其伦理之道更由末已久。“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便是伦理的体现,上下, 长幼之序应规范,同时也意识着一种权利义务观念。孝是两个主体之间的关系,双方都有责任,有义务维护促进者一关系。“父慈子孝”是孝关系中的关键,孝敬父母更是建立在父子和谐关系的基础上,父母慈爱,疼惜子女,是对子女的爱与尊重。而作为晚辈,也应当自主自立,担当责任,孝敬父母是我们与生俱来的责任,但是孝更应该在人格平等的基础之上。

TOP
293#

  时代说孝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在中华大地上生生不息,是中国话文明里最朴实,真诚的一笔。古人以孝引仁,以仁推治。“孝”是“仁之本”,“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不但带来了家庭和睦,也带来了社会安定,和谐。当然,在历史的发展历程中,孝曾被束缚人性的父权,封建观所蒙蔽,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糟粕最终将被剔除,同时也产生着新问题。但是正真的孝符合人性,社会性的基本道德规范,是具有超越历史时空而存在的意义,而面对传统的批判与改造,最终只有结合本民族的本国的实际来判断,而其中有家庭到社会的人类之爱,是适合于人类发展的所有阶段,更是我们人人都有责任努力发展的方向。

TOP
294#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这是二十四孝中的一个小故事:亲尝汤药。除此之外,还有孝感动天、啮指痛心、百里负米等等,古人的孝心感天动地,流传千古,也为我们提供了榜样。

孝即赡养、尊敬,不仅要孝顺自己的父母,还要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孝是一种习惯,需要我们在生活中时时践行,大同的社会不也是很温馨的吗?

TOP
295#

是中华文化传统提倡的行为,指儿女的行为应尊重父母、家里的长辈以及先人的良心意愿,不至于行差踏错而使他们蒙羞,是一种稳定伦常关系表现
TOP
296#

我相信每个人都知道中华民族有着千千万万的优良传统,而其中有一个是最为重要的,‘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这句简简单单的诗句就反映出了这个优良传统——孝顺。

孝顺是什么?孝顺是太阳,给人带来温暖;孝顺是大山,给人带来依靠;孝顺是宝石,是一笔财富。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屹立在世界东方的一张名片。‘百善孝为先’这句不知流传了多久的谚语,至今仍被人们所津津颂道。正如孟子所说的‘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充分说明了孝顺的重要性。可在如今的社会有的人却连禽兽也不如。

TOP
297#

孝,我感觉对父母的孝,不需要作出很大的壮举,也不需要给他们很多很多的钱,对父母有孝心,就要让他们高兴,只是生活中细节的体现,如果在家的,经常帮帮父母,多和他们谈谈心里话,让他们感到不寂寞,感到有儿女的陪伴,如果在外边的,要经常给家里打个电话,告诉他们你很好,不会让他们担心,不会让他们有负担,告诉他们你生活得很好,其实就是生活得细节了。
TOP
298#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父母给我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做到了老有所养小有所依应尽的责任与义务,维持了一个家庭基本的和谐。父母含辛茹苦的把我们抚养长大,我们应该有一颗感恩的心,在平时的生活中做一个孝敬父母的合格的当代人。
TOP
299#

“笑声惹情也生情,有孝方知家中暖,无孝怎知人间情。”正是那聚首的欢笑,离别的忧伤,让我倍加珍惜亲情的可贵。上大学了,离家远了,但爸妈对我的关心也更多了,担心我吃不好,穿不暖,学习有压力……每次打电话,他们总让我照顾好自己,家里一切都好不用挂心,可我分明知道,爸爸的肩周炎又犯了,疼的他连转头都难,妈妈们天都要加班到很晚,只为那每月2000多块钱——我们的生活费。爸妈把我们拉扯长大,他们却在一点点苍老,我们就应当好好努力,孝顺父母,不说给他们多少物质上的弥补,只为让他们安心,不在为我们担忧,凭添几根白发。
TOP
300#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孔子说:“父母的年纪不可不知道。一方面[因其高寿]感到喜悦,一方面[因其高寿]感到担心。”在孔子以后的儒学发展中,曾子可以说是儒家孝理论的集大成者。孔门中曾子不仅以其孝著称,而且在孝道理论方面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方面都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孝道思想。曾子思想以孝为核心,开创了儒家的孝治派.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