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33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八、真诚孝亲 [复制链接]

16#

每个赤诚的孩子都曾在父母面前许下“孝”的 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定成功,功成名就,衣还锦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可惜人们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不堪一击的脆弱。有些事情在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上有许多东西我们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无法弥补!因此,要趁着能够尽孝道的时候,尽自己最大努力孝敬父母。
TOP
17#


孝,就是对长辈好,每个人都知道父母给了我们太多爱,心里头总想着要好好回报他们。但最后能真正做到问心无愧的孝的又有几个啊。谁说不是呢。哪家的孩子不是让父母整天担着心养大的,调皮的,愚笨的,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啊。都说哪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子女,就没人说哪有子女不爱自己的父母。父母给我们很多爱,养育我们真的很不容易。也许我们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等我们老了,你会做个孝子吗”。那时你肯定的说“会”了吗,无论如何,就让行动证明你的孝吧!!!

TOP
18#

在读了中华十大义理总关于孝的文章,我不禁受益匪浅。

  孝”:孝心、孝敬、孝道。中华民族崇尚祖辈传承理念。主要是对父母、长辈之“孝”,强调长幼有序。孔子首创私学,把“孝”放在教学首位,说“孝”是道德的根本。“孝乃德之本”,“百善孝为先”。人们往往把“孝敬父母”与“报效祖国”对立起来,认为“忠孝不能两全”,甚至贬低“孝敬父母”。这是误区。其实“孝敬父母”与“报效祖国”二者都光荣。二者可以统一,也应该统一。忠孝可以两全。个别人受条件限制不能统一,也是有的,但不能因此而泛化。我们要把二者尽量统一起来,既尽到“报效祖国”之“忠”,又尽到“孝敬父母”之“孝”。这是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传统美德父母哺育我们成人,付出了常人无法比拟的爱,受尽了千辛万苦,这种恩情比海深,怎能是一个母亲节、父亲节送给父母礼物所能取代的。我这里所说的不是节日不能给父母礼物,节日里略表谢意是应该的。但现实中许多人行孝都只是形式,这样就让我们意识到关心和孝敬父母不是一两个节日就能体现的,不是让父母吃顿“感恩餐”就解决的,也不是送一些礼物就能代劳的。孝应在心,孝应在行,孝在生活的点点滴滴。

  父母为了儿女操劳了一生,我们应该常怀有一颗感恩的心,让孝体现在平时,让孝体现在每时每刻。行孝不仅仅是物质上给予父母,在精神上应该满足父母的精神需求。平时多回家看看,忙碌的时候给父母打个电话问候一声,一句慰心的问候,一份真切的情意,父母就很满足了。他们不在乎我们物质上孝敬的多少,只要让父母的心灵得到一种慰籍,就是最大的孝。对待父母不要老说“等我有钱了怎么样孝敬您,等我有时间了去看您”,父母不会在原地等我们,他们也没有更多的时间等我们,他们等不起我们呀!这就需要我们认识到,老人在精神上的寂寞是任何物质不能取代的,所以就不要在让老人等我们了。你往往对老人付出一分的爱,老人回报你的是十分的爱。时常与父母见上一面,说上一句话,时常想着父母,时常联系父母,在父母心中就是最大的安慰和孝顺。

TOP
19#

孝”应用家庭之中,指子女对父母长辈的行为态度。人生在世,在家要尽“孝”,为国要尽“忠”,“忠孝”不唯要求仁人君子做到,一般人也应做到,它是处理家庭和国家关系的基本原则。在处理家庭关系上,孔子强调两个字“孝悌”,孝指对父母孝顺,悌指敬爱兄长。孔子认为“孝悌”是做人的根本,其弟子有若也认为“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儒家经典《中庸》认为:“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孔子认为孝亲不仅要保证对父母物质上的供养,更重要的是要有恭敬之心、仁爱之心,在父母面前要保持和颜悦色,听从教导。孔子说:“至于犬马,皆能养,不敬,何以别乎?”(《为政》)

     “忠孝”思想,是处理家庭和外事的两大准绳,君子躬行之,则家和国兴,小人违反之,则家败国破,千古不易之理。

TOP
20#

孝的真谛  
报父母恩  
父母的恩惠列为十恩∶  

(一)怀胎守护恩  
(二)临产受苦恩  
(三)生子忘忧恩  
(四)咽苦吐甘恩  
(五)回乾就湿恩  
(六)哺乳养育恩  
(七)流濯不净恩  
(八)远行忆念恩  
(九)深加体恤恩  
(十)究竟怜悯恩  

父母恩如此的重大,我们应该怎样报答呢?儒家说∶"大孝终身慕父母",即是说,孝亲不单是生前尽  
孝,死后祭之以体也是孝道的延伸。但世俗尽孝的方法只是让父母获得物质与精神上的满足。我们除了  
要时时奉养父母外,内心必须存著"恭敬",正如孝经上所说∶"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  
其乐,病则致其忧,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  
佛经中常说∶父母即是家中佛,天地鬼神都比不上双亲尊贵,父母之恩既深且广,为人子女,要报答亲  
恩,除了善事父母,受敬父母之外,还要经常为父母为父母供养三宝,诵经念佛,为父母布施修福,并且劝父母念佛修道,脱离六道轮回,往生弥陀净土,帮助父母早日了脱生死,速得无上正等正觉,这样,才是究竟之道。
TOP
21#

丝丝白发儿女债,历历深纹岁月痕。父母为我们付出了太多太多,母爱如川,万古奔流;父爱似柏,万代长青。羊有跪乳之恩,鸟有反哺之情。对于日渐垂暮的父母们来说,能否锦衣玉食已变得不重要,重要的是儿女们对他们的关爱。无须乘鹤后的风光大殓,也无须弥留时的痛哭流涕。在此刻,一个小小的礼物、一声简单的问候,便足以令他们感动许久。“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也正如孟子所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TOP
22#

百善孝当先!!

孝的真谛  
报父母恩  
父母的恩惠列为十恩∶  

(一)怀胎守护恩  
(二)临产受苦恩  
(三)生子忘忧恩  
(四)咽苦吐甘恩  
(五)回乾就湿恩  
(六)哺乳养育恩  
(七)流濯不净恩  
(八)远行忆念恩  
(九)深加体恤恩  
(十)究竟怜悯恩  

父母恩如此的重大,我们应该怎样报答呢?儒家说∶"大孝终身慕父母",即是说,孝亲不单是生前尽  
孝,死后祭之以体也是孝道的延伸。但世俗尽孝的方法只是让父母获得物质与精神上的满足。我们除了  
要时时奉养父母外,内心必须存著"恭敬",正如孝经上所说∶"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  
其乐,病则致其忧,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  
佛经中常说∶父母即是家中佛,天地鬼神都比不上双亲尊贵,父母之恩既深且广,为人子女,要报答亲  
恩,除了善事父母,受敬父母之外,还要经常为父母为父母供养三宝,诵经念佛,为父母布施修福,并且劝父母念佛修道,脱离六道轮回,往生弥陀净土,帮助父母早日了脱生死,速得无上正等正觉,这样,才是究竟之道。  

TOP
23#

孝亲颂
  当我赤裸裸,来到这个世界!
  体重不到十斤,身长仅有一尺!
  不会说话,不会走路!
  衣食住行,大小二便!
  都没有办法,自己料理。
  在襁褓中,只能哭泣;
  用来表达,我的心意。
  这时我的父母,他们用;
  无限的爱心,无限的辛苦;
  无限的心血,无限的期盼;
  一切的一切,无限的无限;
  哺育我,抚养我,教育我,培植我;
  使我健康,使我茁壮,
  使我幸福,使我快乐,
  我的一切,都是父母的恩赐。
  真的!
  爸爸妈妈给我的慈恩,
  远比天高,更比海深。
  真的!
  看羊儿跪下吃奶,看乌鸦反哺父母。
  真的!
  孝心是一切动物,天性的光明,
  孝心是宇宙人间,永恒的真理。
TOP
24#

慈母严父,一对最经典的父母形象,母亲的慈爱父亲的严厉,都饱含了对子女的深爱。所以当你学习,工作,生活当中出现懈怠时,多想下父母的期待和期望吧,虽说你的学习是为了你自己以后的人生,但是又何尝不是为了你伟大的父母呢。

TOP
25#

父母的大爱是无言的,孝敬父母不需要节日的仪式,平时要把孝融入到生活中,从小培养常有一颗感恩之心,常有爱孝究竟包含了什么样的伦理义务?有的学者通过分析认为,主要是养亲、敬亲、悦亲、谏亲、念亲、显亲、继志述事、尽职尽忠。还有的学者提出了行孝八法/FONT>养亲、关亲、敬亲、顺亲、礼亲、谏亲、光亲、延亲。孝体现着如下三种人文精神/FONT>感恩、仁爱、责任。新型孝道不仅要继承这些基本精神,而且还应该包含平等、自由、人权等现代精神,这样才能得到当代年轻人的认同。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

百善孝为先”,父母哺育我们成人,付出了常人无法比拟的爱,受尽了千辛万苦,这种恩情比海深,怎能是一个母亲节、父亲节送给父母礼物所能取代的。我这里所说的不是节日不能给父母礼物,节日里略表谢意是应该的。但现实中许多人行孝都只是形式,这样就让我们意识到关心和孝敬父母不是一两个节日就能体现的,不是让父母吃顿“感恩餐”就解决的,也不是送一些礼物就能代劳的。孝应在心,孝应在行,孝在生活的点点滴滴。

父母为了儿女操劳了一生,我们应该常怀有一颗感恩的心,让孝体现在平时,让孝体现在每时每刻。行孝不仅仅是物质上给予父母,在精神上应该满足父母的精神需求。平时多回家看看,忙碌的时候给父母打个电话问候一声,一句慰心的问候,一份真切的情意,父母就很满足了。他们不在乎我们物质上孝敬的多少,只要让父母的心灵得到一种慰籍,就是最大的孝。对待父母不要老说“等我有钱了怎么样孝敬您,等我有时间了去看您”,父母不会在原地等我们,他们也没有更多的时间等我们,他们等不起我们呀!这就需要我们认识到,老人在精神上的寂寞是任何物质不能取代的,所以就不要在让老人等我们了。你往往对老人付出一分的爱,老人回报你的是十分的爱。时常与父母见上一面,说上一句话,时常想着父母,时常联系父母,在父母心中就是最大的安慰和孝顺。

TOP
26#

敬老、爱老、助老、养老,从来都是上合天理,下合人伦的事情。古人把以孝为先当作修身齐家的核心。孔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父母老了,也许不能再劳动了,成了单纯的消费者,但父母绝不是白吃饭。我们现在所拥有的良好生活条件和优越的工作环境,都是包括父母在内的整个社会创造的。乘凉不忘栽树人,吃水不忘挖井人。给父母尽孝,是对父母抚育之恩的回报。在父母的抚养下,子女长大成人了,也能够自食其力了,而父母却在逐渐年老体衰,逐渐丧失劳动能力和生活能力,这时,敬老爱老,赡养父母也就成了子女们义不容辞责任。

其实,在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许多老人在经济上并无多大困难,不仅无需子女予以经济上更多的资助,条件好的老人反而还会给子女一些生活上的补贴,他们最需要的是精神上的安慰,是子女真正尊敬,爱戴他们的那片孝顺之心。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儿女们主观上并无不孝之心,却不会体贴老人,不会尽孝。有的老父老母病在床上好多天了,也不及时送医院诊治,甚至有时间与朋友喝茶、打牌,却无暇探望父母;有的只图自己舒适快乐,不思父母冷热苦辣;有的只要父母照顾,很少想到如何体贴父母,父母稍微照顾不周,不是生气、顶撞,就是摔盆砸碟,更有甚者,动辄离家出走,任凭父母气得顿足捶胸也无用;有些人在父母在世的时候不懂得孝顺,总是在父母去世后,才悔不当初,责己不已,但为时已晚。

TOP
27#

孝是最具中国特色的精神。中华孝道的内涵是:赡养父母长辈;敬爱父母长辈;继承父母之志;祭祀祖先,承袭祖先之德;事亲以礼;不自取其辱,不轻生毁己,以免危及父母;从义不从父,从道不从亲。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是对长辈的无条件服从,对晚辈的权利与人格的不尊重,尊卑观念严重,男尊女卑现象突出,必须根据仁、义、智、毅的原则进行纠正。倡导的精神,可以养成中华民族践行孝道的民族品格

从古代到现在孝的故事比比皆是。汉董永,家贫。父死,卖身贷钱而葬。及去偿工,途遇一妇,求为永妻。俱至主家,令织缣三百匹,乃回。一月完成,归至槐阴会所,遂辞永而去。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董永,相传为东汉时期千乘人,少年丧母,因避兵乱迁居安陆。其后父亲亡故,董永卖身至一富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上工路上,于槐荫下遇一女子,自言无家可归,二人结为夫妇。女子以一月时间织成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赎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荫,女子告诉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帮助董永还债。言毕凌空而去。因此,槐荫改名为孝感。 葬父贷孔兄,仙姬陌上逢。织缣偿债主,孝感动苍穹。
    
父母辛苦把我们养大成人,他们为我们付出了许多,但是折中付出却是不需要回报的,他们只要看到自己的孩子一切平安顺利就很开心了。父母为我们坐了这么多,在他们晚年的我们都还不能好好关心他们照顾他们,给他们的后半身与欢乐,那实属不孝。我们要尽我们最大的努力给父母带来欢乐。

孝敬父母其实很简单,简单到贯穿我们生活的点滴中,就看我们是不是有心的孩子,是否愿意去做,在家中,父母叫唤我们时,应该一听到就立刻回答,不要慢吞吞的答应。父母有事要我们去做,要赶快行动,不要借故拖延,或者懒得去做。父母要我们学好而教导我们时 ,必须恭敬而不可随便,要将话听到心里。我们犯错了,父母责备我们,应当顺从并且承担过失,不可忤逆他们,让他们伤心。
TOP
28#

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于孝的规矩很多,记得第二贴里有篇《弟子规》,看了不由头大:条条规矩逐一看去,我做到的寥寥无几。子女对父母尽孝天经地义,但孝的形式,例如刚才提及那篇三字经句式、读来朗朗上口的“子女生活准则”,我实在不敢苟同。孝的规矩应该划分到礼的范围里,礼是由心中真情实感而成,用以将心意传达于人,而不是依靠礼来形成人的情感。因为孝,生出了孝的礼节,而时间久了,这些礼节又被用来做规矩,好似遵守了这些规矩便实现了孝,好似这些规矩能给人生出血浓于水的情感来。孝须个诚字,还是袁采说得实在:“人之孝行,根于诚笃,虽繁文末节不至,亦可动天地,感鬼神。”我还是学生,没有赡养父母的经济能力,也没有把《弟子规》条条做到的那个勇气,但我爱我的父母,心存牵挂,照顾好自己、时常联系免他们操心,顾及他们的健康和生活,这些不敢说就是孝,但至少自己尽了心。
TOP
29#

人当饮水思源,而我们拥有一切的开端来自父母的恩赐。百善孝为先。对于父母的恩赐,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孝道。作为大学生的我们,不可能常伴父母膝下,但我们同样可以尽孝道!努力学习,不让父母为自己的前途担忧,时常给家里打个电话,报个平安、问候父母,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做的。

TOP
30#

常言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均奉行“百善孝为先”的准则,古人说“以孝治天下”,孝顺是我们中华民族文明延续的根本,也是所有人都应该遵循的美德。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