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1213141516171819 / 1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十、忠孝一体 [复制链接]

241#

本章节的主题是“忠孝一体”,其中“子曰:“爱亲者,不敢恶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孝经·天子章》)谈到不仅要尊重、孝顺自己的亲人,而且也要善待别人。老人和小孩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需要人们格外的关怀和爱护。当今社会,儿童理所当然地被很好的保护和宠爱,但是老人却没有得到同样的关注。老人不仅在家庭中不被重视,在社会上还常常遭到歧视。如果一个儿童和一位老人同时跌倒了,我相信更多人会先关注儿童而不是老人。现代社会对老人的保障制度和养老制度还不够完善,老人的社会地位也不高,更难拥有自己的话语权,单纯的以法治要求人们敬爱老人是不够的,需要结合德化,将我国古代孝敬老人、尊重长者的优良传统传承下去。
TOP
242#

孝与忠是两个不同层次与环境的关系,本不存在本质的对立,孝是家庭,子女与父母见的生养关系,而忠是朋友之间,君臣国家之间的关系,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家,虽然你对于国家而言只是一个奉献着,一个建设者,但是对于家庭而言,你就是这个家里的一起。这个家庭会因为你的存在与否而存在,自古以来的忠孝两难全对于一个人而言却是是非常难以抉择的,对于自己这种小人物而言,是很难做出来为国家而奉献自己的父母家人的。在家庭一切安好的情况下,自己才有心思为国家做贡献
TOP
243#

自古有“忠孝不能两全”的说法,如西晋李密作《陈情表》上书曰:“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臣无祖母,无以至今;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说忠孝难两全,希望回家照顾自己的祖母以报祖母的养育之恩。但我认为对于忠孝的看法不能一概而论,忠孝本就是一体的,一个人如果不能对自己的父母尽孝,那怎会对国家尽忠?尤其是现在这个社会,忠孝并不是冲突的,一个有道德的人一定是在家孝顺父母,在外忠于国家,力所能及的为这个社会做贡献的人。
TOP
244#

中国有句古话,谓“忠孝不能两全”。其实,用现在话来讲,“国是大的家,家是小的国”。家与国在道德路径上本来就是一致的,用儒家的话来讲,是“体用一源,显微无间”的。此中,分别来讲,国是显,家是微;只作一个时,两者所要求的忠与孝都是中国民族美好的道德德目。孝是走向忠的出发点,忠是孝的必然归宿。从孝出发走向忠,就完成了个人道德的自我完善,也是实现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对国尽忠,对父母尽孝,这是不冲突的。
古人讲:“退家则尽心于亲,进官则竭力于君。”(《张敝传》)所处的环境不同,所被要求展现的德目自然不同,这要求为人需要灵活应对,不可死守一方。正如孔子所讲:“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论语·子罕》)
TOP
245#

  忠孝本一体,无非是良知。王阳明的《传习录》中写道:“盖良知只是一个天理自然明觉发见处,只是一个真诚恻怛,便是他本体。故致此良知之真诚恻怛以事亲便是孝,致此良知之真诚恻怛以从兄便是弟,致此良知之真诚恻怛以事君便是忠。若是从兄的良知不能致其真诚恻怛,即是事亲的良知不能致其真诚恻怛矣;事君的良知不能致其真诚恻怛,即是从兄的良知不能致其真诚恻怛矣”
  这里所谓的“忠孝仁义”都是随事而立的“假名”,推原到底无非是一“良知”。这良知体现于父子之际就是“孝”,体现于君臣之际就是“忠”,并非有个确定的、具体的可谓“忠”“孝”的道德规范。良知如何求?就要在事亲、事君之时回归到本心的良知,这个过程不是简单地凭良心做事,而是要在做事时调动内心深处的真实无伪、充沛无阻生命情感。这种生命情感就如同慈母见到自己受伤的爱子时那种心情,其状态是沛然的、生动的、不假思索不可抑制而浑然天成的。将这种生命情感的调动到极致便是“一体之仁”,即在内心的状态中突破了人与我的界限。他人的苦痛如在我心,他人的快乐如在我身,天下有一人不得其所,就是我的责任,恨不能立刻伸手救助。
  再回到“从兄”“事亲”“事君”上来,在事亲上做得好,但不能推之于其他,这说明他没有体会到事亲的道理根本上来自于内心的良知,要么是做了个样子,要么拘泥一处一事,而不能推广到处处事事,最终会错过证得“一体之仁”的机会。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是父母孝子,但却是社会恶徒;有的人厚于外人而独忍于父母,因为他们只执良知的“一端”而错过了良知的“全体”。
  从此节我又想到,阳明心学也是适合当代中国人的儒学。近年的国学热,虽然不乏导人向善的真知灼见,但更多的是“莠说”。教孩子跪在地上敬茶、给父母洗脚,是为蒙学。教女人顺从丈夫,打不还手,是为女学。但,试问未敬茶时孝在何处?挨人打骂时如何忍得?其实忍不得才是人之常情,强行忍或者强行做,就不是由发白内心深处的真实情感。而心学则不在外头讲仪节,只在心上立是非。你敬茶时没有“敬”,就不是真孝,而是扮戏子。你心里真有敬,那就自然得体,即便小有过差,那也是孝。
  更为可贵的是,他最终的目的不是要你学个事亲事君的理来当个“忠臣孝子”,而是通过体会“忠臣孝子”之理来发现良知,使自己的良知来做主宰,忠与孝的统一于内心的良知,本质上都是对自己良知的遵从,即便忠孝在形式上、结果中有时难以两全,但其内在动机都是统一的,这边是我对忠孝一体的理解。
TOP
246#

提到赡养父母,我不由自主的想到这句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句话出自汉·韩婴《韩诗外传》原文是:皋鱼曰:吾失之三矣:少而学,游诸侯,以后吾亲,失之一也;高尚吾志,间吾事君,失之二也;与友厚而小绝之,失之三矣。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得见者、亲也。吾请从此辞矣。意思是叹息是皋鱼在父母死后有感而发的。皋鱼周游列国去寻师访友,故此很少留在家里侍奉父母。岂料父母相继去世,皋鱼惊觉从此不能再尽孝道,深悔父母在世时未能好好侍床,现在已追悔莫及了!
皋鱼以“树欲静而风不止”,来比喻他痛失双亲的无奈。树大不喜随风摆动太多,否则便枝歪叶落;无奈劲风始终不肯停息,而树木便不断被吹得摇头摆脑。风不止,是树的无奈;而亲不在则是孝子的无奈!
因为这缘故,后人便以“风树之悲”来借喻丧亲之痛。 我深受这句话的影响,很深,很深。个人认为自己是个懂得孝敬父母,绝对会赡养父母的人,所以也想告诉每一个和我一样的孩子,好好的对待你们的父母,不要拒绝义务和责任而不赡养父母,他们是你最最亲的人啊!更不要上演“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剧。现在独生子女很多,父母把我们看做生命和爱的延续,我们怎能辜负他们。换位想下有天我们也会成为父母,假如你的孩子和你一样,你会怎样,也许你会找很多借口理由说你要丁克或者不婚,那是你的选择,但是人的选择也是会改变的,即便你做到了,那也是极个别,你生长中国这样的一个被传统文化熏陶了几千年的历史大国,你保证了你自己的“选择”,你是改变不了整个社会的主流人们所向的,所以不管我们愿不愿意,赡养父母是义不容辞的。
TOP
247#

尽管一直都有自古忠孝两难全的一种说法,但是这其实是一种对我们的孝的一种偏见的不全面的一种理解,一个人的孝与对这个社会的忠是没有冲突的,一个能尽孝的人,必定能够在自己的国家中尽忠,他能履行孝道必定是明白正道,明白真的孝是什么,同时人有两个家,是自己的个人的家庭,另一个则是我们的国家,我们是一个家族社会,国家是由一个个的小家来组成的大家,我们在对小家进行孝道的同时,也要学会对大家之中进行孝道,那演化一下便是忠道,因此忠与孝是不冲突的,是一体的,没有界限。忠孝一体,家国同构便是最好的一种诠释,我们个人的成就是在社会之中实践的,因此我们最终要落到社会之中,我们在小家之中孝德的进行是一种学习,知道孝德的真谛,在这其中实行的孝道也是浅层的初级的是要受到社会的规范的,我们的学习成功最终是要回归到社会之中的,为社会这一个人类大家族服务的,因此我们有时看起来不孝的行为其实只要符合社会规范符合忠的定义那边也是孝
TOP
248#

都说自古忠孝难两全,放在古时确实可以这样认为,但如今世界已经发生了变化,我们处于和平时期,我们既可以穿上军装报效祖国,也可以在父母身边让他们安享晚年,随着时代的变化,一切的定义都在变化,唯一不变的是我们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道德观念和意识
TOP
249#

忠孝真的不能两全吗?忠,乃效国中精忠报国的贞节;孝,乃治家中的事亲敬老之德操。而“忠孝两全”则是一个接近尽善尽美的概念,在大多数人看来是很难做到忠孝两全的。有时,顾小家而难以尽忠于国之大家,尽忠于国而难以顾及于家之小家。然这两者的关系难道不是相通的吗?国是大的家,家是国之小家。“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爱家而爱国,是我们应尽的责任担当;然对国尽忠,就是爱家之能为,我们的国家变得越来越好,小家才能真的好。尽忠于国者,必能尽其家中之孝;尽其爱亲之孝,方能达致效国之忠。
TOP
250#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有子认为,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样的人是没有喜好造反的。人们常认为认为忠孝不能两全,但在儒家的思想观念中忠孝却是一体的。忠是以孝悌为前提,孝悌是以忠为目的,二者互为表里。孝悌之人也必定为忠义之人,只有忠于家才能忠于国。
TOP
251#


子曰:“爱亲者,不敢恶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孝经?天子章》)
译:孔子说:“爱自己亲人的人,就不会厌恶别人;尊敬自己亲人的人,也不会怠慢别人。以亲爱恭敬之心尽力地侍奉双亲,而将德行教化施之于百姓,使天下百姓遵从效法,这就是天子的孝道呀!
有的人在跟别人交往时总是一副十分随和友好的样子,但是对自己的亲人却辱骂,甚至拳脚相加,这样的人其实对别人的好也是伪装出来的,因为他都能对自己的亲人做到这份田地,更何况对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呢。看一个人,其实就要看他对家里的亲人,特别要看是否对行动不便的老人是否尊敬,有耐心,因为这些足以反应出他是否有孝心,是否有优良的品格。对自己的亲人好的人当然对别人也不会太差。
TOP
252#

俞可平教授曾说过中国人为何天经地义地认为,“小我”要服从“大我”,“小家”要服从“大家”,私人利益要服从公共利益?这不仅仅是一种价值观的倡导,更是一种制度性的结构。其中一种重要的传统制度,便是丁忧。
尽管自古以来一直都存在着忠孝两难全的这样一种说法,但是在我看来这其实是一种对我们的孝的一种存在偏见的不够全面的一种理解。我们要意识到“家国同构”,忠孝一体。
一个人的孝与对这个社会的忠是没有冲突的,一个能尽孝的人,必定能够报效祖国,在自己的国家中尽忠的人,他能履行孝道必定是明白什么是正道,明白真的孝是什么。同时我们要意识到人有两个家,一个是自己的个人的家庭,另一个则是我们的国家,我们是一个家族联系构建起来的社会,国家便是由一个个的小家来组成的大家,我们在对小家进行孝道的同时,更是要在这一个过程之中学会对大家进行孝道,这一份孝道演化一下便是忠道,因此忠与孝是不冲突的,是一体的,没有界限。忠孝一体,家国同构便是对此最好的一种诠释,我们每个个体的成就是在社会之中实践才获得的,因此我们最终要落到社会之中,我们在小家之中孝德的进行是一种学习实验,以便来获取对孝德的真谛认知,在小家之中所实行的孝道也是浅层的初级的是要受到社会的规范的,要服务于大家的一种孝道。我们的学习收获最终是要回归到社会之中的,为社会这一个人类大家族服务的,对大家进行一种回馈的,因此我们有时看起来不孝的行为那仅仅不过是一种只顾于个体利益而忽视群体的错误认知,其实只要符合社会规范符合忠的定义那边也是孝。
TOP
253#

针对“自古忠孝不能两全”的说法,我始终保持否定态度。“自古忠孝两难全”指的是效忠国家和孝敬父母不能同时顾及。我国统治者自古以来都在大力宣扬“孝道”,主要是在于“孝”是人性所致,动物尚且有反哺之情,更何况是人?其次统治者倡导“孝”也是在顺应着我们的人性来彰显决策的正确性。按常理来说,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应该倡导“忠”,为何将“孝”推崇至如今地位呢?其实主要在于改朝换代、掠夺政权本身都是通过“叛乱”得来的。比如,商朝、西汉、明朝的建立等等。刘邦灭了秦国才得以建立起西汉,如果倡导“以忠治国”,何以颜面面对秦朝呢?所以,正是由于很多王朝的前身在“忠”的方面都是名不正言不顺的,所以统治者不会大力倡导“忠”。但是“孝”却是无论何时都被世人所认可,那么为了让“忠”与“孝”搭上关系,就开始倡导“忠孝”。
       换成我们当代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工作与家庭的平衡。兼顾家庭就要做出取舍,舍弃一些工作时间去陪伴家人。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呢?家庭成员的时间和个人的工作任务都是不可控因素,很难两全。所以我们只能减少对物质的追求欲。《道德经》曾言:“少则得,多则惑。”钱是永远赚不完的,但是家人正在慢慢老去。花更多的时间去陪伴父母吧!不要忙忙碌碌终其一生却忘记最珍贵的其实就在身边!
TOP
254#

先学会爱自己,然后才可以更好的爱别人,爱父母。对于孝,最低要求是爱护好自己,不让父母操心,最高要求是立身扬名,以显父母教养的德行。孝顺父母的孩子都会让人感动和佩服!立身行道是前提。人正,则对父母必是孝,对国家必是忠,对友必是义,对妻子必是爱。人不正,一切免谈已!
想起《孝经》:“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是孝之始;“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是孝之终;主张孝要“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
天子之孝:“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诸侯之孝:“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卿大夫之孝:“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士阶层的孝:“忠顺事上,永保爵禄”;庶人之孝:“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
TOP
255#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

“入则孝,出则弟”强调了孝道和弟道的重要性。中国传统文化中,孝道是一种最基本的伦理道德观念,指的是对父母的尊敬和孝顺。而弟道则是对兄长的尊敬和顺从。这两种道德观念强调了对家庭成员的尊重和关爱,体现了儒家文化中家庭伦理的重要性。“谨而信”强调了谨慎和诚信的重要性。谨慎指的是做事情要小心谨慎,不轻率行事;诚信则是指言行要真实可信,不欺诈他人。这些都是儒家思想中非常重要的品德观念,强调了个人修养和道德操守的重要性。“泛爱众,而亲仁”强调了广泛地关爱他人和亲近仁德的重要性。儒家思想强调了仁爱之心,认为人们应该广泛地关爱他人,而仁德是儒家思想中最重要的道德观念之一,强调了人们应该具备仁爱之心,关心他人,助人为乐。“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强调了在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之外,还要有学习的精神。在儒家思想中,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不仅是为了提高自身的素养,更是为了造福他人,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