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1011121314151617 / 17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华义理:国学的核心学科 [复制链接]

196#

国学的核心学科有三门:即中华义理、中华文学、中华历史。"国学"一词,古已有之。《周礼·春官宗伯·乐师》言:"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礼记·学记》又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国学"在中国古代,指的是国家一级的学校,与汉代的太学相当,此后朝代更替,"国学"的性质和作用也有所变化。
TOP
197#

        一般来说,国学主要是指以中国古典典籍为载体,表达中华民族传统社会价值观和道德伦理观的学术体系。国学既然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那么无疑也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这些当然是属于国学范畴,但也可以说是国学的外延了。于今而言,则正是对传统文化在今日中国乃至世界多元文化中的重新定位。
TOP
198#

中华义理 国家的核心学科,但是现在的素质教育却往往忘记了这一个道理,没有义理何以继承传统文化经典的内在意义
TOP
199#

这个中华义理论坛的开设很有必要,我们总说世风日下,怎么没看到许多人的默默坚持呢?
这就是我们彰显社会正能量的阵地!
古人留下的中华义理值得每个中国人深深学习,并加以自身深化。
中华义理作为国学的核心,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的,是值得整个社会大力提倡的。
作为一名中国人,我将在实践中践行,以正确的方式打开真善美。
TOP
200#

“贤人圣人之理义非它,在乎典章制度者是也!!觉得也比较实用与现在社会的生活!
TOP
201#

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

中华义理的教育缺失我想和现在社会整体的价值追求有关。在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快,人人忙着生活,忙着工作,忙着赚钱,这是一个用金钱来衡量一个人的功利的社会,这是在经济快速发展中呈现的最明显的问题。我们也许想要去扶倒在地上的老人,但是我们怕惹上麻烦,我们都存在着这样的心思,所以,没有人勇敢的站出来。物质追求至上的价值导向使得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使得社会信任危机加重。面对这样的社会,小孩子也是被教育要好好学习为了将来能有个好工作,能挣钱。在将人看成是工具的现在,作为国学的核心学科——中华义理的传承显得是很重要和迫切。
TOP
202#

中华义理是国学中最为重要的学科,是国学的核心,是国学的灵魂。如果缺 乏中华义理,国学就丧失了自己的灵魂。近现代中华民族的危机,最大的危机而且是最难于克服的危机就是文化危机。文化危机最主要的表现是中华文化丧失了在中华民族中的主体地位,儒家文化找不到自己的定位,孔子思想失去崇高的地位。我们必须明确中华文化的定位,明确儒家文化的定位,明确孔子思想的定位。中华民族以中华文化为主体,中华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体,儒家文化以孔子思想为主体。在中华文化这棵大树上,儒家文化为主体,是大树的根系和主干,道家文化是主干上的一大分枝,佛家文化是由印度佛教文化嫁接在儒家文化主干上的另一大分枝,其余墨家、法家、农家、兵家、阴阳家、纵横家等思想派别,都是儒家文化这一主干上更细小的分枝。
TOP
203#

明礼诚信"中涉及到中华美德的三个"德目","礼"、"诚"、"信"。 突出诚信,是公民道德规范体系的时代特色。诚信建设,要从开发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资源当中,去寻求智慧。诚信,是儒家道德体系的基础,诚者,天之道;思诚,人之道。诚,是真实无妄,是道德的根本,是人间之常道。信,是重诺守信,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宁。诚信之道,是求真务实之道,是人、集体与国家尊严的体现,是"立人之道","立政之本",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黄金律。要极大地提升公民对诚信品德的认同度,要建立维护与建设诚信的相关制度,以营造当代中国诚信之道。正是因为诚信如此重要,党和政府才明确提出,公民道德建设要以诚信为基础。
TOP
204#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其中的义理大有学问,它是普遍皆宜的道理或讲究道理的重要学问,它蕴含的意思有:普遍皆宜的道理或讲求经义、探求名理的学问。《礼记·礼器》“义理,礼之文也。”汉指经义名理。《汉书·刘歆传》“及歆治《左氏》……由是章句,义理备焉。”宋后,称讲求儒家经义,探究名理的学问为“义理之学”。
TOP
205#

        中华义理经典是我国几千年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核心价值的体现,这些经典记录着民族基因中的最高智慧,需要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去学习、传诵、发扬光大。当今时代,物质的发展日新月异,而人们往往忽视了人的深层次教育,其实,社会的进步、物质的丰富,都离不开人自身内涵的充实。无论是过去,还是今天,特别是今天,和谐社会的构建,更加呼吁我们每一个人去经典中学习圣贤们伟大的思想,懂得“真善美”,摒弃“假丑恶”。“诚敬、理解、体悟、集粹、诵记、涵养、信仰、力行”短短的十六个字,给我们指明了学习经典的原则与方法,我们要用心去感悟,用身去实践,一传十、十传百,给经典注入新的活力,为中华民族的前行保驾护航。
TOP
206#

义理学是民族精神价值体系,民族智慧结晶,民族各大家思想精华,确保中国思想的完整性与整体性,离不开义理学,只有认识到义理学的重要性,才能促进中华精神的发展和传承。义理学的研究对民族的发展至关重要,现在的社会中似乎就欠缺这方面的东西,因此我们大家应一起掀起义理学的学习浪潮,让整个社会都融入其中。
TOP
207#

义理是经学、子学、玄学、理学、心学等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思想与精神。义理学在宋代得到了繁荣发展,但到了清代,封建统治阶级认为义理学的研究使人们的思想得到发展,终会危及自身的统治。于是,出于维护自身统治需要,大兴文字狱,打压义理学的发展。如今,时代变换,我们应该好好地认识义理学并认真地研究它了。
TOP
208#

一个彬彬有礼、言谈有致的人,他的人生道路上将是春风拂面,受到人们的尊重和赞扬,而且他自己就是一片春光,给别人、给社会带来温暖和欢乐。人的自觉性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要依靠教师的指点、依靠不断的培养,靠社会健康的舆论导向和良好的环境习染,礼仪教育是使礼仪修养充实完美的先决条件。通过礼仪教育和培训,可以分清是非,明辨美丑,懂得常识,树立标准,这使人们礼仪行为的形成有了外因条件,为进一步的自我修养的内因创造了条件。通过这一重要条件,促使大学生经过努力,不断磨练,养成并产生强烈的自我修养的愿望,最后达到处处讲究礼仪的目的。古人强调“吾日三省吾身”说明提高个人修养必须注意反躬自省。同样,学习礼仪,也应处处时时注意自我检查。这样,将有助于发现缺点找出不足,不断总结技巧,自我提高。
TOP
209#

通过对中华义理的学习,让我认识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意识到了我们所学过的知识简直就微不足道!通过义与理的完美结合,能使我们当代大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可以更进一步的学习,不只是在专业技术上,而且是在道德修养上,有个大的提升!有助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便来我们走出学校,步入社会后,更加有力的用自己学来的知识,造福社会.
TOP
210#


我们传统的“经”,是民族文化中的精华,是我们的先人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断代和失传只能让我们成为民族的罪人、历史的罪人。我们的教科书常常拿历代的英雄人物教育我们的孩子,却从不问英雄当年读了什么样的书。“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活水源头来”,而源头水之清甚于渠水,更甚于自来水。为什么我们弃源头水之甘甜而奔向渠水和自来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