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1011121314151617» / 24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一、立志坚定 [复制链接]

196#

[经典学习]一、立志坚定



曾子曰:“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我更为欣赏宋代大儒张载的一句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四言》)在历代儒者的眼中,君子是要担负得起天下兴亡的重任。



我国古代历来不乏这种勇于担当天下大任的人。陆游出生于一个在金国统治下的汉人家庭中,长大后立志报国便转而南下。终其一生都在为北定中原、收复失地而百折不挠地奋斗,直到临死之前还在念念不忘“但悲不见九州同”。与很多南宋有血性的爱国者一样,陆游没能看到宋廷统一的那一天了,但不朽功业和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爱国志士,高尚的人们并为此洒下热泪。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明确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和义务。我们的前途与国家的前途息息相关,国家的希望就寄托在我们的身上。我们应立志坚定,要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连在一起,穷且益坚,不坠青年之志,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TOP
197#

      作为”毅“的一部分,”有志不在年高“,趁着年轻,有骄傲的资本,能拼一把是一把,不要留下遗憾。曾看过这样一段网络流行语:”当你不去旅行,不去冒险,不去拼一份奖学金,不过没试过的生活,整天挂着QQ,刷着微博,逛着淘宝,玩着网游。干着我80岁都能做的事,你要青春干嘛?“
      是啊,青春之所以是青春,那是因为有志可立,有志可行。所谓的”立志“是朝后看的,年轻人朝前看就回到自己尿裤子的孩提时代了,老年人朝前看就回到了自己的光辉岁月,但朝后看就考虑行将就木之事了,即使壮心不已,也有些力不从心。 所以,立志,是年轻人的专利,选择好了后,一生基本就定了。青春之所以迷茫,那是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没人能告诉自己该怎么走,面对各种各样的选项,不知哪个”志“是属于自己的。
TOP
198#

有志者、事竟成,毅力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没有毅力的人会一事无成,就像高考,不是仅靠嘴皮子功夫说说就能成功,要自己努力才可以得到一个更好的大学。
TOP
199#

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一个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人贵有志,坚强的信念即使在一个特别艰难的环境中也会闪闪发亮。不惧怕任何的困难,不惧怕任何的风雨,勇往直前吧!
TOP
200#

       志向,是人生的航标,是事业的基石,是前进路上的指南针。一个没有志向的人就像是断了线的风筝, 空中东摇西摆,找不到自己的方向。可是有了志向而不去坚定的实现也是不行的。我们立下志向后,需要毅力坚持下去。西晋文学家左思,少年时读了张衡的《两京赋》,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决心撰写《三都赋》,虽然被陆机嘲笑,但是他仍然矢志不渝,不仅多次向张衡请教,还大量查访,最终花费了十年的心血,终于完成了《三都赋》。有志者事竟成,我们在定下目标后,要意志坚定地坚持下去,这样才会有收获的一天。
TOP
201#

毅,通俗来讲就是意志坚强,一个人应该有着自强不惜的精神,顽强拼搏的毅力,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要有走下去的勇气。面对困难和挫折,勇敢顽强,排除挫折和干扰,向着心中的目标努力,就会取得成功。曾子说过,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拥有顽强的毅力,坚持下去,总会得到自己想要的。
TOP
202#

定一个目标很简单,而始终坚定这个目标并且为之一直坚持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凡事只有先把立志坚定下来,有了一个主心骨,再为之付出努力才不会发生方向上的错误。俗语说,有志者事竟成,胸怀大志之人必有一番作为,越王勾践,刘备,历史上不乏这些成功之士。而且在这条路上,年龄不是问题,不管你多大年纪,都不会太晚。世之枭雄曹操都说过,“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所以,从现在起坚定自己的立志,大胆的向前吧。
TOP
203#

        儒家强调“毅”,尤其是立志坚定,正所谓“诗言志,歌咏言”(《尚书•舜典》),“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但凡“天将降大任”之时“必先苦其心志”(《孟子•告子下》),唯有“有志者”才能“事竞成”(《后汉书•耿弇传》),“苦心人”才会“天不负”。故人当立志,而且得立大志,“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王阳明全集》)
        即使不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子语录》),也应当“铁肩担道义,赤手著文章”(《李大钊文集》),有所为有所不为(《孟子•离娄下》)。“虎豹之驹未成文而有食牛之气,鸿鹄之鷇羽翼未全而有四海之心”(《尸子》卷下),何况万物之长的人乎?
        “有志不在年高”(《封神演义》),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为政》),“志于道”则“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终成“万世师表”。
        俗话说“有志之人立长志,无志之人常立志”,立志之后贵在矢志不渝,奋斗终身,甚至“杀身成仁”(《论语•卫灵公》)、“舍生取义”(《孟子•告子上》)。苏轼《晁错论》曰:“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因此,即使天生不足,资质欠佳,只要苦心孤诣,坚持不懈也能笑到最后,用人生的长度去超越别人的高度,不也是种成功吗?故立志的坚定与否关乎“毅力”的多少,成就的高低,吾等不能等闲视之也。
TOP
204#

        《说文解字》曰:“志,意也。从心,之声。职吏切。”志,是指志向,心之所向。人们常常把它视作下定决心完成既定目标之前,内心所坚定的信念。“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川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一副对联简洁扼要的阐述了我国古代两个历史英雄人物的伟大事迹,破釜沉舟、卧薪尝胆的典故无一不是在称赞项羽立志攻破楚国雄关和勾践消灭吴国的强大决定和力量。
         记得小时候,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总喜欢问我们,“长大了要做什么?”懵懂的我们总是喜欢毫无根据的乱说。现在想想以前的发小很少有人意志坚持着自己当时的梦。或因为家庭原因,或因为他人思想的影响,我们开始离当时的理想越来越远。现在我们一直在为未来的生活而忙碌着,很多小时候立志要做的事情已经成为一个业务爱好,或是永远堆积在岁月的角落不敢掘开的秘密。高中读过初唐四杰王勃的《滕王阁序》,里面一句“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则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老师重点强调过,并期望以此来激励我们重拾我们最初的梦想。但是高考在即,我们每天以语数外政史地为伍,没有人在学习除了书本以外的知识,希望再次破灭。
         “最初的梦想紧握在手上,最想要去的地方,怎么能在半路就放,最初的梦想绝对会到达,实现了真的渴望,才能够算到过了天堂。”这是歌手薛凯琪通过自己的歌喉想唤醒丢到梦想的人们,一定要有重拾梦想的信心、坚定意志力,持续不懈的努力最终会带领我们走到最后,看到最美丽的风景。“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雄伟瑰丽的景观必须要我们经历千难万险才能到达,这就需要我们有坚定的志向。
最后编辑武科大陈星辰 最后编辑于 2014-12-06 10:56:00
TOP
205#

有志之人,事业最终会成功。人若志向和情趣不远大,心思不集中在志趣上,即使学习也不会有什么成就。学习者不应志气小,志气小就易于满足,易于满足就没办法进取
TOP
206#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有道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古人之于“志”,坚定忠诚,毫不松懈。文王被拘演周易,孙膑受膑刑成《孙子兵法》,太史公忍屈成绝唱……故天将降大任于人也,必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行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古人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所以说,处境越是困厄,志向越是坚定,那么生命越是伟大雄壮且光芒万丈。
TOP
207#

不论遇到什么,都不可以改变自己的意志,不应该放弃高尚的道德情操,要坚持下去。
TOP
208#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苏轼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TOP
209#

应当有志向,应当坚持自己的志向,此之谓,毅。
TOP
210#

人生在世,总希望自己的生命能够活的精彩,那么立志便不可或缺。一个人如果没有了奋斗目标,那么便会惶惶度日,不知所措,那么生活便会过的枯燥无味,平淡如水,那么便不会有坚持,因为不坚持也无所谓。故,目标,是一个人应早早树立,并谨记于心的,这样才会有为之奋斗的毅力。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