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十三、培养正觉 [复制链接]

31#

     实际上信念是每一个人自己完全可以确信的看法, 而理想只是每一个人对未来事物的想象和希望。对此恩格斯指出:“你是科学家,你就没有理想,你就去研究出科学的结论。如果你是一个有信念的人,你就为实现些科学结论而战斗。但是,如果你有理想你就不能成为科学家,因为你已经有了先入见。” 因此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深思!我们每一个人做人做事,决不能只看眼前的效果,而是必须要考虑是不是会产生流传下去的弊端;也不能只论一时的影响,而是必须要考虑长远的是非;更不能只论个人的得失,而是必须要考虑它关系天下大众的影响。

  因此,我们作人做事,都必须要经得起社会实践检验,经得起历史考验!
TOP
32#

“浩然之力,正气长存”,“廉”讲究的是一种正气,廉洁之气,不与世俗堕落之气同流合污。若是每个人都讲究廉洁,那么社会上就不会有贪污犯罪。君子身上都会有一股正气,不屑于与旁门左道为伍,一身坦荡荡。这种人为官,必定会专心为百姓谋福利。我们应该学会这种廉洁之气,才不会被世俗所污浊!
TOP
33#

当心灵处于正觉之中,就会形成正觉需要,培养正觉就像修养人的浩然正气一样,是人的人生意义的升华。我们的行动都是来自我们的意念,而我们的意念正是来自我们的正觉的选择,在我们的内心就有着贪念损人利己的想法那正是我们形成了一种误念,这种误念给予我们一种迷惑的感觉把错的事情当成正确的理所当然的事情去做。正觉与误觉是此消彼长的相对立的,我们要消除误觉得最好办法就是修养我们的正觉也就是修养我们的浩然正气,在内心修炼一个义理,对真善美有一种向往,对假恶丑有一种憎恨的自觉选择。对所参究的正觉,修习得精妙,坚定守护,那么意念不须着意去净化而自会清净,妄想不须着意去消除而自会消除。
TOP
34#

        “正觉是心灵的健康状态,误觉是心灵的病态”,所以我们要去培养正觉。没有正觉的人,正如程子所说的是“麻木不仁”的人,是没有觉性的觉知的。这样的人不会有孔子所讲的“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的“直情”;不会有孟子所说的恻隐之心;不会有王阳明所讲的“良知”;更不会体悟到“民胞物与”的大全精神。正觉,是心灵健康的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之下,我们能够很好地体悟大道,明析世间的流失变迁,这种正觉是人主动积极认知世界的“觉”。只有在这种状态下,人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世界之中,自由自在地生活于其中,将自身的自然情感流露出来。
TOP
35#

驱除误觉,培养正觉,君子善养浩然之气。正觉就是一种浩然之气,符合真善美的标准,合于义理,是人人应当追求的。我们从小就应该培养这种正觉之风,这种浩然之气。在孟子看来,浩然之气根源于人内心的善,但它不是先天就有的,这就是说,人天生有善端,但未必能养成浩然之气,这种气是经过后天持之以恒的培养,在义与道的加持下,才能培养出凛然于世间、至大至刚的天地正气。而我们培养正觉就需要后天在磨炼中克服抵制误觉,摒除那些假恶丑,形成自己内在的浩然之气。
TOP
36#

修身必正其心。
一介书生,端坐在寂寂的唐朝,钓着一江的寒冷,守候着最后一片洁白的孤独。雪山渺远,足迹尘封。这里唯有超然的孤独,唯有生命的绝响,唯有精神的自由。谁能承载这一江寒冷,谁能用一丝细线垂钓绝望,谁能以这种方式交身永州山水?唯有柳宗元。他高扬着头颅,把自己逼坐在江雪里,放下一尾盛唐。命运于他,何曾有过丝毫留情,可他“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于是,所有的悲叹全然在这里消解,所有的哀怨全然在这里沉淀,所有的硬气全然在这里升腾,他终于在这里留下了生命最美的注脚。
川端康成的《雪国》令无数人叹服,然而身处人生末端的他为名利所累,日思夜想的不再是美丽而是铜臭,最终在极度压力之下选择自尽。若他如莫言般“我只若不动,风又奈何”,也许会在世界文坛绽放更夺目的光彩吧?假使老舍只在意文字的美丽,不将四人帮的迫害看得如此之重,诺奖之花恐怕早已现于神州大地。
对于这样的遗憾,我总以为林清玄先生做了最好的诠释——“一尘不染不是没有尘埃,而是尘埃任它飞扬,我只有我的阳光”。
人心总是装着个大大的世界,便总也保持不了平衡,那么,何以“正心”呢?空之。泰戈尔讲,“有一个夜晚我烧毁了所有记忆,从此我的梦就透明了;有一天早晨我扔掉了所有的昨天,从此我的脚步就轻盈了”。黄碧云也有句话:“好欲、懒惰,是肉身之罪,而妒忌、忿怒、贪婪,是心罪。我的生命里我第一次感到歉疚:为我所为,为我所没所为。为我的贪欲:我以为是热情;为我的冷漠与疏离:我以为那是存在的疑惑;为我的叛逆与敌对:我以为我之为我,为自我毁灭所完成。我以为我思我在,我就是世界的定名。我是智慧,是意志,是生命。直至虚无和孤独将我灭绝”。
请停停为心中大大小小的欲求而奔走的脚步,抬头望天空,看看路两旁——树木安静伫立,显得沉闷而沧桑。不时,一朵并不那么娇艳的花会飘落下来,归于尘土。没有与风雨嬉戏,亦不曾与落花媲美,于是,它停留在时间中央。
请别言孰轻孰重世间浮轻,请别流连那山海。我心为山,我身纳海。就请做个,寥若晨星的人,只凭正心一颗。
TOP
37#

培养正觉
        坚持修心廉洁自律。《老子》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向上向善是人生的一种心境,一种状态,大海里的水水性绵密,但是微则无声,巨则波涛汹涌,不怒不争却在无声之中滋养万物,每个人都应当学习水之品行,向上向善,向善向美,培养自己的善美人格。树立廉耻观念。“廉”是非常高尚的道德观念和为政思想,顾炎武作在《廉耻》中有“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败乱亡亦无所不至。”意思是知廉耻,是做人的操守 不守廉洁的人可以为所欲为而无所节制,不知廉耻的人没有什么事情不敢去做的,人如果是这样,那么祸败灭亡也就不远了。所以廉耻不仅关系到个人,还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领导干部更要培养和强化廉耻观念,培养正觉,以廉养浩然之气。
TOP
38#

养正
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意思时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这种气,最浩大最刚强,用正道去培养而不伤害,充满于天地之间。这种气,要同义和道相配合;没有道与义,气便不够盈满。这种气,是聚集了正义才产生的,不是凭偶尔的正义之举所能获取。行为于心有愧,气便不够盈满。
浩然正气,吾心向之。有此浩然气,鬼邪见避之;有此浩然气,我心畅快之。若要此浩然气,行不可乱,心不可邪。虽此浩然气,或不被时所容,但此浩然气,天地正道也。
如果养成浩然正气,尤其要注意小事,在大是大非面前,正义与邪恶可分辨,往往也能选择正义。而将之放于生活之中,将战线拉长,如何在漫漫长夜中坚守这一点烛光,是一份极其艰苦的任务。
即: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TOP
39#

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

培养自己的正觉是人的一生都不可懈怠的事情。正觉是心灵的健康状态,心灵的活动是否符合义理,是否符合真、善、美的标准。当心灵处于正觉之中,就会形成正觉需要,培养正觉就像修养人的浩然正气一样,是人的人生意义的升华。我们的行动都是来自我们的意念,而我们的意念正是来自我们的正觉的选择,在我们的内心就有着贪念损人利己的想法那正是我们形成了一种误念,这种误念给予我们一种迷惑的感觉把错的事情当成正确的理所当然的事情去做。正觉与误觉是此消彼长的相对立的,我们要消除误觉得最好办法就是修养我们的正觉也就是修养我们的浩然正气,在内心修炼一个义理,对真善美有一种向往,对假恶丑有一种憎恨的自觉选择。对所参究的正觉,修习得精妙,坚定守护,那么意念不须着意去净化而自会清净,妄想不须着意去消除而自会消除。
TOP
40#

“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中庸》。君子之道有这四个方面,而我孔丘连一个也没做到,站在孔子自身的角度上,孔子仍然发现自己有非常多做不到的东西。王阳明的弟子聂鲍过“圣人过多,贤人过少,众人无过”,圣人每天看到自己不检点的地方,错误的地方,每天觉得自己还有很多提高的空间。从细微处入手,不怨天不尤人,在生活中发现他者,同时又走向他者,建立起与他者之间的原本就具有的血脉关联。
TOP
41#

所谓正觉实际上就是我们常说的正义感,这种正义感实际上是传统的儒士精神,儒士精神是一种出仕精神,积极向上为国奉献的精神。儒士源于士,士是古代的知识分子阶层,这个阶层最开始由贵族承接,他们属于最低级的贵族,有受教育的权利,因此很多官职都由这个群体组成,同时他们还可以参与国家大事。由此来看,士在古代就相当于今天的人大代表,是一个国家中坚力量,因此他们都有奉献精神。也就是这样的精神使得他们一定要为国为民,无形之中就培养了正义感。他们是不容忍一些贪腐的事情的,所以在古代很多大臣会死谏,在正义面前自己无能为力,只能以死去面对。这种正义感是传承于孔孟的,孔子提出了修养的主张,孟子从心性角度出发去发展这种主张,特别是他的浩然之气,是一种至高无上的道德之气。这种道德之气要配合道、义,道是正道义是正义,所以正觉所讲究的便是去追求正义,践行正道。
TOP
42#

正觉是什么?在我看来,正觉是人对自身的正确理解与认同。而人是否具有正觉的判标是人能否感知道真实的情感,是否可以正视自身的优劣问题。正觉的树立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重要准则。我觉得在某种程度上而言,正觉其实可以等价于“天理”,那是人们对于事物准则的判断标准,是规范自我、约束自我的绳索,是人立于世的关键。何为人?具有正觉,能感知现实的异兽。正觉才能给予我们对于现实世界的客观感受,让我们脚踏实地。拥有正觉的人才能去接受自己的问题,人非圣贤,每个人都是有瑕疵的,接受自己的不完美,认清世界的真实才能说是真正的英雄主义,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追求的品质。而理解了正觉的重要,才能意识到培养正觉的重要。如何培养正觉?以浩然之气养之。在我看来,就是给予人们仁义礼智信的教育,正义的教育方能铸就不朽的人格。培养正觉便是如此。
TOP
43#

        在我看来,现今社会的青年人需要培养自身的正觉以破除惰怠思想和消极生活的困局。孟子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正觉的涵义与此相近,同为源于人内在的积极精神力量,其形成依靠人锻造自己的品性,约束自己的行为和自觉遵守社会准则。
        具备正觉,意味着人的心灵处于健康自由的状态中,他具备真善美的优秀品质,而且他有道德感和纪律性。因此,有正觉的人往往是社会中的佼佼者或道德模范。但是,这并不是否定芸芸大众的个体价值。我们需要清醒的认识到,人的价值是波动变化的,并非恒定式的直线。在向善和向美的路上,每一次艰难的尝试和决不放弃的努力,都宣告着我们在自身的成长和正觉的逐步形成或完善。正觉是具有魅力的,它吸引人们跨过高山,捱过低谷;它也激励着拥有正觉的人们,在完善自身和学习的路上,以更高的要求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
        不过,具备正觉的人,他的心灵并非是全然自由的。这意味着他的行动在成为现实之前,总要通过自己思想上的“讨论”与“审核”。或许,正因如此,一次次的磨砺让他们在人生重要关头的抉择或利益的取舍上,显得从容淡定。
         孟子倾尽一生守住自己的正觉,用一身正气赢得世人敬畏;苏轼阅尽人间沧桑,以正觉之心坚守信念。正觉不是功利的反义词,它指导人们以正确恰当的观念对待人生的种种遭际,又以高尚的思想施行善举,实现全社会共同的美好生活!
TOP
44#

正觉如同《大学》中的正心,“心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人的心不正,便会偏向忿懥、恐惧、好乐和忧患这四种情绪的一方。从而导致其“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视而不知其味”。如情侣双方吵架了,便会生气的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人民的名义》的某位贪官贪污了一亿多,将其藏入冰箱,天天恐惧,担心被人发现;人过于贪求钱财之欲,口腹之欲;人总被眼前的困难所困扰,所担忧等,都会使人的心不正,即误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应以孟子大其心的良知良能发挥出来。
TOP
45#

浩然之气来自于《孟子·公孙丑上》:“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从字面上看,“浩然之气”的意思是浩大刚正的精神。但其真正的内涵是无法言说的。浩然之气就是一种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一种难以言喻的气质。首先,浩然正气是修为到一定境界的实际效应,绝对不是凭空想象的,有实际修养的人都会接触到。假若方法正确,每个人都能修,起步不难,正心诚意,就会有感应,日久功深,阳气奋发,感应越来越大,直至充塞天地。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