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3738394041424344» / 5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二、尊敬父母 [复制链接]

601#

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

上述《礼记》中所提到的“善始善终”以及关乎到自己父母名声的问题,的确,孝敬父母和尊敬父母是自己一辈子要做的事情,并不只是在某个时间段需要我们去做的事情。正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父母有些时候也是会犯错误的,我们这些作为儿女的当然有责任和义务帮我们的父母指出,在这个指出的过程中,是需要我们自己来权衡的,既要维护到父母的面子又要让父母容易接受。面子和尊严的重要性父母非常看重一点也不为过,所以我们作为儿女的就要学着处理父母的问题。
TOP
602#

说到“孝”有一个特别好玩的事情,那是一次上课的时候,老师在讲“孝”,他说父母生病了,儿女割自己的肉喂父母就是孝,我们在下面十分迷茫,就跟他说,这个不是孝啊。这个怎么能算孝呢?老师就很认真的告诉我们,这就是孝!这就是古代的孝。我惊呆了,一开始根本不能相信,直到后来查了一些资料,又看了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我才发现古代的孝就是这样的。我想这就是真正的孝顺与愚孝之间的差距吧,但这一差距,体现了文明与野蛮之间的距离,我很高兴我们和老师有了这一场争论,这意味着我们的思想真的进步了。
TOP
603#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自古以来就提倡“百善孝为先”,古代传承下来很多孝老敬亲的故事,比如虞舜孝感动天,老莱戏彩娱亲,郯子鹿乳奉亲,闵损单衣顺母,涌泉跃鲤奉亲,黄香扇枕温席,董永卖身葬父 ,王祥卧冰……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孝不仅是你赡养着父母,你们家的马和狗你都养着它们,能说“孝”吗?若不尊敬父母那和养牲口有什么区别?即“孝之至,莫大于尊亲”,孝的最高境界就是尊亲,尊重父母,孝顺,讲求的也是要顺应父母的心意。但在物质生活越来越好的今天,有些人对孝道却避而远之,视为封建糟粕,以致产生了不少严重的社会问题,重新弘扬孝道,弘扬孝文化,才能使我们重新认识孝老敬亲的重要性,在全社会形成一中孝老敬亲的浓厚氛围。
TOP
604#

当下,中国人口结构面临着调整,社会老龄化问题会愈发严重,随之而来的就是养老问题。坦白地说,老有所养是首要的问题,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众多独生子女承担着巨大的养老压力,同时,养老院床位的紧缺也使得养老问题尤为突出,因此当下我们更多关注的可能就是老人的养老问题,但事实上不单单要关注老人的衣食起居,更要关注的是老人的精神状态。所谓“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曾子曰:“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不辱,其下能养”,对于老人生活的照顾其实只是基础性的,在此之上还应做到敬老爱老,关注老人的内心世界,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老有所养。
最后编辑湖大张聪智 最后编辑于 2017-01-02 17:06:42
TOP
605#

中华民族是一个讲孝道的民族。做到真正的孝并不容易,单纯的做到赡养父母并不是孝的表现。赡养父母是最基本的事情,这是每个人的义务,如果连这样也做不到就禽兽不如了。
孝敬父母要做到发自内心的尊敬父母,父母是生养我们的人,要做到尊敬父母,现在许多孩子都是家中的独生子女,是家里的小霸王,要父母对自己唯命是从,希望父母满足自己的所有要求,这就是不孝的表现。
可能由于时代的差异,我们往往会和父母之间产生矛盾,这个时候往往需要我们做到要静下心来耐心的和父母讲道理,而不是大声嚷嚷。孝要求我们做到尊敬父母,这是值得我们检讨反思的地方,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TOP
606#

“百善孝为先”,孝是人永恒的主题,不管你是伟人、成功人士、还是一个普通的人,作为了一个人的基本的就是要孝敬父母,然而孝敬父母并不仅仅与赡养父母,只给一口吃并不能代表就是孝啦,孝的前提是要尊重父母,平等得与父母沟通,而不是那么多的不耐烦。现在我们总是缺少了一些对父母的尊重,对于父母的耐心。其实每个父母都是爱自己的孩子的,所以我们为了这份无私的爱也要给予他们多一点的尊重和理解。
TOP
607#

“孝“敬父母一直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从”孝“来看,”孝“其实可以看为”笑“,看孝敬父母来说只有让他们开心,顺从他们的想法达到他们对自己的要求,这难道不是对父母的”孝“。”笑”顺父母就是要以笑来对待我们的父母,不跟其顶撞让他们顺心,开心难道不是最好的“孝”顺吗?父母要的不是你给他们提供多少的物质生活而是让他们开心,顺心,能够不为你担心。只要你平平安安,可以每次都以“笑”去面对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顺。让其开心让他们舒心其实也是为“孝”。
TOP
608#

《论语·为政》中子游也问过孔子何为孝。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段话我们可以理解为子游请教什么是孝。孔子说:“现在所谓的孝,是指能够侍奉父母。就连狗与马,也都能服侍人。如果少了尊敬,又要怎样分辨这两者呢?”可以看出孔子对于“孝”的理解,“孝”不仅在于你可以侍奉你的父母给他们提供物质生活,更多的在于“敬”。不是给予他们丰厚的物质生活就是对他们“孝”,你还要做到“敬”,而且这个“敬”更为重要,不仅在礼节上要尊敬父母,在平常生活中也要尊敬父母这才是对父母的“孝”。如《弟子规·入则孝》中所出的一些孝敬父母的准则: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TOP
609#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一个人应该具有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在动物世界里,尚且有乌鸦反哺、羔羊跪乳的感人情景,人就更应该懂得对父母报恩,报答父母对我们的辛勤养育之恩。
其实,父母对我们的要求很少很少,他们只需要你随时给他们打个电话,听听你的声音,知道你现在过得很好;工作再忙、学习任务再繁重,也要抽出一点时间,常回家看看父母,让父母也能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一点温暖,一份体贴。
TOP
610#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山羊跪乳,乌鸦反哺。”动物尚有报恩之心,那么人也应该有尽孝之心。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尽孝应该趁早,不要等到失去了,才懂得珍惜,尊敬父母,不必大张旗鼓,只需要做一些小事情,为父母捶捶腿、倒杯茶,从身边的小事情做起,感恩父母,想想父母为自己做的一些事情,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就算是远在海外,哪怕是一句贴心的话语,也会让父母倍感欣慰。春蚕到死丝方尽,父母的爱不也正是这样无私的吗?热爱自己的父母吧,尊敬父母,细心呵护他们,父亲的肩膀在坚实,母亲的手掌在厚重,也需要你的小手来呵护。
TOP
611#

说到“孝道”,这是每个人必尽的义务和责任;也是一个人为人处世之本。“孝”是儒学伦理道德的核心内容之一。早在孔孟时期出现了阐发儒家孝道观的经典著作《孝经》。孔孟儒学认为“孝”是一切德行的根本是教化的源泉,进而指出“孝”是一切德行的起点,是一切德行的大经大本,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根本法则。百善孝为先。关于孝道,苏辙说“慈孝之心,人皆有之。”有两句诗最能说明问题,其一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让我们对孝不留遗憾;其二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让我们应以实际行动,报答父母的生育之情养育之恩。 
俗话说“羊有跪乳之恩,人有感恩之情”。一个人理应有感于父母的生育之情养育之恩,因为生命是一种幸运,生命更是一种奇迹。每一个弱小的生命,在茫茫宇宙中显得是那么微不足道,但却是天下父母赠予我们最宝贵的财富。在懵懂的季节里,很多事情我们还一无所知,是父母耐心的牵引依靠和安慰,让我们慢慢学会和懂得,而天下父母的付出却从来不求回报,可以说天下父母的精神,才是我们每个人一生中最真、最善、最美的精神财富和一生受用不尽的家当。
TOP
612#

在当代,父母心心念念的是孩子,工作挣钱也大多为了孩子,把一颗心都放在了孩子身上,有一句话说世上只有不肖的儿女,没有狠心的父母。父母对孩子的好没什么可说的,但这样的好,渐渐的被孩子们认为是理所当然,父母理所当然对我好,理所当然供养我。这是错误的想法。父母对你好是因为爱,而你,不能认为是理所当然,你也应该尊敬父母,同样的爱父母,就像他们爱你一样。
TOP
613#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天地之行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父母是生育我们的恩人,要知恩报恩。凡为人子,孝当竭力,夙兴温请,这是天之经、地之义而民之用。所以孝是动物天性的光明,人间永恒之真理。
TOP
614#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这句话给我很大的启发,现在很多人都把应该的赡养当成孝敬,可以说是一种不孝了吧。想想父母为子女的付出,就会看出不孝的人有多么的不知感恩。所以才说,百善孝为先吧
TOP
615#

“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儒家认为“孝”与“弟”是“仁”的根本。《论语·学而》第二章就引用了有子的话谈论了这个问题。“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中庸》曰:“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什么是“亲亲”呢?“亲亲”就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一个人的身体是父母给的,一个人之所以能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养育。生育之恩,养育之恩,重于泰山,为人怎能不孝呢?《孝经》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大学》讲究的是自度和度人。自度者乃修身,度人者乃亲民。只有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睦,正确对待自己的亲人,才能修好自身,才能家和万事兴。所以说,孝悌是仁的根本。一个人谨遵孝悌之道,才能达到仁的境界。一个人只有达到仁的境界,道德才能高尚起来。一个人只有道德高尚起来,才能入“道”。
   “敬”,即赡养父母时要心存敬意。父母老了,做子女的要供父母穿衣、吃饭、住宿和出行,要像小时候父母照顾自己一样地照顾父母的饮食起居,这是赡养父母,赡养父母是义务,做子女的要一心一意地去做,不能心存不满和怨恨。这是最基本的孝顺。如果连这个都做不到,那就如犬马,不配做人。但是,仅仅如此,不算真孝。孝顺父母的关键是心中对父母心存敬意,做到恭敬、尊敬、敬爱父母。这个观点是子游问孝时,孔子讲的。《论语·为政》第七章记载“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