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2930313233343536» / 56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二、忠于祖国 [复制链接]

481#

忠诚,首要的是忠诚祖国,古话说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国家兴旺,匹夫有责。作为新时代的青年爱国精神和忠诚与祖国是首要的。只有一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才是富有活力的。我们就要努力把忠诚祖国的精神坚持下去,以热爱祖国为荣、以服务人民为荣。
TOP
482#

此处撷取数年前写的一篇关于祖国的四言诗。
(中秋前余为中山兄所致之)
寒窗流影,冰蟾浮天。时既桂中,万民庆佥。煌煌者辰,其可比肩。
霭霭霜雪,并与之鲜。谓我九州,傲物于巅。兴极汉唐,史未尽湮。
末世之衰,实则愆焉。今又盛起,旦夕之间。伊始湘雪,五月震川。
拳拳赤子,唯望国安。月无今古,朗照千年。丙辰之月,现又婵娟。
此有盈亏,此有勾团。念我疆域,何时满圆。盛世华者,别无他愿。
苍颜白发,钓鱼台湾。
TOP
483#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爱国主义传统的民族。千百年来,爱国主义象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河,滋润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爱国心田,塑造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和道德风貌。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所谓历史的范畴,就是说它是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时代内容和表现形式。我们只有忠于祖国,热爱祖国。
TOP
484#

今天在路上看到路边有条横幅:忠于祖国,热爱人民,然后自己就一直在想“忠”的真谛。作为华夏好儿孙,如果连忠于自己的祖国都做不到,还能做成什么。也许我们并不能评判别人的对错,但我们至少自己要做到,这样才无愧炎黄子孙的称号。
TOP
485#


爱国主义是一种思想观念。人们长期生活在这片国土里,自然就产生一种热爱、建设、保卫这片土地的思想观念。这种思想观念,作为群体意识,凝聚着人们对祖国及其根本利益的整体认识,对祖国前途命运的理性审视和把握,对建设祖国的理想和筹划,具体表现为民族自尊意识、民族自强意识、民族自决意识、民族忧患意识、竞争参与意识等。作为个体意识,潜在于人们的内心深处,包括对自己祖国的亲身体验和间接认识,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评价,对祖国利益的认同等,从而形成个体的特定的祖国观。
TOP
486#

热爱祖国,这是一种最纯洁、最高尚的感情。为祖国之富强而读书,自然应该成为我们这代人读书的主要目的。人生苦短,谁又能幸免一死呢?死国,忠义之大者,乃真英雄也!如果你为你的朋友,不怕两肋插刀,那么,你为你自己的祖国,就更不应该怕献出生命!这样的志,才堪称高远之志!才是真正的热爱祖国!
TOP
487#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是著名爱国诗人艾青所写,对祖国深深的热爱之情溢于言表。生于中国,长在中国,祖国养育你长大,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热爱祖国?国家的荣辱与个人息息相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骨子里的豪情。
TOP
488#

爱国没有条件,爱国不容选择,今日祖国,世界瞩目。热爱我们的祖国,就要从文化的高度、历史的必然中确知;热爱我们的祖国,就要从复兴中华文明的历史变因、现实意义、未来价值中了然;热爱我们的祖国,就要从确有所悟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中体现。国就是家,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家和万事兴,任何分裂祖国、破坏统一的行为都将徒劳,都将受到无情的惩治。
TOP
489#

忠于祖国的内涵实质就是爱国。爱国是一种深厚的民族情感,是一个国家的民族意识和人民觉悟的集中反映,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是一个民族前进的动力。最早的爱国情感是由乡土之情升华而来的,长期相对稳定地生存、繁衍在一方水土之上,便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一种依恋、热爱这片故土的情感。爱国是一种强大的凝聚力和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战胜一切困难直到取得最后胜利的力量源泉,经过世世代代中华儿女的延续、积淀和发展,已经深深的融入了我们的民族事业,民族性格和民族气概。  中华民族这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稳定共同体自有史以来就对自己的祖国有一种深厚的、真挚的感情。这种感情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非常重要的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的高尚美德。将个人的感情和伟大的祖国联系起来,把祖祖辈辈生息繁衍的九州大地渗入到自身的感情当中,产生对祖国的热爱眷恋之情。爱国之心、立国之志、报国之举都是基于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之上的。 历朝历代,许多仁人志士都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思想,以国事为己任,前仆后继,临难不屈,保卫祖国,关怀民生,这种可贵的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不衰。爱国的内容十分广泛,热爱祖国的山河,热爱民族的历史,关心祖国的命运,在危机之时英勇战斗,为祖国捐躯,都是忠于祖国的表现。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TOP
490#

       我一直在想,为什么我们要不惜一切得诋毁自己的国家、人民与文化,为什么几乎人人都轻视自己民族的东西而对外来者表示从心底的喜爱。这并不是所谓的全球化应该有的表现。我们中华民族素来是一个排外的民族,并不像日本那样可以毫无心理压力得全盘接受外来文化,我们曾经有那么多的“顾虑”,曾经的士大夫态度是那样的强烈坚决。可是如今呢?我们似乎自己将外来文化提高了一个档次,在传统物品与舶来品之间,我们几乎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舶来品。
最后编辑莫知之 最后编辑于 2015-06-24 17:43:40
TOP
491#

      当听到一口流利英语的声音,我们无疑会无比羡慕敬佩声音的主人,并不由自主得想要上去与他搭讪,仿佛忽然忘记了礼义廉耻。我们会自卑,会在内心无限放大他人的能力。人家不过是在说自己的母语,就像我们说中文,说方言那样,假如此刻的我们正在与对方谈判,自己气场的减弱完全可能搞砸一切。其实我们真的没有必要如此“崇洋媚外”。我一直在想,为什么我们要不惜一切得诋毁自己的国家、人民与文化,为什么几乎人人都轻视自己民族的东西而对外来者表示从心底的喜爱。这并不是所谓的全球化应该有的表现。我们中华民族素来是一个排外的民族,并不像日本那样可以毫无心理压力得全盘接受外来文化,我们曾经有那么多的“顾虑”,曾经的士大夫态度是那样的强烈坚决。可是如今呢?我们似乎自己将外来文化提高了一个档次,在传统物品与舶来品之间,我们几乎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舶来品;在传统节日与外来节日之间,我们也会更重视外来节日;有的甚至无论好坏,只选择标有外文的商品。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代表我们对自身的厌恶已到极致,还是已经对国人失望透顶了,才能做出这般行为。
在我们对英语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对语文的教学渐渐放松之时,我们是否想过,这已与当初喊的口号“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相去甚远。当我们意识到全民的素质过低,需要加强时,我们是否才想起孔夫子以德治国的重要性。当许多教育者终于想加强国学的教育时,是否被深深的无力包围?我想,这应该与《师说》中“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的场景相似吧。这样的氛围,能培养出多少真正的爱国者,而不让人才流失在外?我不知道。这样的意识,能将多少忠心献于祖国,从内心深处就有对国家的敬意?我亦无法言明。
但愿我们正在改正中,但愿亡羊补牢尚且不晚吧。
TOP
492#

        忠,就是忠诚,最高尚的忠。就是忠于自己的国家。鲁迅先生曾说:“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林则徐也曾发出过感叹:“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从古至今,多少忠义之士为了国家奉献自己,这何尝不是一种高尚的民族品格。为了自己的国家,把自己的利益放到最后,这种精神不仅仅应该在国家存亡之际燃起,更应该在安定之时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国家做出贡献来体现。一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同样是想要通过自己的学习,来贡献于祖国的建设事业,同样是一种忠于祖国的表现。但是,现在也有许多人把国家置之度外,并没有做到忠于祖国。他们有的人为了自己的私利出卖国家机密,有的人当了卖国贼,这些做法会遭到人们的唾弃。所以,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当学习好科学文化知识,以我们的实际行动奉献祖国,这便是一种忠于祖国的做法。
TOP
493#

”忠“字拆开,是中,心。以自己祖国为中心,这是做人的基本之一。忠,从古至今都被人推崇,当然,这并不包括愚忠。孟子说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为大丈夫“古时候为了战事,忠于自己的国家,从军打仗保卫祖国。有着寸寸山河寸寸金的胸怀。在现代,远离了战事频繁的年代,更多的忠体现在国家的发展上,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钱学森,袁隆平。。。这些为国家的科学发展做贡献的人,都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自己心中”忠“的理念,保卫国家,驻守在边防的战士,舍小家为大家,常年日夜的在边疆生活,他们何尝不想念自己的家人呢,能支撑住他们的就是心中的”忠“字,因为他们了解,只有做好本职工作,保卫好自己的祖国,才能够有机会回归家庭。这样的人值得敬佩,心中有”忠“的人都值得我们尊敬。
TOP
494#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近代中国,无数英雄为了祖国的独立富强作了牺牲。董存瑞炸碉堡,黄继光堵枪口,邱少云忍受烈火不动,戊戌六君子百日维新……在国家生死存亡的时候,他们愿意挺身而出为国牺牲,用一颗赤诚之心报效了祖国。这种对祖国的忠心,是很多人无法企及的,更不用说那些转变立场的汉奸。
TOP
495#

        爱国没有条件,爱国不容选择,今日祖国,世界瞩目,习主席呼唤复兴中华文明的是整个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热爱我们的祖国,就要从文化的高度、历史的必然中确知;热爱我们的祖国,就要从习主席提出复兴中华文明的历史变因、现实意义、未来价值中了然;热爱我们的祖国,就要从确有所悟地团结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中体现。国就是家,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家和万事兴,任何分裂祖国、破坏统一的行为都将徒劳,都将受到无情的惩治。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