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于祖国是我们在这个社会生存发展必须要做到的也是首要的行为,热爱祖国的土地并且要加以保护,也就是保卫领土主权的完整,热爱祖国的人民并且为之奉献,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重,这是我们的宗旨,热爱祖国的文化并且为之弘扬,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坚守文化强国。在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之中,家国情怀始终是贯穿其中的璀璨星辰,中国人民对于国家的忠诚,对于民族的担当,已经深深的刻入了我们的基因之中,生动的诠释了家国情怀的不朽价值。
从“临患不忘国,忠也”的古朴箴言,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激昂呐喊,家国情怀贯穿始终。是曹植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气概,为了国家的危难,我们不能退缩,而应当英勇向前,对待生死就像是回家一样平常,是苏洵的“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真正的贤者不会因为自己将要死去而感到悲伤,却会因为国家的衰败而感到忧愁,这也是将自身的生死置之度外,而将国家的兴衰放在了至高无上的地位,是陆游的“一寸赤心惟报国。”一颗赤诚的心只能怪报效我们的祖国,“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种至死不渝的家国情怀,哪怕是生命终将消逝,对于祖国的统一的期待,对于国家的一片赤诚也从不会有所动摇,临终之前仍然不忘记家国大业。
从这篇论述中的语句我们可以看出家国情怀是有多维度的,既有个人在遭遇艰难险阻的时候,仍然保持着对国家的忠诚,这是一种深层次的信仰,不能够轻而易举的就改变;也有为了国家的利益而抛弃了个人微小的利益得失,我们要始终坚定的认为国家的利益是高于个人的利益的,当两者存在着冲突的时候,我们要首先考虑的是国家的利益,个人的利益应当被放在次要的方面,在确保国家利益情况下,我们可以追求正当的个人的私欲;“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还有将家国情怀融入到我们日常的生活与学习中来,让每个人都明白家国其实就在我们日常的责任与担当之中。
在当今的社会,家国情怀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甚至具有更加重要的地位。当今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我们所遭遇到的国内外的矛盾日益尖锐,迫切的需要我们每一个普通的个体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在自己平常的生活之中,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兢兢业业,为国家的事业发展添砖加瓦,用行动诠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将个人的奋斗融入到国家繁荣昌盛的伟大实践之中去。这是我们作为一个中华儿女所不能够忘记也必须要去做到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