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四、情景相生 [复制链接]

46#

有首歌的歌名叫做“万水千山总是情”,可为什么要把“千山万水”的美景说成“总是情”呢?其实,“情”和“景”表面上看是相对独立的两个词,实则两者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而这也正是我国古人作诗时为什么总是情景交融、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原因。在“情”与“景”两者之间,景由情出,情傍景生,情景交融,水乳难分。比如,当我们置身于九寨沟,领略其自然风光的无限秀丽、感受其山水湖泊的无限美好,身体得到了极大的释放,心灵也得到了净化与熏陶,于是,我们由衷地发出感叹:真美!这种对大自然美的赞叹实际上就是我们内心情感的外露。其实大自然本身是无所谓美的,就其自身而言,自在自为,自生自灭,如同风来风去,花开花落。自然的山山水水本身都很寂寞,无言无语,直到有一天有人开始欣赏它,它们才会变得丰富多彩。世界的好坏、善恶、美丑这些价值判断也都是相对人来说的。当人见到自然景物时,就会不自觉地夹带着某种情感,这种情感可以是例子中的美感、也可以是忧伤、哀凉等其他情感。景往往是情的触媒和载体,而情则是景的命脉和灵魂。因此,情与景间,情傍景生,景依情活,而至于触到的什么景,产生的什么情,则因人、因时、因境而异。
最后编辑may 最后编辑于 2015-11-28 23:04:13
TOP
47#

写诗的人常说:“诗言情,情不能达,则寄于景物,情景交融故有境界。”因此便有了“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这样的情景交融,看见夏花会感觉到它的生机勃勃、多彩灿烂,看到树叶飘落会感到它的安静柔美、寂寞死寂。人的感情容易受到景物的影响,所谓触景伤情便是如此,同样景物所展现出的精神面貌同时也受到人内心情感的影响,有人觉得秋天万物凋零死气沉沉,但也有人觉得“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带着愉快的情感看待万物的时候,景物也会变得美好。我觉得情景相生本来就是一种互相影响的过程,情生景,景生情,共同创造了一份和谐。景在大自然当中本是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无情物,但是因为有了人,于是有了“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情景交融。情与景一个在内,一个在外,但是只要人在这之间找到一个恰当的契合点,那么就会产生情不足兴,而景非其景的奇妙反应。
TOP
48#

万物皆有灵性。一山一水,一草一木,虫鱼鸟兽,日月星辰,都蕴含着大自然的奥妙。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景育人,养人,影响人。
TOP
49#

从写景中抒情,情包含在景中,如谢灵运《登池上楼》:“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诗人从春草中,从园柳和鸣禽中,感到春天的蓬勃生机,这里就透露出诗人喜悦的感情。又像张协《杂诗》:“借问此何时,蝴蝶飞南园。”诗人在到边城去时,想到当时正是南园蝴蝶飞的季节,唤起一种美好的回想。谢灵运《岁暮》:“明月照积雪,北风劲且哀。”侧重写景,只有一个“哀”字写情,用雪月寒风来抒发诗人的悲哀。柳恽《捣衣诗》:“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亭皋是水边的原野,是妇人捣衣处,陇首即陇头,是妇人的丈夫远去的边远地区。从原野的叶落联想到陇头的云飞,从中透露出思妇望远怀人的感情。萧悫《秋思》:“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写月下景物非常细致,反映出诗人那种安静闲适的心情。陶渊明《拟古》:“日暮天无云,春风扇微和。”诗人写出对美好春光的赞扬。这些都是写景句,或侧重写景句,从景中透露出感情来。
TOP
50#

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

心晴雨也晴,心雨晴也雨。环境会影响心情,心情更会影响我们对环境的看法。情景交融,艺术作品表面是景,表达的是情,从而被人所欣赏。
TOP
51#

这讨论到心灵与文艺的关系。刘勰认为最美的音是自然之音,最好的文是言意想通之文,因此诗应遵循自然之音,即浑然一体,回环有规律之韵律,赋应是心和物相运相生的结果,辞能达意是言意想通最重要的过程。刘勰认为“风”和“骨”是相通的。我觉得这两种说法都是在关注文章的“言”和“意”能够相通的重要性。
TOP
52#

和谐不仅包括人与人和谐相处,还包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不管是古代的诗文,还是当代的名篇,大都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只有将自己真实的感情融入到自然,才能下笔如有神,达到胸有成竹的境界。
TOP
53#

    庄子曾说:“不精不诚,不能感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情感是我们写作的源头活水,离开了人的情感,则人们所做文章就会显得死板呆滞,毫无生气。所以作家要留心观察人们的生活瞬间、生活场面。一个好的作品必须是作家用自己的心写出来的,心之所至,则情真挚。对一件事情,情感深浅不一,动人的程度也就不一样。在文章中抒发感情,文章自然“言之有物”。表达要自然,不能矫揉造作,要在叙述中融情于事,融情于物,将自己的情感注入描写的对象之中,就如“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所说,写作要将情感渗透到文章的字句之间。
TOP
54#

文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情随景生,情景相融,是人们灵感的来源,是和谐的心灵。万事万物都是有生命的,我们要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讲求平和的心境,更好的与大自然共生。
TOP
55#

情景相生映照出生命情感的本真。
湘西的水太柔的缘故,才滋生了翠翠羞涩含蓄的爱。会唱歌的云雀傩送走了车路,把翠翠的梦带得很远很远,她跟了这又软又绵的歌声到处飞,飞到对溪悬崖半腰,摘了大把虎耳草,可她不知道把这寄寓少女羞涩情感的东西交给谁去了......那该是多么美妙的歌声呵,不偏不倚地唱到了心爱可人儿的心坎上,翠翠柔软的心儿注定要为竹雀的歌声所俘获。这歌声不似丘比特锋利的箭,凌空而来正中靶心,它更多的是柔情似水,软绵绵地缠绕住了女孩的芳心,心儿“扑通——”地跳跃,歌声随之律动,翠翠边乘着歌声的翅膀一直飞,一直飞......她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与激动,与相依为命的爷爷倾吐了少女心事,还说感觉做了一个有趣的梦,可不是嘛,柔情似水,佳期如梦。纯净的湘西景色为翠翠的情窦初开提供了最天然的天地。
湘西的美总显得与尘世隔绝,近乎一种缥缈美。它似乎比陶渊明的桃花源还要纯净,它不怕与外界来往,甚至主动接触大千世界,即使心灵蒙上俗世的尘灰,在这碧水的涤荡下,也能返璞归真了。茶垌是被世人遗忘在湘西边地的一块翡翠,在此水生水长的翠翠与傩送间萌生的爱情,打从开始就具有婉约美,表达爱意的歌是对这方如诗如画的净土的赞美,有了这奇山异水,才养育出水一般温婉灵动的翠翠,女孩定能与歌声婉转的竹雀心意相通,跟着响彻山冈的歌声飞去摘虎耳草。《诗经》有云:“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而在《边城》里,傩送无须借助任何乐器,只凭一把好嗓子,恣意高歌,便把虎耳草采了来,想必在翠翠心目中,这山里的野草可比荇菜强多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正是湘西的水土滋养出来了翠翠。
TOP
56#

我国文学创作自古就讲求情景相生,认为“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情与景在一定时空中相契合,通过一种形态连接并表达出来,就是情景相生了。王夫之在《诗绎》中说:“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哀乐之触,荣粹之迎,互截其宅。”尽管情与景一个无情,一个有情,一个在内,一个在外,但是只要有一个切合之处,情与景便发生化学反应,景就不再是那个景了,而是成为具有生命力与情感的了。正如陆机《文赋》云:“遵四时而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不正是情景相生的写照吗。
TOP
57#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仅获得书本的知识还不够,行万里路就是把书本的东西落到实处,增强我们的人生体验。古代有名的诗人散文家没有一个是只做书本工夫的,只有自己所闻所见了,才能有真性情抒发,才能显得不突兀不做作。作家在文学创作的时候更注重的是作品的内在精神,即所谓诗言志。在获得了足够的人生体验之后,我们应着重把握事物的内在蕴含,所谓情景相生就是如此吧。鸟啼花落,皆与神通。人不能悟,付之飘风。万物皆有灵性,可惜的是不是人人都能发现,所以我们应时时拂拭自己心灵的尘埃,让自己与外物相通。
TOP
58#

物在灵府,不在耳目。([唐]符载《观张员外画松石序》)
译:万物之美是由心灵感知,而不存在于耳目上。
在我看来,万物之美既在耳目,更在灵府。“耳目”给我们以直观的感受,“灵府”是我们内在的体悟。情景相生、相和,给予我们美的感受与体悟。中国的书法、绘画以及文学,都有关于情景相生的作品,它的感染力之所以那么强,关键在于一个和谐。
TOP
59#

情景相生是艺术创作中一种常用的手法,作者通过描写山水环境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艺术创作者看到自然景物时,总会触动他们敏感而纤细的心灵,从而迸发出灵感的火花,最喜欢读中国古典诗词,细细品味那些或清丽婉约或华丽繁复的词句,在脑海中勾勒出一幅幅画面:江枫渔火、江天暮雪、大江东去……然后感受千年之前古人写下这些诗词时的感情。景和情从来都不是孤立的,艺术作品中往往会采用情景交融的手法,让人在感受到艺术之美的同时,体会到创作者倾注其中的细腻情感。
TOP
60#

情与景是身体与影子的关系。触景必引情。看到春色满园,一枝红杏,不免欣喜于春的生机勃发;看到“萧萧黄叶闭疏窗”,不免心生萧条破败之感。黛玉看到花瓣飘零,无处为家,便由景生情,感怀自己惨淡的命运,不想落花像自己一样无所依托,随风肆意散落,于是独携锄头,水边葬花。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万物都是有灵性且互通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