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910111213141516» / 53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二、尊敬父母 [复制链接]

181#

       有一种爱,即使我们付出所有也报答不了,那就是父母的爱。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父母给予的。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刻起,父母就把他们最真挚的爱,无私地奉献给我们。母亲用乳汁把我们喂养,父亲用深情把我们沐浴。在我们成长的路途中,每一步都饱含着父母的辛劳。寒冷时,父母给我们温暖;困难时,父母给我们支持;生病时,父母给我们照顾。父母对儿女的爱比天高,比海深。
       有句古语说得好:“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我们人类各种美好品德中最为重要和占第一位的品德。它是做儿女的必做的天经地义的事情。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就一直具有这种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古代埋儿奉母,弃官寻母的故事,足以让人们唏嘘不已,而当今捐肾救母,退学为母的故事,更是令我们感动万分。不一样的时代,演绎着相同的主题,那就是孝敬父母,回报父母。
       亲情是一个人善心、爱心和良心的综合表现;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经地义的美德,也是各种品德形成的前提,因而历来受到人们的称赞。试想,一个人如果连孝敬父母,报答养育之恩都做不到,谁还相信他是个人呢?又有谁愿意和他打交道呢?因此我们应该用我们的优异成绩,我们的健康成长来孝敬父母,回报父母。
父母给予我们的爱,常常是细小琐碎却无微不至,不仅常常被我们觉得就应该是这样,而且还觉得他们人老话多,嫌烦呢。其实感恩是发自内心的。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父母为你付出的不仅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因为,父母是上苍赐予我们不需要任何修饰的心灵的寄托。
TOP
182#

       典故子路是孔子的学生,小时候家里很穷,他虽然生性好勇斗狠,但对父母极具孝心。当地米贵,想买点粮食着实不易,父亲时常为家中无粮发愁,子路听说百里之外的一个地方粮食便宜一些,便步行去那里买粮,然后用肩膀扛回来,根本不在乎耗费时间。父母一天天老了,可他一直没有稳定职业,为了不让父母操心,就委屈自己凑合着找点事情做。他是这么说的:“父母健在,不敢只想着自己的高远志向。”

       双亲故去后,他来到楚国。楚王很欣赏他,请他担任重要官职。他出去办事,跟从的车子上百辆,座位铺着厚厚的垫子;吃饭也很不一般,食物丰盛而精致,可以称得上列鼎而食了。他抚今追昔,不禁悲从中来,泪如雨下,说:“现在我富贵了,可是我的父母在哪里呢?尽管我还希望像当年那样从百里之外扛着米袋赶回家中孝敬双亲,但已经不可能了。”边说边哭,旁边的人没有不感动的。

       简议关于赡养和尊敬的区别,孟子讲了这样一件事。曾子侍奉父亲曾皙吃饭,每餐都有酒肉,饭后曾子一定要请示剩下的给谁。曾子的儿子就不同了,他侍奉曾子吃饭,虽然也一样有酒有肉,但饭后不问吃剩下的给谁。一句话无足轻重,但体现的意义大不相同,曾子的请示包含的是敬重,一切听从父亲吩咐,而曾子的儿子对父亲的话已经无所谓了,所以根本不问,这就是赡养和尊敬的区别。

       所谓尊敬父母,指的是恪守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礼,也就是俗话说的规矩。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不执意违背父母的意愿,不增加麻烦。子路就是这样做的,尽管他的父母属于社会底层,很穷,而他自己怀抱着远大志向,资质也不错,但他仍然非常尊重他们的人格和为人父母的地位,按照他们的意愿找事做,减轻家里的负担,即使在自己发达后,也时常想念父母的恩德,为不能孝敬他们而深深遗憾。

       古人认为,尊重父母比赡养父母更难做到。《吕氏春秋》说:“奉养父母是可以做到的,对父母恭敬就难做到了;对父母恭敬是可以做到的,使父母安宁就难做到了;使父母安宁是可以做到的,能始终如一就难做到了。”

TOP
183#

孝顺原指爱敬天下之人﹑顺天下人之心的美好德行。后多指尽心奉养父母,顺从父母的意志。 《国语·楚语上》:“勤勉以劝之,孝顺以纳之,忠信以发之,德音以扬之。” 晋代袁宏《后汉纪·安帝纪上》:“观人之道,幼则观其孝顺而好学,长则观其慈爱而能教。”中国礼仪之邦从古至今孝顺的格言、名言和孝顺的例子数不胜数。

TOP
184#

                                                                     何为“

       孝心、孝敬、孝道。中华民族崇尚祖辈传承理念。主要是对父母、长辈之,强调长幼有序。孔子首创私学,把放在教学首位,说是道德的根本。孝乃德之本百善孝为先。人们往往把孝敬父母包销祖国起来,认为忠孝不能两全,甚至贬低孝敬父母。这是误区。其实孝敬父母报效祖国二者都光荣。二者可以统一,也应该统一。忠孝可以两全。个别人受条件限制不能统一,也是有的,但不能因此而泛化。我们要把二者尽量同意起来,既尽到报效祖国,又尽到孝敬父母。这是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传统美德。

TOP
185#

孝主要指敬奉父母、善事父母。儒家认为孝是各种道德中最根本的.父母在世时,与父母相处自己要秉持恭敬的心意;保有和悦的神色;行为要合义合礼;另外也必须努力做好一切事情,以尽量减少父母为自己担忧;父母过世之后,丧祭亦应合义合礼;且必须时常缅怀他们,并效法他们合义合礼的言行,如此都能做到,才算是孝吧。

TOP
186#

[原创]孝1


   对于孝,古人是这样解释的,“孝,善事父母者。”,“子爱利亲谓之孝”,“众之本教谓之孝”等。可见,孝主要体现的是一种子女与父母之间的家庭关系,子女尽孝,不仅可以让年迈的父母得到晚年的安慰,同时子女尽孝还可以让一个家庭更美满,更为重要的是,子女通过孝顺父母的行为可以让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顺父母传给我们的下一代。为人子女者,趁父母尚在之日,多尽一点我们微薄的孝心吧。

[em31][em31]
TOP
187#

     典故子路是孔子的学生,小时候家里很穷,他虽然生性好勇斗狠,但对父母极具孝心。当地米贵,想买点粮食着实不易,父亲时常为家中无粮发愁,子路听说百里之外的一个地方粮食便宜一些,便步行去那里买粮,然后用肩膀扛回来,根本不在乎耗费时间。父母一天天老了,可他一直没有稳定职业,为了不让父母操心,就委屈自己凑合着找点事情做。他是这么说的:“父母健在,不敢只想着自己的高远志向。
    双亲故去后,他来到楚国。楚王很欣赏他,请他担任重要官职。他出去办事,跟从的车子上百辆,座位铺着厚厚的垫子;吃饭也很不一般,食物丰盛而精致,可以称得上列鼎而食了。他抚今追昔,不禁悲从中来,泪如雨下,说:“现在我富贵了,可是我的父母在哪里呢?尽管我还希望像当年那样从百里之外扛着米袋赶回家中孝敬双亲,但已经不可能了。”边说边哭,旁边的人没有不感动的。
    简议关于赡养和尊敬的区别,孟子讲了这样一件事。曾子侍奉父亲曾皙吃饭,每餐都有酒肉,饭后曾子一定要请示剩下的给谁。曾子的儿子就不同了,他侍奉曾子吃饭,虽然也一样有酒有肉,但饭后不问吃剩下的给谁。一句话无足轻重,但体现的意义大不相同,曾子的请示包含的是敬重,一切听从父亲吩咐,而曾子的儿子对父亲的话已经无所谓了,所以根本不问,这就是赡养和尊敬的区别。
    所谓尊敬父母,指的是恪守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礼,也就是俗话说的规矩。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不执意违背父母的意愿,不增加麻烦。子路就是这样做的,尽管他的父母属于社会底层,很穷,而他自己怀抱着远大志向,资质也不错,但他仍然非常尊重他们的人格和为人父母的地位,按照他们的意愿找事做,减轻家里的负担,即使在自己发达后,也时常想念父母的恩德,为不能孝敬他们而深深遗憾。
    古人认为,尊重父母比赡养父母更难做到。《吕氏春秋》说:“奉养父母是可以做到的,对父母恭敬就难做到了;对父母恭敬是可以做到的,使父母安宁就难做到了;使父母安宁是可以做到的,能始终如一就难做到了。
TOP
188#

       怎样做才是对父母尊敬呢?又要怎样才能尽我们的孝道呢?这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我认为尊敬父母首先就是要尊重他们的想法、尊重他们的意愿。而“孝”也并不是你赡养了他们,就表示你尽孝了,在赡养他们的同时还要给与他们更多的关爱,更多的温暖。正如歌里所唱:“老人并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他们要的只是一家人开开心心,做到这些并是孝的初始,持之以恒才是孝的根本。用爱回报,我们应该时刻怀有一颗感恩的心。

TOP
189#

〈入则孝〉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TOP
190#

七:百善何为先

百善孝为先

何谓孝?道家有语“父母之于子也,子之于父母也,一体而两分,同气而异息,若草莽之有华实也,若树木之有根心也。虽异处而相通,隐志相及,痛疾相救,忧思相感。此之谓骨肉之亲,神出乎忠而应乎心”。

为什么百善孝为先?说白了就是养你的人生你的人你都不好好对待,就不用说别人了。
TOP
191#

是一种文化,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中,不乏关于的典故与文章,有杨香打虎救父”“黄香扇枕温床”“庭坚涤秽事亲等等。它已深深扎进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父母从小把我们含辛茹苦的养大,日夜为我们操劳、奔波,他们在苦在累,但是我们做儿女的幸福,他们也就快了了。

父母把所有青春的给了我们,交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处事,如何独自生活。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百善孝为先。尊敬父母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而孝道也是中华民族的两大基本传统道德行为准则之一,另一个基本传统道德行为准则是忠。几千年来,人们把忠孝视为天性,甚至作为区别人与禽兽的标志。它是我国古代长期社会实践的历史产物。 孝敬父母不一定是要给他们多好的物质条件,他们学要的不是金钱和物质,他们需要的是我们的关怀父母,这是我们做人的本职。

TOP
192#

所谓尊敬父母,指的是恪守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礼,也就是俗话说的规矩。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不执意违背父母的意愿,不增加麻烦。子路就是这样做的,尽管他的父母属于社会底层,很穷,而他自己怀抱着远大志向,资质也不错,但他仍然非常尊重他们的人格和为人父母的地位,按照他们的意愿找事做,减轻家里的负担,即使在自己发达后,也时常想念父母的恩德,为不能孝敬他们而深深遗憾。
    古人认为,尊重父母比赡养父母更难做到。《吕氏春秋》说:“奉养父母是可以做到的,对父母恭敬就难做到了;对父母恭敬是可以做到的,使父母安宁就难做到了;使父母安宁是可以做到的,能始终如一就难做到了。”
TOP
193#

“孝”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传统观念。倡导“孝”的精神,可以养成中华民族践行孝道德民族品格。

作为一个父母身边最近的人应该要懂得爱父母,用心去爱护他们,让他们感到温暖,不让他们感到孤独,出去回到家要和父母打声招呼,傍晚要向父母问安,平时对待父母要表现得恭敬和愉快,最高的孝行是发自内心地尊敬父母,其次不要让父母受到羞辱,让父母感到你是一个最懂得疼父母、爱父母的一个孩子,父母教导时,必须恭敬听取,父母责备时,应当顺从并且承担责任,这样父母才感觉的很安慰,只有用深深的敬意来对待父母,那样才算是做尊敬父母。
TOP
194#

四:尊敬父母

“冬则温,夏则清 ;晨则省,昏则定”:冬天要留意父母是否得到温暖,夏天要考虑到父母是否凉爽;早上应向父母问好,傍晚要向父母问安。“身则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自己的身体受到伤害,会给父母带来忧愁;自己的品格有了缺陷,会让父母感到羞辱。“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呼叫时,不要慢吞吞的应答;父母交办的事,必须赶快去做,不要偷懒。曾子曾说:“孝道有三种:最高的孝行是发自内心的尊敬父母,其次是不让父母受到羞辱,最下等的就是赡养父母。”赡养父母做到了,尊敬就变得难了;尊敬做到了,使父母安乐便成了难事了;使父母安乐做到了,能否使父母长久安乐又更难了;让父母长久安乐做到了,父母去世后要做好就更难了。父母已经去世,自己慎重行事,不给父母留下不好的名声,这就是能够善始善终了。

“年方少,勿饮酒”。在血气方刚的年龄,千万不要贪杯喝酒。自尊自爱也是对父母的一种孝,父母养育了我们,作为子女就不能自暴自弃,不辱没自身,不让亲人为自己担忧,难过并感到羞耻。

孝是中国特色的传统观念,孝已在我们心中根深帝固,无论社会如何发展,时代如何变迁,孝都是我们生存的根基。人的孝行,最基本的就是真诚深厚,即使是繁杂的礼节没有做到,也可以惊天地,泣鬼神。我们应该积极倡导孝的精神,养成中华民族践行孝道的民族品格,不要让时间腐化我们的思想。

TOP
195#

天地重孝孝当先 一个孝字全家安
  孝顺能生孝顺子 孝顺子弟必明贤
  孝是人道第一步 孝子谢世即为仙
  自古忠臣多孝子 君选贤臣举孝廉
  尽心竭力孝父母 孝道不独讲吃穿
  孝道贵在心中孝 孝亲亲责莫回言
  惜乎人间不识孝 回心复孝天理还
  诸事不顺因不孝 怎知孝能感动天
  孝道贵顺无他妙 孝顺不分女共男
  福禄皆由孝字得 天将孝子另眼观
  人人都可孝父母 孝敬父母如敬天
  孝子口里有孝语 孝妇面上带孝颜
  公婆上边能尽孝 又落孝来又落贤
  女得淑名先学孝 三从四德孝在前
  孝在乡党人钦敬 孝在家中大小欢
  孝子逢人就劝孝 孝化风俗人品端
  生前孝子声价贵 死後孝子万古传
  处世惟有孝力大 孝能感动地合天
  孝经孝文把孝劝 孝父孝母孝祖先
  父母生子原为孝 能孝就是好儿男
  为人能把父母孝 下辈孝子照样还
  堂上父母不知孝 不孝受穷莫怨天
  孝子面带太和象 入孝出悌自然安
  亲在应孝不知孝 亲死知孝後悔难
  孝在心孝不在貌 孝贵实行不在言
  孝子齐家全家乐 孝子治国万民安
  五谷丰登皆因孝 一孝即是太平年
  能孝不在贫和富 善体亲心是孝男
  兄弟和睦即为孝 忍让二字把孝全
  孝从难处见真孝 孝容满面承亲颜
  父母双全正宜孝 孝思鳏寡亲影单
  赶紧孝来光阴快 亲由我孝寿由天
  生前为孝方为孝 死後尽孝徒枉然
  孝顺传家孝是宝 孝顺温和孝味甘
  羔羊跪乳尚知孝 乌鸦反哺孝亲颜
  为人若是不知孝 不如禽兽实可怜
  百行万善孝为首 当知孝字是根源
  念佛行善也是孝 孝仗佛力超九天
  大哉孝乎大哉孝 孝矣无穷孝无边
  此篇句句不离孝 离孝人伦颠倒颠
  念得十遍千个孝 念得百遍万孝全
  千遍万遍常常念 消灾免难百孝篇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