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七、文以载道 [复制链接]

1#

       在《王畿集》之《龙溪先生文集序》中讲到:“文,言之精也;言,心之声也。神明乎吾心,其溢而为精光,自不可掩,谓之文。文与道非有二也。昔者夫子尝以文自任矣,曰:‘文不在兹乎!曰:言之无文,行之不远。’”可见,文能载道。文将道表达出来,语言能将心之所想说出来,而文是言之精简表达。这里的“道—文—言”就如同王弼在《周易略例·明象》中所说的“意—象—言”的关系,“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然则,忘象者,乃得意者也;忘言者,乃得象者也。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道得之于心,写之于文,以言说之;有道,故能能有文、有言;从文、从言亦可看出作者心中之道。正如有意,故而能生象、生言,忘言、忘象后还能得意。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47:39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经书之中不仅蕴藏着本体之“道”,而且由“本体”还开出“工夫”,即体认天道的方法。在此过程之中,我们能通过经书进行修身养性、明德得理,以此进入一个个美好的境域之中。比如我们可以进入仁而和气的境域之中。读经书中的诗,能让我们“思无邪”。孔子讲:“《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所谓无邪,即是心正、心仁、心知礼仪。我们常讲诗教的目的可以达到仁教,是因为“诗可以兴”,诗可以使人心中善良美好的情感自然流露处,使读者在阅读和学习之后能够用来审查自己的心性是否达到“思无邪”的状态。如朱子所说:“凡诗之言,善者可以感发人之善心,恶者可以惩创人之逸志,其用归于使人得其情性之正而已。”要达到“思无邪”,则要在正心、诚意处着力,从行动上著实。每天用功读诗,审查自己的内心,心气自会和平。正如王阳明说的:“凡读歌诗,须要整容定气,清朗其声音,均审其节调;毋躁而急,毋荡而器,毋馁而摄。久则精神宣扬,心气和平矣。”通过读《诗》我们可以进入有仁且和气的境域之中,使自己恰如其分地流露情感,保持愉悦的心情。我们还可以进入“日日新”的境域,在此之中我们能一点点获取进步,得到成长。孔子讲:“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在温习旧知识的时候,有所新的体悟,就可以成为师了。这告诉我们,首先,旧的、古老的东西里面也蕴藏着无穷的智慧,需要不断的探求之,古语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学习之前的东西,能够好地帮助我们在今天的生活,吸取前人的智慧与经验。其次,我们用心学之,心里蕴藏着理,而同时心也会变得广阔宏量的,认知到更多的知识与思想。朱子讲:“只是故中底道理时习得熟,渐渐发得出来。”“若知新,则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则常活不死杀矣。”理、道、心皆是活的,若我们身在其中,与之一体,相处久了、相处熟了,自然能够有所悟有所得。人之学习,须像活水不断流动前行一般,我们需要时刻反省、时刻回顾,这样才能够避免成为死水。我们可以进入礼乐的境域之中,既有秩序又充盈着和谐。礼乐是来自于或者说能够呈现出天地间和谐与秩序。礼求顺,乐求和;礼从外现,乐从心发。礼从差异有秩序的角度让人保持不同,使人明白差异,能互相尊重。乐从和同的角度,使人相互感通,能够彼此亲近。人不过于礼,也不过于乐,便能够保持内心平和少欲自然而然便能与时合、与天地合礼更主于外,若太过于礼,则会使人与人之间太过疏远,所以要适度,在内还需用乐辅之,此时两者相互为用,才能更好地呈现道之用,成就个人圆满的品格、成就和乐的一体之象。“大人举礼乐,天地将为昭焉”,通过礼乐性的活动,生活在礼乐的世界之中,我们的生命就不会闭塞、幽暗,而会变得更加广阔、澄明。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