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七、文以载道 [复制链接]

1#

文学创作指作家为现实生活所感动,根据对生活的审美体验,通过头脑的加工改造,以语言为材料创造出艺术形象,形成可供读者欣赏的文学作品,这样一种特殊的复杂的精神生产活动称为文学创作。文学创作是最基本的文学实践,它是作家对一定社会生活的审美体验的形象反映,既包含对生活的审美认识,又包含着审美创造。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47:39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文以载道"是古代文论的核心观点,其内涵是以文艺作为政治教化的工具,给道德赋予政治功用,在文艺作品中反映儒家以“德治”、“民本”为重心的政治伦理之道,通过学习思考积善成德、省察克己、慎独等方法提高道德境界的修养之道,以及体现事物内在特点与规律的自然之道。古代儒家文论所载之“道”,首要的是政治伦理之道、政治伦理之道是以“德治”、“民本”为重心,重视道德的政治功用,强调统治阶级的道德修养,注重调和统治阶层与农民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既希望统治阶级政治秩序长期稳定,又在一定程度上采取缓和阶级矛盾的政策,让人民生活安定的一种治国理念。
TOP
3#

儒者在儒家经典文论作品中也提倡修养之道,他们论述的修养之道主要涉及修养方法与修养境界两方面。从修养方法来说,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内容,即学习思考省察克己积善成德和慎独。儒者同样提倡自然之道,它表现为事物的内在本质与规律。他们在文论作品里体现自然之道,就是在作品中以艺术的手法表现万事万物的本质与规律“文以载道”观是儒家功利主义文学观的集中反映,也是千百年来中国文学的一个传统。
TOP
4#

文学家创作作品,目的在于体现一定的审美价值和一定的社会功用,也就是说在创作中实现美与善的有机融合。欣赏者阅读文学作品,是为了在欣赏过程中领略艺术的美感,引发内心的矛盾和求美向善的价值选择。“文以载道”对文学创作者来说,就是用优美的文辞阐明实用的道理。因此作品的内容与其形式相比更加重要。周敦颐说:“文辞,艺也;道德,实也。笃其实,而艺者书之,美则爱,爱则传焉。”他认为道德是文章的根本实质,文辞是一门学问,在处理文辞与道的关系上,他看到道德需通过文辞来宣扬、传播,强调不能为了讲文饰而忘了载道的根本。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