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雍也·二十)
辨:尽管这里的乐应该训为第③种乐,ào,嗜好,喜爱,它是个及物动词,不属于分析范围,但是如果从及物动词意动用法角度分析,即:以之为好,以之为乐,在这样的情况下,好、乐可以分别理解为:喜好的,快乐的。这样的理解并无不可之处。正是因为乐ào之,所以乐之lè。前者突显求道的行为,而后者突显得道的状态,两者并无矛盾。
内容、结构:
这个段落共涉及三种境界——知之者,好之者,乐之者,有两个陈述性语句构成,修辞格类型是顶针层递。
札记:
1、关于《学而·一》与《雍也·二十》的关系
两个段落实际上是存在一种内在的相关性的。
从体裁句式上看,两个段落都是箴言体陈述句,从句子关系上看,两个段落的句子之间都有递进关系。
从表达内容上看,两个段落都在探讨学的程度、乐的境界的问题,并且存在学的程度和乐的境界相互对应的情况。
相异的是,前者通过集中表达学习方式以突出学问与人的生活的联系性。(即:“自习”、“交友”、“交人”三种学习方式),而后者通过集中表达学的状态以突出学问与人的生活的联系性,(即:“知之”、“好之”、“乐之”三个学习状态。)另外,前者似乎更接近“对话语体”,给人的感觉是读者将与孔子对话,对话的双方关系很亲切,似“朋友”;后者似乎更接近“格言语体”,给人的感觉是圣人施教,读者谛听,双方的关系稍显严肃,似“师徒”。只不过我所谓的这种对话或者教学没有现实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