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1516171819202122 / 22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二、自尊自信 [复制链接]

316#

       自尊自信是个人内在涵养的一种外化表现,要想提高自己达到自尊自信,首先应该着手于提升自我的内在涵养,只有内心富足了,才能有底气,底气足了自然而然就会有信心。其次要对自我有充分的认知,不能追随别人的观点,当自己的意志随别人更改时,那么也更容易被别人的看法所困。最后我们应该多多阅读,更加了解大千世界的各个部分,开拓自己的眼界。
TOP
317#

自尊,便是要学会自我尊重和自我爱护,一个人若是连自己都无法尊重,连自我都无法去接受,那么他又怎么能够接纳这个社会呢,学会爱自己才能学会爱别人,这样子的爱才是发自本心的,纯真的爱,才是有利于社会的,我们在自尊之中学会自己是谁,明白自我是什么,是我们学习情感,拥有情感,传播情感的一种重要的初始的阶段以及基础。一个人的魅力不仅仅是外在的美丽,外表的美丽是一部分是自然的一种额外的馈赠,但是这并不是人这一群体的魅力的最大的表现,人的美丽来自于灵魂的深处,是自我的一种修养外在的表现出自己的一种魅力。而怎样才能培养出自己的这一种特质呢,那便是要求我们学会自尊,一个人只有爱着自己,达成自己内部的一种和谐,才能够真正的提升自己的修养,培育出一个完整的完善的人格,才能够拥有一种独特的魅力,而这种魅力则常常被我们称之为自信,一个自信的人不论外在如何,总是让我们觉得他们有着一种超常的魅力所在,这就是自尊所带来的礼物就是我们的修养,而体现出的就是自信。
TOP
318#

自尊不是一种本能,而是在后天不断地自我审视和评价中形成的一种人格;自信不是一种天赋,而是在后天不断地自我努力和磨练后形成的一种勇气。想要获得别人的尊重,首先要自己尊重自己,“人之所贵者,非良贵也。”别人给予的尊重如果不是出于对自己人格的尊重,而是有所企图的,那么这种尊重,除了让自己迷失在阿谀奉承里,还有什么其他的价值呢?而自尊却是让我们在自己平日的所作所为里不断地反省和审视自己,在美中发展美,于错中纠正错。一个人如果没有“当今之事,舍我其谁也?”的自信,那么在做事的途中,又怎么呢一直意志坚定呢?又怎么敢立大志,成大事呢?所以一定要有自信,不宜妄自菲薄,自信地迎接挑战,自信自己会成功,那么自己就很难失败。
TOP
319#

不自尊者,必无人尊之。贫贱不能移,自尊在任何时候,都不应该被抛弃。膝下有黄金者,又岂止男儿?“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不自信者,必无人信之。肯定自己是人生实现自我突破的开始,自信者,能化冷眼与嘲笑为动力,敢与众人背道相驰的坚定。“你是侏儒中的侏儒,至小中的至小。但你是一切。”自尊是个人最宝贵的人生财富,是为人处世不可动摇的基石;自信我们迈向成功的第一步,是锋利的武器、坚固的铠甲。“满招损,谦受益”,我们自尊自信却万不可自负。沧海横流,提灯砥砺前行。
TOP
320#

题为自尊自信,自尊与自信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作为从小生长在农村的我来说,我的爸妈对我的价值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的父母没有读过书,常年只有过年的时候才回家,在我的小时候,过年的时候还是允许放爆竹的,那时候我家总是放爆竹最先开始,最亮眼的,我不知道为了什么,现在看来,我爸是为了自家的脸面,是为了体现自己的自信,告知别人我家从来不比他人家差。从一声声爆竹声中我也会到了常人不能有的自尊与自信。
TOP
321#

自尊自信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拥有的,同时也是我们极为看重和在意的。同时我们也都知道人最大的魅力就是自信。只要信心满怀,自然就充满力量。自信的人,总是怀着阳光一样的心态,积极向前,不仅照亮自己的前程,而且能影响身边的人。但是如何做到真正的自尊自信,其实并不难:
首先,我们应该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不要过分关注自己的缺点或失败,要学会肯定自己取得的成就和进步。
其次就是要多与积极乐观的人交往,听取他们的鼓励和支持,有助于提升自信心。与此同时在面对困难时,不要把精力放在如何反抗上,而是要把焦点放在如何走入顺境上。
再次关于自尊,就是要学会尊重并爱护自己。不要用别人的眼光来衡量自己的价值,不要过分追求别人的认可和赞许。相信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坚持自己的原则和信念。尽可能的避免与那些消极、负面的人交往,因为他们可能会削弱我们的自尊心。
最后就是不断的通过学习和实践来提升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不断追求进步和完善自己。
总之就是要背挺直一点,往前站一点,对自己多一点信心和鼓励!
TOP
322#

自尊自信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它表现为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和评价,并且对自己的价值和能力有信心和自豪感。自尊自信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一个缺乏自尊自信的人往往缺乏勇气和信心去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机遇,而一个自尊自信的人则能够勇敢地迎接挑战,抓住机遇,不断追求自己的目标和梦想。因此,我们应该努力培养自己的自尊自信,让自己具备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心理品质,从而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机遇。
TOP
323#

在古代 ,儒家思想对自尊和自信的理解深厚而独特。儒家学说强调个人的修养和自我完善,视自尊为个人道德品质的核心要素。它主张,一个人若要得到他人的尊重和信任,首先需自尊自爱,对自己的价值和尊严有深刻的认识和尊重。
同时,儒家也极为重视自信的品质。它认为,自信并不仅仅是一种外在的表现,而是建立在个人深厚的道德修养和才华之上。只有当一个人具备足够的道德素养和才能时,他才能真正地自信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这种自信并非盲目的自大,而是基于对自己能力的清醒认识和对他人的尊重。
在我看来,自尊,源于我们对自身行为的深度审视与评价,它是在社会交往的熔炉中锻造而成的。每当我们立于成功的顶峰,那份自内心的自豪感油然而生;而当遭遇挫折,羞愧之情亦会悄然而至。然而,须知自尊并非静止的疆界,它始终处于动态的演变之中,需要我们持续地耕耘与自我超越。自信,即那份深沉的自我信任,犹如一盏指引心灵的明灯。它源于我们深厚的学识、精湛的技艺以及丰富的经验,为我们在迎接挑战时注入无畏的底气。自尊与自信是我们成长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只有当我们充分认识自己、信任自己、接受自己时,我们才能真正地发挥出自己的潜力,实现自己的价值。让我们一起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TOP
324#

自尊自信对我们是很重要的。有了自尊,我们才算是一个真正的人,因为自尊是成为一个人的根本。自信更是我们积极面对生活的支柱,如果一个人连自信都没有,那么就根本无法在社会上立足。
TOP
325#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这就是自尊自信,我们时刻都要有这种面对生活苦难的坚定勇气,朱元璋的一生也是摸爬滚打起来的,当过乞丐,当过和尚,最后成为了乱世中的一代枭雄,就是因为他自尊自信从不放弃自己。现在的社会更是需要如此,如果你都看不起自己,那么更何况是别人了,我们只有自己鼓励自己相信自己的潜在能力,并为只而奋斗,不屈不饶,那么总有一天机会来了你就会成功,因为这样的社会虽然残酷,但不缺少机会,重要的是你在机会来的时候有没有准备好,那么这需要的将就是对自我的信任和勇气。在生活对自我能力的肯定,自我鼓励,自尊自信也就成为了生活向前的动力。
TOP
326#

一个人的底气始终来自于自身,而非外在条件。如今,许多人因互联网的营销言论而产生自卑,尤其在容貌、家庭背景等方面感到不足。然而,人生的局限从来不是由这些外在因素决定的,真正限制我们的,往往是我们自身的心态和认知。外界的评价与标准,虽能影响我们一时,但只有我们自己才能决定是否被其左右。要想突破现有的瓶颈,追求更高的目标,关键在于立志、自尊自重,并保持内心的坚定与自信。无论外界如何变化,真正的尊贵和成就源于内在的自信与力量。唯有坚守自我,才能在风云变幻的世界中,拨云见日,突破束缚,实现更为广阔的人生。
TOP
327#

“自己安于贫弱,最终也只能是贫弱;自己安于愚昧,最终也只能是愚昧”。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摆脱贫弱和愚昧,就必须拒绝安于现状,要有改变自我的决心和行动。在自尊方面,这意味着我们要正视自己的不足,不逃避、不否认,而是积极寻求改进和提升。比如,如果我们在某方面知识欠缺,就应该主动学习,提升自己,而不是安于无知。
“如果甘心自暴自弃,这就是不能立志”则强调了立志的重要性,而立志的前提是自尊自信。我们要相信自己有能力改变现状,有潜力实现更高的目标。在实践中,这要求我们设定明确的目标,并为之制定详细的计划和步骤。同时,我们要保持积极的心态,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实现目标。比如,在职场上,我们可以设定晋升或技能提升的目标,并通过不断学习和努力来实现它。
自重和自强是赢得他人尊重的关键。自重意味着我们要尊重自己的价值和尊严,不轻易放弃自己的原则和底线。自强则要求我们不断努力提升自己,使自己在各方面都变得更加强大和优秀。在具体做法上,我们可以从小事做起,比如保持良好的仪态和言行举止,不做出格的事情;在工作和学习中努力进取,争取更好的成绩和表现。
TOP
328#

        《二程集》说“人苟以善自治,则无不可移者”,自信从来不是空想,得靠自己磨出来。高中时我数学成绩不好,自己也泄气。直到读到“自安于弱,而终于弱矣”,我很不甘心,难道真要一直让数学成为我的短板吗?于是每天多刷两道题,错题本攒了厚厚一摞,最后期末考出了不错的成绩。那刻才明白,自信不是天生厉害,而是肯花笨功夫让自己进步,汗水带来的底气最实在。  
        “人不自重,斯召侮矣”这话,我也吃过亏。小组作业时怕得罪人,对偷懒的队友忍气吞声,结果被当成“软柿子”。后来想起这句,才懂自重是守住原则:不是硬杠,而是温和说“不”。再遇不合理分工,我会说“可以多做,但要公平”。当我开始尊重自己,反而少了轻视,多了理解。  
        现在觉得,自尊自信是棵“向内生长的树”。承认不足,但不躺平;听别人的话,但不丢了自己的根。自己有底气,比别人的夸奖更踏实,也比虚荣的骄傲更长久。
TOP
329#

自尊不是自我加冕,自信亦非盲目膨胀,它们首先是一种对“自我之贵”的确认,继而转化为“可为天下先”的责任。孟子一句“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并非狂傲,而是把个人放置在时代经纬里衡量:若此身确有可贵处,便无权推诿;若推诿,则辜负了天赋之贵。可贵不靠爵位、不靠他人加封,而靠“善自治”的实践。程颢、程颐说得直白:昏愚皆可渐磨,惟自暴、自弃者不可化。自尊的起点于是十分朴素——承认自己尚未圆满,却拒绝停留原地。
一旦承认自我之贵,随之而来的便是不可回避的行动。吕祖谦警告“自安于弱,终于弱”,把安于现状定义为一种慢性自戕。自尊若仅止于内心抚慰,便与阿Q式精神胜利无异;它必须外化为日日不断的“自治”——读书、省思、改过、力行,无一可缺。陈淳说得决绝:“甘心于自暴自弃,便是不能立志。”立志不是立下宏大目标,而是立下一念:今日之我必胜于昨日。此念一起,自尊有了根,自信随之生长。
自信的生长不靠空洞口号,而靠可验证的积累。薛应旗提醒“人不自重,斯召侮矣;不自强,斯召辱矣”,把外界的轻蔑或赞美还原为自身行为的回声。若回声刺耳,先省己身;若回声仍恶,则己身已坚,恶声自散。如此,自信不再是“我一定赢”的赌咒,而是“我已立定脚跟”的笃定。
最终,自尊自信汇成一种公共责任。孟子说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其实是在提醒:时代的空白需要人去填补。填空白者未必封王拜相,却一定先在自我身上完成“王者”——以正道自律,以能力自强,以德行自证。于是,自尊自信不再是个人标签,而成为社会可倚重的支点:一人立,众人可附;众人立,天下可安。
因此,自尊自信不是终点,而是日日更新的起点。它始于对“我亦可贵”的确认,经由“我可改变”的实践,终于“我可担当”的自觉。每一日,若能在言行上检视分寸,在困厄中不改方向,便是把“贵于己者”从言辞落实为事实。如此,时代无论治乱,个人皆可立稳脚跟,既不轻贱自己,也不辜负天下。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