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5楼云南大学李园满的帖子“良心”即是孟子所先立之“大者”,此“良心”既能一天人,又能合内外,《文言》所谓“大人四合”,程颢所谓“仁者浑然,与物同体”,所以孟子才会说:“万物皆备于我”,可见,“良心”便是孟子哲学的本体。本体之道,无形无象、无动无静,非空非色、非阴非阳者,濂溪所谓“无极”“静无”者,康节之“一而不动”者,朱子所谓超乎阴阳之外者,阳明所谓“无善无恶”者。本体之道具有三性:空、寂、知。空是空却诸相,是离象之意、言外之意,是本体之道的超越性、形上性;寂是实性不变动义,是至善之意,完满之意,是本体之道的绝对性、理想性;知是灵明不昧,自由自在,是灵动之意,自由之意,是本体之道的灵动性与根源性。“本体三性”与“一易三义”还具有内在的对应关系。空者,简易也,超越性与形上性;寂者,不易也,绝对性与理想性;知者,变易也,灵动性与根源性。
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孟子·尽心上》)依此句来看,“良能”和“良知”都和“良”或者“良心”紧密相关。此外,“良能”和“良知”,一个是“不学而能”,一个是“不虑而知”,那么可以推知,二者都具有某种先天性的特征,并非是后天通过学习等手段强加上去的。笔者认为,“知爱其亲”与“知敬其兄”,就是“良知”。“良知”是生而知之的东西,若勉强以概念论之,它可以指人自然而然奉行的善性道德观念。在这里,“良知”体现着“良心”作为本体的超越性,也即简易之德。就像朱子的注解所说:“良者,本然之善也。” (《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