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复制链接]

1#


历代都用这个“孝”字原则去约束、要求子女为其父母尽孝,而且要从内心深处孝敬自己的父母。在今天,我们仍要继承和发扬“孝”的传统,尊重父母,多与父母进行沟通,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尽自己的一份孝心。当今社会“代沟”问题不容忽视,尤其是对于那些正处在青春期逆反心理很强的青少年,与父母的沟通已成为影响他们学习生活的重要问题,学生们普遍认为父母不理解自己,不尊重自己,与父母无话可说。教学本课,要使学生意识到理解和尊重是相互的,不要只要求父母迁就自己,也要尝试着去理解父母,体会父母的艰辛,在此基础上对父母尽自己的一片孝心。其实,本课也是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倾吐的平台,让他们说出在与父母相处中产生的困惑,教师要循循善诱,让学生认识到“孝”的重要。


   我们中国人都讲究孝顺,大家一直认为孝顺是传统的美德,实际上这也是一个国家的优良传统。有这么一句话,我认为很有道理:一个连父母都不孝顺的人,绝对不可以把他当朋友去处。


我的父母都是孝顺的人,我爷爷老年后一直居住在我家,直到有一天突然离开了这个世界。不客气的说,我们几个兄弟姊妹也很孝顺父母。姐姐条件好一些,在经济上对老人关照的多一些。我和哥哥没事的时候也总往父母家去,今天买点水果,后天买点糕点。


实际上,老人倒不一定是盼望子女去买什么东西。老人高兴的是子女的生活都很好,最盼望的是和子女聊聊,说几句话。能隔三差五的看见子女,就是老人最大的开心。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