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人与人之间要谦让吗? [复制链接]

1#

                    仁者爱人


    孔子曾定义仁为“仁者爱人”。爱人,孔子虽然要分等差的去爱,要推己及人。但我觉得世人连等级的爱都无法做到,更不要说基督的普世之爱了。爱人的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为他人着想,以他人为中心。


     以此为标准,我们发现爱一个人绝对不会和他去争什么,就会懂得谦让。可是现实是什么都争,日本核泄漏,中国人抢盐抢得红眼了,有人想过他人没,也许想过就是要多买点给家人,给亲戚,给朋友。那那些不是你的家人,不是你的亲戚,不是你的朋友的人呢?那有什么爱人的想法呢!


    如果中国人真的成为了仁者,会不会和朋友争女朋友呢?当然女生也是有选择权的,但当两个好朋友一起爱上同一个人(男女皆有可能),放手的那一个是不是仁者,虽然很爱,但有一种爱叫放手。我发现自己很少去和人争什么,最多跟人脸红的也就是和人争辩思想的正确与否,碰到物质上的利益冲突,我都退让,不想去争。到底这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像我这样的人可以在这样恐怖激烈的竞争中存活吗?中华文化可不可以告诉我,人与人要不要竞争,消极的等待可以换来人生的幸福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