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关于管仲的两个小故事 [复制链接]

1#

1,齐纨鲁缟
  齐纨鲁缟是古代最著名的两种丝织品,围绕着齐纨鲁缟,齐、鲁两国还曾爆发过一场经济战。春秋时期,鲁庄公一直不服齐桓公,两国之间经常发生摩擦。桓公与管仲商议对付鲁国的办法,管仲想了一条奇计。他请桓公带头穿缟做的衣服,令大臣也要穿缟做的衣服,于是齐国百姓也都纷纷效仿。一时间,缟服遍及齐国。管仲下令齐国百姓不准织缟。于是,缟的价格猛增。鲁国百姓见织缟有利可图,便放弃农事织起缟来。家家纺机响,户户织缟忙。管仲又派人贴出告示:鲁国商人给齐国贩来一千匹缟得三百金;贩来一万匹得三千金。这样一来,更给鲁国的织缟热加了温。鲁侯高兴了,认为织缟可发,于是下令全国织缟。鲁国百姓忙于织缟,田地都荒芜了。


  转眼就是一年。管仲突然下令封闭关卡,不让鲁缟进入齐国。同时,又让桓公和大臣们改穿齐纨做的服装。于是,齐国上下纨料衣服又大流行,无人再穿缟衣了。这一下,可苦了鲁国。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两季庄稼收成没了,堆积成山的缟卖不出去,百姓顿时陷入了饥饿之中。鲁庄公发现中了管仲的计谋,急忙下令停止织缟,可为时已晚。他只好派人到齐国购粮。管仲把粮价一提再提,把鲁庄公搞的内外交困,迫不得已,鲁庄公派人向齐国求援,请求借粮。并表示今后愿听齐桓公调遣,决不再找齐国的麻烦。管仲建议桓公接受鲁庄公的请求,开仓向鲁国放粮。


2,求鹿于楚


齐桓公把南方的楚国看成王霸事业上的“假想敌”,整日里都在琢磨如何削弱楚国。


但楚国的军事战斗力很强,这让齐桓公头疼。他问管仲:“楚国是一个強国,其人民精通格斗的技巧。我们要举兵讨伐楚国,恐怕力不从心。一个楚国就很麻烦了,以后的路该怎么走?”


管仲说:“大王您出高价购买楚国特产的鹿吧。这一招准管用。”齐桓公于是在与楚国交接的边境上设立了一座小城,并派人到楚国购买活鹿。


楚国活鹿的价格为八万钱一头,管仲让齐桓公派中大夫王邑带了二千万钱去楚国大肆搜购。


楚王听说了这件事情,乐了,对其宰相说:“那个钱,是人都喜欢的,也是国家赖以生存的东西。而鹿,不过是禽兽而已,楚国多的是,即使都不要也无所谓。现在齐国出那么多钱来买我们不需要的东西,这是我们楚国的福气啊!老天让齐国这个傻冒来便宜我们,太好了!赶快发布命令,让老百姓赶紧捕捉活鹿,尽快把齐国手上的钱换过来!”


为炒做这一事件,管仲还煞有介事地对来自楚国的官方采购商人说:“你能给我弄来二十头活鹿,我就赏赐你黄金百斤;弄来二百头,你就可以拿到千斤黄金了。楚国就算不向老百姓征税,财用也够了。”


于是楚国上下都轰动了:无论官方还是民间,无论男女老少,全都来劲了,颇有点今天“全民炒股(或炒房)”的意味。老百姓都放下手头的农活,漫山遍野地去捕捉活鹿。


这个时候,管仲让大臣隰朋悄悄地在齐、楚两国的民间收购并囤积粮食:楚国靠卖活鹿赚的钱,比往常多了五倍;齐国收购囤积的余粮,也比往常多了五倍。


于是,管仲对齐桓公说:“好了,这下我们可以安心去攻打楚国了!”


齐桓公问:“为什么?”


管仲回答:“楚国拿了比往常多五倍的钱,却误了农时,粮食又不可能几个月时间就可以收割的,楚国到时候一定会去收购粮食的。到时候我们封锁边境就行了。”


齐桓公恍然,于是下令封闭与楚国的边境。结果楚国的米价疯涨,楚王派人四处买米,都被齐国截断,逃往齐国的楚国难民多达本国人口的十分之四。楚国元气大伤,三年后向齐国屈服。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