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华义理 [复制链接]

1#
一、忠的内涵
    热爱祖国并且奉献终身,执着于正义事业并且尽心尽力地完
成,朋友、夫妻之间在正道的基础上互尽忠诚。
    忠者,中电,至公无私。天无私,四时行;地无私.万物生;人无
私,大亨贞。忠电者,一共心之谓矣。为国之本.何莫由忠。(《忠
经·天地神明章》)
    [译文]忠,就是坚持中道,极为公正,无所偏私。上天无偏私,四季交
替运行;大地无偏私,万物蓬勃生长;人无偏私,就会事业通达,名声显著。
忠,就是专心一意。国家的根本,就在于忠。
    [注释]①亨:通达。
    忠.敬电,尽心日忠。(汉·许慎《说文解字》)
    [译文]忠就是慎重,尽心尽力就是忠。
    鞠躬尽力,死而后已。(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
    [译文]勤恳谨慎,尽心尽力,直到死才会停止。
    忠.是要尽自家这个心。(《朱刊凸类》卷六)
    [译文]忠,就是要自己尽心尽力。
    诚心以为人谋谓之忠。(清·刘宝楠《论语正义·学而》)
    [译文]真心真意为别人谋划,就叫忠。
二、忠于祖国
热爱祖国的土地并加以保护,热爱祖国的人民并为之奉献,热
爱祖国的文化并努力弘扬。
    临患不忘国,忠电。(《左传》昭公元年)
    [译文]身处困境而不忘记国家,这是忠。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魏·曹植《白马篇》)
    [译文]为了解救国家危难而英勇捐躯,对待死就像是回家一样。
    贤者不悲共身之死,面忧其国之衰。(宋·苏洵《管仲论》)
    [译文]贤者不为自己将死而悲伤,而为国家的衰败而忧虑。
    一寸赤心惟报国。(宋·陆游《剑南诗稿·江北庄取米》)
    [译文]一颗赤诚之心只为了报效祖国。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
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译文]原本就知道死了万事一场空,只是伤心未能见到祖国统一。
等到王朝的军队向北收复中原之日,在家中祭祀时不要忘记告诉你的
父亲。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译文]人生自古以来有谁不会死呢,要留下一片忠诚之心照耀史册。
    [注释]①汗青:史册。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明·顾宪成“东林书院联”)
    [译文]风声、雨声、读书声,每一种声音要用耳倾听;家事、国事、天下
事,每一件事情都要用心关注。
    人卜兴亡,匹夫有责。(清·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
    [译文]天下的兴盛或衰亡,普通人都有责任。
    [注释]①匹夫:普通人。
    一片丹心图报国,千秋青史胜封侯。(清·陈璧《客丘瑞之聚星楼楼壁有
万允康父母顾瑞木社友诗有感吊之刚顾原韵愁字》)
    [译文]一片丹心只想着要报效国家,在史册上留下千秋英名,远胜于
封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译文]如果有利于国家,就要奉献生命,岂能避免灾难而趋向安乐?
三、忠于人民
    上思利民,忠也。(《左传》桓公六年)
    [译文]居于高位,考虑如何做有利于人民,这就是忠。
    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左传》僖公九年)
    [译文]公共的利益,知道了就一定要去做,这是忠。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战国·楚·屈原《离骚》)
    [译文]长长叹息,掩面而泣,为人民的多灾多难而感到哀伤。
    能遗其身,然后能无私。去私,然后能至公;至公,然后以天下
为心矣。(隋·王通《中说·魏相》)
    [译文]自E够抛开自身私利,然后就能无私。除去私心,然后就能达到
公平;达到公平,然后就会心怀天下了。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译文]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去为大家忧虑,在天下人享受安乐之后才
去享受安乐。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