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善
《孟子》哲学思想的中心是“性善”论,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政”。孟子思想中有较强的民本主义思想,他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民心向背对维护统治阶级的重要性。对统治阶级的暴虐统治,孟子作了相当激烈的揭露和批判。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孟子总称之为“不忍之心”。孟子认为这是人生来就有的天性。然而,人皆有之的善性最初只是一种道德的萌芽,必须经过后天的培养,才能最终发展为完美的道德。否则,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受到外物的诱惑,只知道满足耳目之官的物欲享受,善良之心会逐渐丧失,人要通过自我修养把丧失的善良之心找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