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原创]"礼"待人生 [复制链接]

1#

“礼”待人生


  礼,构成的词汇,礼节,礼仪,礼尚往来……,融括了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精髓,礼与仁互为表里,仁是礼的内在精神,礼是仁的外在表现,故《论语》曰“不学礼,无以立”。“礼”待人生,人生善你。


  “礼”指的是尊重,是一种待人待物的处世哲学,是尊重自己,尊重别人的和谐观。


    教养体现于细节,细节展现素质,素质即是“礼”的体现。生活中,当你和别人交流通电话,但是怎样给自己的对话结个尾呢?“礼”告诉你答案,让你不失礼的结束对话,“地位高者先挂电话”,合情合理。当你向别人要名片时,怎样既顺利又不会让场面尴尬呢?“礼”告诉你答案,“不知道怎样和你联系比较方便”,不唐突也不失风度。当你遇到陌生人,在宴会上,在排队时,抑或是在人流匆匆,车流滚滚的大马路上,对别人是似看非看,冷眼扫视,抑或是……?但是换位思考,要是你和他人的此类“余光“不期而遇,你会作何感想!那在这个如此冷漠的社会生活的你会快乐吗?当然不会,”礼“告诉你,给别人一个微笑,给自己一个微笑,如果你是有车e族,也可在堵车时,开开后车灯,给车友微笑,相互缓解一下城市生活的压力,无需花费多少,只需一个微笑,刹然间,我们的社会变得如此和谐,转瞬只在以一念之间。当自己心情不好时,“礼”告诉你,不妨出去走走,呼吸一下新鲜空气,走进灿烂的阳光,像流水倾诉,和着流水去向远方,融入胸怀宽广的大海,和飞鸟交语,随着风儿滑向长空,报告广阔无垠的天空,顿时,海天交界处会出现一道彩虹,峰回路转处,必是彩虹出现时。如此等等构成了你的人生,每个人都会遇到两种境况,“得意”,“失意”,那么怎样处理这两者呢?是得意时给社会一点“颜色”看看,让它瞧瞧你的“厉害”,还是失意时,懊恼无比,捶胸顿足,叫骂社会?“礼”告诉你答案,“得意”莫忘形,”失意”莫失志,“得意 ”是应当服务社会,服务他人,要知道这是我们居住在人世间应付的房租,房租交齐了,你才会过得舒适坦然,“失意”时,应当坚定信念,找出“失意”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重振旗鼓,社会是没有错的,错的是你没有抓住它给你的机会,没有天生的“富人”,只有自认的“贫者”。


  “礼”待人生,就是要“郑重”的待人处事,举重若轻者,姿态傲慢,看之让人生厌,举轻若重者,姿态谦恭,细细端详,他正徐徐向我们走来,很慈祥,其实他并不遥远,他就在我们身边——“孔子”。“礼”待人生,人生善你,促进社会的和谐,彰显民族文化的魅力,何乐而不为?




                                        

分享 转发
TOP
2#

不错哟,深有同感,“礼”待人生,人生善你!![em29]
TOP
3#

教养体现于细节,细节展现素质,素质即是“礼”的体现。很喜欢这句,努力去学习,努力去实现,勿以善小而不为,做一个有“礼”的人。
TOP
4#

[em05]
TOP
5#

    以礼待人,别人才会以礼待你。
TOP
6#

        懂礼貌的人通常都是有教养的人,多半都是愿意为别人着想的人,而这样的人总是很讨人喜欢。
TOP
7#

     可以想像一下,没有礼貌世界会成为什么样子:你跟一个人say hello,别人却头也不会的走过;你在图书管里做作业,旁边的人却在大声的讲电话;还有,你说话说得正起劲的时候,有人莫名奇妙的打断你说的话......

      随便想想,就觉得没有礼貌的世界让人活得憋屈和难受

TOP
8#

文从字顺,鞭辟入里,特喜欢这句“礼”待人生,人生善你。没有天生的“富人”,只有自认的“贫者”。超赞!
TOP
9#

礼从根本来说是一种品德,而品德非个人之事,两人立于同一屋檐之下,两两对比,有礼者脱颖而出。品德总是对比出来的。我们在讲礼时总会讲的无礼,我们在宣扬礼时总会贬低无礼。那么我们如何规范礼呢?将礼无限泛化,还是归于其本真呢?在这过度迷信的时代,回归本真才为上者。[em07][em07][em07][em07]
TOP
10#

其实崇尚礼仪,推行礼仪,践行礼仪,不仅仅是政府对全国人民提出的号召和要求,更是全体公民提升自我素质的普遍呼声和自觉行为。但是,很多人很想使自己成为一个礼仪的践行者,却苦于对什么是礼仪、礼仪的具体内容以及自己如何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运用礼仪、践行礼仪并不十分了解。因此,温柔的虎试图对礼仪作一个定义,以期帮助大家对礼仪有个理性的、全面的、系统的了解。
TOP
11#

有才~~[em01]
TOP
12#

       “礼”待人生,就是要“郑重”的待人处事,举重若轻者,姿态傲慢,看之让人生厌,举轻若重者,姿态谦恭,细细端详,他正徐徐向我们走来,很慈祥,其实他并不遥远,他就在我们身边——“孔子”。“礼”待人生,人生善你,促进社会的和谐,彰显民族文化的魅力,何乐而不为?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我深信,有“礼”走遍天下。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