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复制链接]

1#

中国古代道德规范之一。原指为人诚恳厚道、尽心尽力,后有忠于他人、忠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于">于ersonName>君主及国家等多种含义,如“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有时特指臣民对君主和国家应尽的道德义务。随着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的形成和加强,“忠”成为臣民绝对服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从于">从于ersonName>君主的一种片面的道德义务。宋代以后,“忠”发展到“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愚忠。


《论语》记载:"仲弓问仁。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孔子又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己。"(《论语·雍也》)


由此看来,如何实行仁,在于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换句话说,"己之所欲。亦施于人",这是推己及人的肯定方面、孔子称之为"忠",即"尽己为人"。推己及人的否定方面,孔子称之为您,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的这两个方面合在一起,就叫做忠恕之道,就是"仁之方"(实行仁的方法)。


后来的儒家,有些人把忠恕之道叫做"系(此字无)矩之道"。就是说,这种道是以本人自身为尺度,来调节本人的行为。公元前三、二世纪儒家有一部论文集名叫《礼记》,其中有一篇《大学》,说;"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系矩之道。"《礼记》另有一篇《中庸》,相传是孔子之孙子思所作,其中说:"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所求乎子,以事父。......所求乎臣,以事君。......所求乎弟,以事兄。......所求乎朋友,先施之。......"《大学》所举的例证。强调忠恕之道的否定方面;《中庸》所举的例证。强调忠恕之道的肯定方面。不论在哪个方面,决定行为的"系矩"都在本人自身,而不在其他东西之中。


忠恕之道同时就是仁道,所以行忠恕就是行仁。行仁就必然履行在社会中的责任和义务,这就包括了义的性质。因而忠恕之道就是人的道德生活的开端和终结。《论语》有一章说:"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里仁》)


每个人在自己心里都有行为的"系矩",随时可以用它。实行仁的方法既然如此简单,所以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


     什么是忠?敬也,尽心为忠。


    孔子周游列国跨越了当时大半个“天下”,为了什么?寻找值得他尽忠的君主。最开始,他是忠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于鲁">于鲁君的,但发现鲁国朝政碌碌后立即离开,寻找新的君主。由此可见,孔子的忠不是愚忠,而是一种带有很强的理智的尽忠。他尽忠的不是君主,而是天下——天下苍生。亚圣孟子就坚持“民贵君轻”,而他又是孔子的继承人。所以说,孔子不是愚忠的倡导者!那么那个人是谁呢?不知你是否听说过“善皆归君,恶皆归于臣”?这才是“愚忠”的根源,西汉的所谓大儒董仲舒的这一阐释或发挥,让孔子背了两千多年黑锅或骂名。


    《论语》是记载孔子言论的书,可通篇《论语》只有“臣事君以忠”五字是让人忠君的。但,别忘了喔,还有前提是“君使臣以礼”。在这里,请允许我用小小的篇幅简单介绍一下“礼”是什么:孔子所重视及坚持的用以实现“大同”理想的方法,可以说就是“礼”。这“礼”不在于形式之礼,而在于“礼”的根本涵义。他把“礼”的根源归结于人的内心情感与要求,对孔子而言,“礼”其实是就人自觉而产生的伦理行为,也是“仁德”的外在表现。


    因此,当一个君王达到能就人的自觉而产生行为时,即可以做到使臣以“礼”时,那么臣尽心辅佐君也就无可厚非了。但要注意什么是尽心辅佐。历史上有名的商纣王,手下便有两个对他“忠”心耿耿的大臣,一个叫费仲,一个叫尤浑。这两个“忠”臣对纣王唯命是从,阿谀奉承,这是“忠”吗?错!这不是“忠”,而是“佞”。同时期的比干不迎合纣王,规劝指责纣王,却惨遭挖心之祸,后来孔子把他和微子及箕子称为“殷三仁”。这才是“忠”?


    我认为,即使时间已经走到了现代,再看比干的做法也是可敬的。毋论其行为是否合适,他对殷商的拳拳之心却是不可否认的。这就是爱国的表现。可这是不是“忠”呢?我想,已经非常接近了,但仍然不是孔子的“忠”。    


    孔子的“忠”可以概括为:在有合适的上级的情况下,为天下万民之幸福而无怨无悔地处理国事——做到“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当上级是“粪土之墙”时,寻找新上级。如果条件允许,自己当上级也是可以的。总之,一切为了人民——以“民为贵”。


    可历史上的人们是怎么理解的呢?这里不得不再提到董仲舒。在西汉时正是他提出了上文所讲的“忠君”思想,“尽忠报国”也就是从此开始渐渐被“忠君报国”所取代。它在维系社会稳定的同时,也成为了统治者玩弄臣下的工具。


    那么“忠”的表现是什么呢?且先看看下面几则例子。


    首先说诸葛亮,他是“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的典型,尤其是在刘备死前,简直就是孔子的“忠”的完美诠释,不过在阿斗即位后却成了董氏的变了味的“愚忠”了。诸葛亮人称卧龙,隐居在山水之间。当刘备以三顾之“礼”将其请出山,孔明也展开了其辉煌的一生: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在刘备白帝托孤之后,他转侍无“礼“的刘禅,不像孔子般另觅明主(或自立为主),把刘备的遗托:能立则立,不能立汝自可立为成都之王置之脑后。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曹魏,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孔明异于常人的才能,又怎么可以不知道西蜀贫瘠,兴汉更如镜花水月,可他仍勉力行之。可悲哉!身后是个扶不起的“粪土之墙”刘禅,若孔明能透彻理解孔子的“忠”,那么,他早对刘阿斗放手,何至于在距洛阳不到百里处无功而返,北伐大业而前功尽弃呢?后人对此扼腕叹息之余,也被其深深的“忠君”思想所打动。他至死都以一个臣子的身份服侍主公。不,这不是“忠”。刘备的梦想是恢复大汉的江山,可孔明却为“无礼”的阿斗背叛了“有礼”的刘备,这是“忠”吗?


    北宋熙宁年间,王安石变“差役法”为“免役法”时,苏轼曾经是最激烈的反对者。但是,为此被谪贬到各地担任地方官的经历让他认识到,“差役法”的弊端很深,也是贪官污吏残民以逞的借口;即使“ 免役法“并非完美,但可以断绝官吏勒索的机会,确实比“差役法”更合理。于是,“元佑更化”当苏轼作为反变法派的重要人物再度被司马光启用时,他成了“免役法”的拥护者,并为此与司马光多次发生争执,更为后来元佑党三分朝野埋下了伏笔。想想,苏轼因为反对新法吃了多少苦头,可以说是九死一生,颠沛流离,但他丝毫不从个人好恶出发,而处处为百姓着想,从利国利民的角度出发。我认为,这才更像是“忠”的本义——孔子的“忠”。


    “盲忠”的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年,如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还记得那位“林副统帅”提倡的“忠字舞”吗?当中国解放后,“忠君”的思想在那段特殊的日子里是怎样的“独领风骚”!文革的十年动乱充分证明了拔除“盲忠”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这所谓的“忠诚”带来的是什么后果呢?中国经济倒退20年,各项体制停止发展,全国直接经济损失达一千二百亿元,全国间接经济损失五千亿元。1955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占全世界的4.7%降到1980年的2.5%;1960年国民生产总值跟日本相等到1980年只有日本的四分之一。全国陷入极大的混乱中,难以计数的人蒙受不白之冤,中国经济腾飞的大好机会就这样丧失。要不是邓小平力挽狂澜的拨乱反正,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哪有今天的昌盛强大?


    看到上边的旧事,有什么想法?“忠君”与“尽忠”的区别相信你已有了自己的判断。我认为孔子提倡“忠”的本义是尽心为国为民,无怨无悔,“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孟子归纳得好:“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短短几个字,写尽了孔子的“忠”的真义。对,孔子的“忠”不是狭隘的对个人的忠心而是对国家对民族乃至于世界即“天下”的人民尽心尽力。所以,不要再误解孔子了,也不要再把“忠君”的思想一代代传下去了。别说,死活现在没有人再讲“忠君”了,可只是死活没有人。实际呢?我们教育孩子用什么话啊?听话,你真听话;乖,你真乖!的确很乖,就像尤浑、费仲一样那么“乖”。


    这是什么?“忠君”的变相遗传。君不见,大凡作报告,总把“领导”扯进去,即使“领导”做的不过是搓了几圈麻将,也是“大力支持”或者说“不同凡响”啊。哈哈!


    总而言之,“忠”不能盲目。“忠”字上的两个眼睛,正是要理智的看清楚“忠”的对象,要怎么尽心,而不是什么都不顾,指东就是东说西就向西。是“尽忠报国”抑或是“忠君报国”你心中这时候应该已有了清晰的答案了吧!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能看到“忠”的本质并欲使之流传,尽管被曲解,但这份高瞻远瞩的本事已很了不起,无怪1988年的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会发出这样的慨叹:“如果人类要想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过头,汲取二千五百年前孔子的智慧。”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