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的读后感
从逻辑的角度来考察“和”与“同”的关系,这里存在四种可能性。第一,“不和而同”;第二,“和而不同”;第三,“不和不同”;第四,“和而差同”。其中,“不和不同”只是一种逻辑上的假设,故对其不作深入分析。“不和而同”是儒家所反对的一种状态,先秦孔子主张“和而不同”,反对“同而不和”。孔子这一思想对于后来的儒学有着重要的影响,历史上的儒者继承发展了“和而不同”思想并广泛运用社会人生,而不再局限于“和而不同”这一层次上,而是有了进一步的提升。由此而形成儒家独特的“和同”思想:在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的各种关系上主张“和而不同”, 强调对于社会、宇宙及个体保有普遍的尊重和敬爱,以实现社会人生整体的融合与协调;而在人与万物、与社会、与他人之间,又肯定存在着根本的共通性——“同”,正是由于有这种“共通”,所以人能够从亲亲,仁民,进而爱物,以至“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周易•正蒙•乾称篇》)也就是达到了“和”的状态。这正是儒家“和同”思想的基本内涵。
“和”在儒家的经典中是出现得比较早的,在《尚书》、《周易》、《礼记》、《左传》当中都可以得到佐证。如《尚书••尧典》中说:“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尚书•• 君陈》中说:“宽而有制,从容以和。”《礼记••月令》里说:“是月也: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和同,草木萌动。”在《礼记••乐记》中:“乐文同,则上下和矣。”“雍雍,和也。夫敬以和,何事不行?”《周易》里也较多地提到了“和”与“同”,《周易•泰卦》里讲:“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周易•同人卦》说:“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利">利ersonName>君子贞。”《周易•睽卦》里说:“君子以同而异。”以上所谈及的“和”是“和谐”,“调和”,“融合”之意,而“同”也并非是与“和”截然相对立的概念,它的意思是一种涵涉了“和”的“共通”、“差同”之意。这实际是儒家“和同”思想的较早的表达方式。
而最早探讨和同辨证关系的应该是西周末期的周太史史伯,他首先提出并比较了同的两种基本概念“和同”与“专刂同”的差异,认为“和实生物,同(专刂同)则不继”。“ 专刂同”是一种毫无差别的、单质性的“同”,如果这种“同”的简单的叠加或删减,那么事物将得不到发展和前进,故:“同则不继”。史伯是强烈反对“ 专刂同”的,他主张“以他平他”,“务和同”,也就是说各种不同的、丰富的、异质性的事物相生相克,相互整和,相互涵容而达到一种和谐与共同发展,这才是事物的生生之道,故:“和实生物”。春秋末期晏婴认为“和”不仅仅是各种不同质的事物的调和与涵容,还包括了相互矛盾的事物的相成相济:比如可否,清浊,大小,短长,刚柔,迟速,高下等相互对立的范畴的平衡与统一,这种“统一”是包含了差别、矛盾、对立的统一。史伯和晏婴对“和”“同”的分析,有其独到之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都强调了事物的差异性,认为事物只有存在差异的基础上才能得到和谐发展和整体进步,故对事物的个体性有了充分的认识和尊重。
孔子基于“和”“同”对立的基础上提出“和而不同”的观点。他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朱熹解释为“和者,无乖戾之心,同者,有阿比之意”。[1] (何谓“无乖戾”?也就是说君子能够广厚其心,让自己的心胸达到一定的宽度和厚度,对他人的个体性持充分的尊重态度。那么他所行之事无不从容不迫,有节而中,文质彬彬。何谓“有阿比”?即人所谓可,他亦曰可;人所谓否,他亦曰否,这就完全泯灭了丰富的差别性了。因此在处理社会关系的时候,便盲目附和,阿谀奉承,此谓小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