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复制链接]

1#
和的读后感


  “的理念,最早孕育于远古的巫术礼仪之中的指的是乐、歌、舞三位一体的和谐与匀称。西周时期,太史史伯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史伯对的阐释,突出了的作用,强调不同的事物相互作用而得其平衡,这种能产生新生事物,而相同的事物加起来,只有量的增加而不会有质的变化,不能产生新事物。这种阐释,作为人类美德和社会理想的端倪,是早期儒家学说彰显于世的初衷。  
  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使和谐思想系统化,形成了一种哲学观。孔子的至理名言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意思是说有道德的人以为准则,胸怀宽阔,能容纳百物,善于听取不同意见,博采众家之长,但不肯盲从附和,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孔子不仅将是否能够奉行的思想作为划分君子、小人的标准,而且将其作为检验是否遵循先王之道的试金石,主张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人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行也讲的就是的作用是就是和谐、安定、协调。要实现的局面就必须有一定的秩序的,来达到的目的。
  
  孟子进一步丰富了儒家的思想。他精辟断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强调尽心,知性,知天的天人合一论,要求达到心、性、天的和谐,特别突出了人和的地位与价值。
  
  宋代以后的宋明理学将和谐思想加以辨证综合和发展。朱熹说:但能致中和于一身,则天下虽乱,而吾身之天地万物不害为安泰。而不能者,天下虽治,而吾身之天地万物不害为乖错。其间一家一国,莫不然。即以物我和谐为目标,以人我和谐为手段,以自我和谐为基础,这就将彼此分离的各执一端的三大和谐论,整合为一个体用结合、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从而完成了对和谐思想的整体建构,形成了完整的儒家和谐思想理论体系。
  
  和是儒家思想的精髓,强调人际关系要以仁义道德为基本准则。孔子的礼之用,和为贵。孟子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以为最高价值目标,视和谐为人际关系的理想状态。为此,儒家提出了一系列人际和谐的思想主张。


   孔子所向往的美好社会是天下有道,是,是人与社会的高度和谐统一,他曾引用《诗经》描绘为:不刚不柔,而政优优,百灵是遒,和之至也。即一切都协调适中,恰到好处,在这种环境中,使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孟子进一步发展了儒家关于人与社会和谐思想,把孔子的发展为仁政仁义之道。面对战国动乱局面主张天下定于一,一方面要求统治者实行仁政,使人民安居乐业,另一方面要求个人都遵守仁义之道。同时把性善论作为仁义之美的理论根据。他说:仁、义、礼、智非由外砾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还提出与民同乐的观点,个人的独乐乐不如与别人的同乐,少乐乐不如与众乐乐,只有与众人共赏、共鸣,才能得到最大的乐趣,进一步论证了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荀子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同样强调,强调,强调天下之大齐。荀子认为: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故人生不能无群——则万物皆得其宜,六畜则得其长,群生则得其命。即人之所以比禽兽强胜,是因为人能结成群组织起来,群体的和谐是人类战胜万物的保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