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复制链接]

1#
《论语》一书中,谈到“孝”的章句有十余处,又可细分为言行、态度两方面,仅举两例以示之:“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篇》。孔子认为,子女在父母生前按照父母的意愿行事,在父母死后继承他们的遗志立身。历史上司马迁著《史记》,班固著《汉书》都是立志完成其父遗留下来的未竟事业;“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篇》。如果对父母在感情上不尊敬和爱戴的话,仅是物质上的奉养,又与犬马有什么区别呢?孔子在这里突出了一个“敬”字,他特别强调态度问题,主要是在于为人子女者的孝心是否根于诚笃,要求子女要确实出于敬爱之心,真心实意。并不是有事子女来做,有好吃的拿给父母吃就尽了孝道。还要做得和颜悦色,而不应该冷谈地一句“我来”、“吃吧”。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