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强诚信教育,培养追求真理,崇尚科学的精神。人们崇尚科学,追求真理,这是人的本真的人格特征。科学精神就是求真精神。“诚实”追求的是“真”,科学追求的也是“真”,“真”既是真实性或实证性及结果的客观性,也是一种精神境界和理想,一种价值。或者说,就是真诚和本真。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在专业教育中,要把对大学生和诚信教育作为重要内容,鼓励他们追求真理,崇尚科学,培养他们坚持真理、探索真理的高尚品质,真的懂得什么是真理,什么是谬误,什么是应提倡的,什么是应反对的,什么事情可为,什么事情不可为,懂得诚信光荣,弄虚作假可耻。从而明辨是非,追求真、善、美。有了追求真理的精神,就会对虚假现象深恶痛绝,就会自觉抵制谎言,就能够真诚守信、践诺,就能够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工作者要让大学生自觉认识到,追求真理、崇尚科学是一个人的重要素质,是社会、个人和科学文化健康合理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一个充满虚伪、迷信、欺诈、背信弃义的社会、国家是注定要失败的。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把科学认识上的求真精神和做人方面的求真精神结合起来统一起来,才能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国家和人民,人生也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价值。也只有热爱真理、襟怀坦白、诚实公正的人才能为追求真理拼搏和献身。使大学生自觉建立道德防线,把诚实守信作为自己道德良知的红色警戒线,从而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2.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信用保障体系。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现代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在现实生活中,信用已超越经济学领域而被广泛地运用于各种领域的承诺和践诺情况的描述、评价和测量,也是对一个人进行道德品质综合评价的标准。道德约束的力量是十分必要和十分重要的,信用是道德约束的核心。它要求具独立经济利益行为的主体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往来,人际交往讲信用,杜绝欺诈行为,要求以信用为核心来构造道德秩序,它拒绝欺诈,排斥投机取巧,鄙视一切不讲信用的行为。但是,仅靠人的良心和道德的内在自律,不可能有效约束欺诈和失信行为,还必须依靠制度的力量,构建有效的信用制度,把一切信用活动纳入制度的轨道,才能培育良好的信用秩序,形成良好的信用环境,使讲信用的人、诚实的人受到褒奖和赞扬,使不讲信用的人、不诚实的人受到制度的约束和相应的惩罚。朱镕基同志在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要“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逐步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加快建立企业、中介机构和个人的信用档案,使有不良行为记录者付出代价,名誉扫地,直至绳之以法”。监督社会成员是否遵守社会秩序的最好途径就是社会信用记录,应该有专门的服务机构来掌管社会成员包括企业和个人的信用信息,高校可以与这种信用服务机构协作,建立学生信用记录,收集学生的助学贷款违约信息和不良信用记录,接受贷款银行对学生资信情况的查询,定期公布违约学生名单,加强对贷款学生的监督制约,要让信用成为一张社会“通行证”、“公证书”使诚实守信者畅通无阻,使欺诈失信者寸步难行。
3.加强素质教育,正确对待考试。长期以来,素质教育的一个盲点就是就素质讲素质,简单地把素质教育理解为搞了多少个活动,办了多少次讲座等,而忽略了素质教育的灵魂——“做人”的教育。常常会出现活动轰轰烈烈,讲座热热闹闹,但作弊越来越多,贷款违约的层出不穷、伪造简历时有发生。因此,要特别重视素质教育的精义,把要求学生学会如何做人和塑造完善人格结合起来,在制度上,遵章守纪,照章办事,在人格上,信守诺言,恪守合同,待人以诚,待物以信,和谐相处,提高公德水平。
直到今天,考试仍然是选拔人才的重要手段,是衡量学习效果的重要标准。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考试,遵章守纪、拒绝作弊,敢于和考试作弊说不。从而自觉地把考试作为自我检测的手段,通过考试来自我总结、自我检查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学习效果,检查和总结自己究竟在学习上花费了多少精力,付出了多少辛劳,应该得到怎样的结果。要教育学生正确对待考试。考试仅是一种手段,一种检测方法,分数不是一个人的唯一。希望获得一个高分数、好成绩,这本无可厚非,但是,把分
数看得过重,甚至为了取得高分弄虚作假、不择手段,不惜放弃做人的原则和标准,那就大错而特错了,带给自己的是严厉的惩罚,即使侥幸“成功”,也会给自己的心灵蒙上一层阴影,长期受到良心的谴责。要教育学生高度重视考试,考试分数虽不是衡量教师教学和学习效果的唯一的标准,但它确实是重要而不可缺的手段,是评优评先、评定奖(助)学金、推荐免试研究生、推荐选调生和用人单位选才的重要依据。这一切的前提是真实的反映、真实的成绩,虚假的分数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因此,平时学习要努力,考前心态要调整才能考出好成绩,考出高水平。
4.改革考试制度,尊重学生个性。目前的各类考试大多是一个标准,一考定终身,不利于因材施教。培养的学生千人一面,缺乏特色,创造性无法得到发挥和彰显,使在某方面有特殊才能的学生不得不痛苦地平均精力对待每一门课程,以求“过关”。而对学生考试作弊的问题,我们也应该反思我们的考试制度是不是要作一些改革:一是广泛实行学分制,给学生创造一定的选择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和兴趣,允讲学生自由听课,引导学生自主地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二是采取既重视结果又重视过程的考试方法,注重平时的考核、督促、检查,避免学生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三是改革考试内容,减少死记硬背的内容,给作弊行为“釜底抽薪”。增加综合分析的内容,着重考察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并重视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培养,这样迫使学生少了浮躁和侥幸,多了稳重和理性。四是允许学生重修,以合格后的成绩进入学业档案(有的学校在学生的成绩单上记“重修1”“重修2”等字样),解除学生的后顾之忧,五是要求教师认真评卷,公平合理,不循私情,客观公正,不泄私愤。
5.加大惩戒力度,营造诚信氛围。诚信是大家的共有资源、共享环境和共行通道,它不容侵犯、不容破坏、不容违规。侵犯了、破坏了、违规了就会造成教学秩序的失衡和混乱,必须对违规者以严厉的惩罚,不能让不讲诚信的人自在地、方便地生活在校园里,而要让他们付出高昂的成本。2003年12月各校期未考试之前,教育部发出了《关于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坚决刹住高等学校考试作弊歪风的紧急通知》,2004年2月教育部又做出了今年参加高考的考生必须在《承诺考试诚实守信保证书》上签字的要求,并将出台专项管理规定,加大对考试舞弊处罚力度。这都将有力地遏制考试作弊发生的频率,为高校整顿考风考纪,营造诚信氛围提供保障。实行信用记录,使大学生不仅在助学贷款方面受到监督,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无处不在地受到监督,逃票、恶意透支信用卡、伪造简历、剽窃论文、考试作弊等现象一旦被查到,即被写入个人的信用记录,成为终生的污点。使得人人诚实守信,人人恪守道德,相互信任,相互支持,信守合同,一诺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