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耻
耻辱,是一种自我意识、一种悟性、一种觉悟、一种良心。一个人有了知耻之心,当受到他人或社会的谴责、唾弃时,就会感到羞愧,从而改过自新,自觉地按照社会要求去履行义务,以至宁愿做出自我牺牲,也要保持自尊与人格。知耻,是明善恶、知是非、辨美丑的一种内心的标准;知耻,既是个体的一种品德素质,也是个体形成良好品德素质的一种内在机制和动力。知耻,才能有所不为。有了羞耻之心,就可以自觉地不去做各种可耻之事。知耻,是治世之端,是立国安邦的心理基矗知耻,可以转化成为一种精神动力,可以转化为民族的凝聚力。一部中国近代史,是中华民族备受西方帝国主义欺凌、压迫,在屈辱中挣扎的历史,国耻累累、苦难深重。面对祖国的危亡,无数志士仁人挺身而出,赴国难、雪国耻、以身殉国。革命先烈秋瑾的诗:“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这就是孔子讲的“知耻近乎勇”。“勿忘国耻”已经成为当代中国人自尊、自信、自立的民魂,已经成为当代中国人艰苦奋斗、奋发图强、促进民族复兴和祖国富强的巨大精神力量。无耻,则易无德。在职业道德方面所出现的一些不尽如人意的现象,都是没有耻辱感、羞耻心和没有良心的表现。有的经商者以假乱真、缺斤少两,坑害顾客;有的行医者视有无“红包”以及“红包”的大小开药、住院、动手术,甚至造成把手术器具遗留在病人体内的医疗事故。这些年伪劣商品混迹市场,制造和贩卖假药,贩卖假种子、假农药、假化肥,等等伤天害理的大案也屡屡发生。国家采取各种手段打假,民间成立“消费者协会”,大众传媒起动“质量万里行”,“百城万店无假货”等等,全国上下齐打假,虽然能够收到一定的效果,但很难治本。因为,那些造假、卖假的人们,只是“民免而无耻”,并没有做到“有耻且格”。 无耻,则伤风俗。在日常社会生活中,尤其是在大城市中,经常可以见到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破坏绿地、损坏公物、在古建筑上乱刻乱画、说粗话脏话;稍有磨擦,发生口角,就大打出手;在公共交通工具上,不给老、弱、并残、孕主动让座;在大庭广众之下,少男少女勾肩搭背、搂搂抱抱,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这种种缺乏公德、伤风败俗的社会现象,都与这些公民欠缺羞耻之心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