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孔子的仁第四 “仁”的实践价值 [复制链接]

1#

 孔子关于的思想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特征,他把关注的焦点投向社会,投向现实,时刻关注现实生活中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问题。


  孔子关于的学说不是纯粹思辨性的形而上的理论体系,更多的是结合具体行为方式告诉人们应该怎么做,这不是哲学意义上的实践理性的体现,而是对一般民众人格升华 、人性解放的终极关怀。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为了崇高的的境界,绝不做违背最高道德准则的事 ,必要的时候要不惜牺牲自己来成就这一事业。


  以至于杀身成仁成为后世一些知识分子报国捐躯的行为准则,多少仁人志士在此原则的指引下奋不顾身地为国家、为民族事业而奋斗终生。


  孔子思想体系中这一重要概念的内涵是极为丰富的,有内在的如何达到的境界,有外在的如何实现。


  仁的产生,在孔子之前就有了.


  诗经里洵美且仁


  其人美且仁


  尚书里予仁若考,能多才多艺,能事鬼神予仁若考就是予仁而巧”.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