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关于仁的学说是建立儒家学说的重要基石,也是孔子一以贯之的学问。从中国古代社会到现在,历代儒家学者对于仁的理解各有不同。孟子将仁理解为恻隐之心,而到了宋朝程朱理学从体与用、形而上与形而下等纯哲学的角度解释仁是爱之理;心之德。造成对于仁的不同解释根源除了学者自身的修养境界外,在于孔子在《论语》一书并未明确对仁下定义。孔子门生向他请教何为仁时,颜渊得到的答案是:“克己复礼为仁”;子张得到的答案是:“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子贡得到的答案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孔子依据不同的情景对仁的回答有所不同原因在于他因材施教的思想的体现,更重要的是孔子要告诉世人,对仁的理解不应该局限于一个唯一的方式,它是一个开放性的命题。仁对于儒家思想来说,它是儒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孔子没有仁的具体实像,而是间接说明仁的具象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如“刚、毅、木、讷,近仁也。”,仁包含于其中。如同老子对道的阐述“吾不知其名强名言道”。仁也如此,如果你偏执于追逐何为仁、仁长什么摸样。你可能得到什么,但真正的仁者是什么都得不到的。
仁如此虚无、不可琢磨。世人就会产生困惑,困惑它有何用?这个时代是个个为名利忙碌奔波,仁不能解决我们的吃穿住行。孔子几千年前久告诉我们答案:“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我们对待身边的事物的时候,总是带有着自己的喜好来评判事物的好坏。这是一种邪见、偏见、妄见。真的的仁者通达了仁本质,才能内心平和、毫无私心。面对万事万物拭去心里因功名利禄所蒙上的尘土,善恶分明、内心澄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