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说:中国古代的流浪者中,我最认同的是李白。没有明确的目的,流浪才算纯粹, 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故乡就像明月一样,可望而不可即,可思而不可去,可哼唱而不可言传,这便是纯粹的流浪者心中的故乡。他不曾觊觎得任一官半职,日日温情寄山水,步步偕生浮云意,却也不回夜夜思念的故乡,故意要让自己置身在终身的异乡体验中。终身的异乡体验,永不回头的流浪。
李白遗世独立在那片缥缈的月光下,对月饮,成三人。今月曾经照古人,眼前这弯下弦月,曾是多少离人倾诉的对象,它的柔光里又积淀了多少种相思,相思月,怜我独徘徊…
我常常可以对着月光发呆好久,思维逆着光,窜到了浩瀚长空,黄河日落促成的是长河落日圆,长悬在历史长河上的却是这轮明月。月光里演绎的悲欢离合,够我叹息好久,无声的,我只能作无声的叹息,只因不愿再失去我尚且还拥有的这片清净。
月光飘下来,在凉凉深秋灌透了寒意,我害怕这至寒透射了我的身心,不得已躲到路灯昏黄的微光中,这些光也着实表里如一,全怨我小视于它才不给我丝毫温暖的感觉,即使是错觉。也恨土包上的短松秀竹还太过稚嫩,才未能寻得一两片大的月荫。明月夜,短松岗。我不禁在这片土地中捕获了几分苏东坡“十年生死两茫茫”的悲凄,心中也跟着徒生了一丝“人生得一知己足已 ”的豪情。
月光几许,人生几何?
温一壶月光下酒,醉了,携一片月光流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