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大学生诚信问题 [复制链接]

1#

一、 诚信在现代社会中的基础性作用与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危害
道德人格,是道德的内在规定性,是人的道德尊严、道德品质、道德境界以及社会道德价值的总和,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与竞争中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资格。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诚信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先王贵诚信,诚信者,天下之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可见,在古人看来,“诚信”乃是天下人团结一致的基本保证,是为人之道,是人们所需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之一。诚信的基本道德内涵是务真求实,诚实守信,不妄不伪,真实不欺。

首先,诚信是一个国家得以存在和发展,国家秩序得以正常维持,政策、法律得以有效运行的基本保障;而失去诚信,则国家、政策、法律的权威将不复存在,社会公平、公正就无法实现,社会秩序将处于混乱无序状态。
其次,在商品交换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平的经济交易必须是建立在讲诚信、讲信用的基础之上的,这是经济交换的基本原则。在经济领域,经济信用是诚信的最主要体现,诚信是经济信用的坚实基础和依据,而经济信用是企业、居民等任何微观层次的主体开展经济活动的基本支柱;而失去诚信与经济信用,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对于经济活动的主体而言,其危害是毁灭性的。
再次,在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社会生活领域,诚信是维系正常的社会关系和人际交往的桥梁与纽带,是折射真善美和社会良知的一面道德之镜;而失去诚信,人与人交往的基本状况就受到了威胁,人类所共同追求的美好、和谐的生活状态就会成为一种遥不可及的精神奢望。
在现代社会中,诚信在国家机器与政策运行、政治与法律、经济交往、意识形态与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等所有领域都发挥着基础性的、保障性的作用,是绝不容动摇的,是最基本的社会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之一,具有特殊的调节功能和导向、示范功能。

由此看来,大学生诚信的缺失会产生严重的危害,其主要表现如下:
1 高等教育阶段是大学生形成比较稳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所树立起来的理念、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将在其一生中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如果大学生诚信缺失行为不能得到及时的矫正,那么对大学生自身而言,将危害终身。
2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中的相对高素质人群,诚信在这些高素质人群中的缺失所引发的“不良示范”效应和负面影响,从教育层面来看,远比其他人群的影响更为直接、更为明显。
3 大学生诚信缺失所引起的消极影响具有一定的潜伏性和隐蔽性。由于大学生在学校期间尚未真正参与社会经济活动,诚信缺失的危害尚不能充分体现出来;但是,当他们毕业后融入社会,分布到祖国各地、各行各业后,诚信缺失所导致的严重危害才会真正凸显出来,到时候再亡羊补牢就晚了。如果分析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模式对诚信缺失所产生的影响,不难发现,诚信价值观的教育对于引导大学生讲诚信起着十分重要的核心作用。  
二、 树立起“个人、集体、社会和国家”多方共赢互利的诚信观是解决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基本出路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强化了人们对物质利益的关注,商品经济意识、物质利益原则广泛地体现在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生活领域,并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这就与传统的“重义轻利”的价值观发生了严重冲突。在这种冲突中给我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生活带来了的影响犹如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提倡和鼓励了个人奋斗和社会竞争,激发和调动了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人的才智得以充分发挥,提高了经济效益,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另一方面,由“禁欲”发展到“享乐主义”、“金钱至上”,为追求自身利益,行为主体有可能会采取不讲诚信、弄虚作假、损人利己的做法。
在大学生讲诚信,求竞争,谋发展,实现合法的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应该倡导和鼓励他们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等多维度综合考虑,尽最大努力给他人、集体、社会和国家创造良好的“外部性”,即自身行为对他人和外界创造良好的促进作用和效益,以达到多方互利共赢的发展目标;而树立互利互惠、双赢共赢的合作与竞争观念是在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发展潮流中所需确立的基本观念之一,因为全球化的规则也是建立在信用和国际法的基础之上的。在国际竞争和合作中,没有诚信与信用,就失去了参与国际竞争的基本资格,遵循道德行为规范是现代企业竞争力的源泉,讲诚信是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中,要解决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就必须构建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相适应的价值观教育体系,才能找寻到走出困境的出路。我们必须正视:大学生追求合法、合理的个人利益的行为本身就具有强大的激励功能和良好的导向功能,我们要在肯定大学生对自身正当经济、物质利益和财富追求的前提下,把他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引导到讲诚信、追求竞争合作、实现合法合理利益的轨道上来,并同时鼓励和倡导他们想方设法给他人、社会和国家创造良好的“外部性”,能够在实现自身利益的同时,尊重和满足他人的利益,关心和维护公共利益、国家利益,为国家的繁荣、社会的进步、文明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正赢得社会的尊重,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获得精神的愉悦和富足。

  

一、 诚信在现代社会中的基础性作用与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危害
道德人格,是道德的内在规定性,是人的道德尊严、道德品质、道德境界以及社会道德价值的总和,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与竞争中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资格。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诚信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先王贵诚信,诚信者,天下之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可见,在古人看来,“诚信”乃是天下人团结一致的基本保证,是为人之道,是人们所需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之一。诚信的基本道德内涵是务真求实,诚实守信,不妄不伪,真实不欺。

首先,诚信是一个国家得以存在和发展,国家秩序得以正常维持,政策、法律得以有效运行的基本保障;而失去诚信,则国家、政策、法律的权威将不复存在,社会公平、公正就无法实现,社会秩序将处于混乱无序状态。
其次,在商品交换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平的经济交易必须是建立在讲诚信、讲信用的基础之上的,这是经济交换的基本原则。在经济领域,经济信用是诚信的最主要体现,诚信是经济信用的坚实基础和依据,而经济信用是企业、居民等任何微观层次的主体开展经济活动的基本支柱;而失去诚信与经济信用,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对于经济活动的主体而言,其危害是毁灭性的。
再次,在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社会生活领域,诚信是维系正常的社会关系和人际交往的桥梁与纽带,是折射真善美和社会良知的一面道德之镜;而失去诚信,人与人交往的基本状况就受到了威胁,人类所共同追求的美好、和谐的生活状态就会成为一种遥不可及的精神奢望。
在现代社会中,诚信在国家机器与政策运行、政治与法律、经济交往、意识形态与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等所有领域都发挥着基础性的、保障性的作用,是绝不容动摇的,是最基本的社会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之一,具有特殊的调节功能和导向、示范功能。

由此看来,大学生诚信的缺失会产生严重的危害,其主要表现如下:
1 高等教育阶段是大学生形成比较稳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所树立起来的理念、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将在其一生中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如果大学生诚信缺失行为不能得到及时的矫正,那么对大学生自身而言,将危害终身。
2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中的相对高素质人群,诚信在这些高素质人群中的缺失所引发的“不良示范”效应和负面影响,从教育层面来看,远比其他人群的影响更为直接、更为明显。
3 大学生诚信缺失所引起的消极影响具有一定的潜伏性和隐蔽性。由于大学生在学校期间尚未真正参与社会经济活动,诚信缺失的危害尚不能充分体现出来;但是,当他们毕业后融入社会,分布到祖国各地、各行各业后,诚信缺失所导致的严重危害才会真正凸显出来,到时候再亡羊补牢就晚了。如果分析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模式对诚信缺失所产生的影响,不难发现,诚信价值观的教育对于引导大学生讲诚信起着十分重要的核心作用。  
二、 树立起“个人、集体、社会和国家”多方共赢互利的诚信观是解决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基本出路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强化了人们对物质利益的关注,商品经济意识、物质利益原则广泛地体现在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生活领域,并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这就与传统的“重义轻利”的价值观发生了严重冲突。在这种冲突中给我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生活带来了的影响犹如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提倡和鼓励了个人奋斗和社会竞争,激发和调动了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人的才智得以充分发挥,提高了经济效益,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另一方面,由“禁欲”发展到“享乐主义”、“金钱至上”,为追求自身利益,行为主体有可能会采取不讲诚信、弄虚作假、损人利己的做法。
在大学生讲诚信,求竞争,谋发展,实现合法的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应该倡导和鼓励他们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等多维度综合考虑,尽最大努力给他人、集体、社会和国家创造良好的“外部性”,即自身行为对他人和外界创造良好的促进作用和效益,以达到多方互利共赢的发展目标;而树立互利互惠、双赢共赢的合作与竞争观念是在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发展潮流中所需确立的基本观念之一,因为全球化的规则也是建立在信用和国际法的基础之上的。在国际竞争和合作中,没有诚信与信用,就失去了参与国际竞争的基本资格,遵循道德行为规范是现代企业竞争力的源泉,讲诚信是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中,要解决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就必须构建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相适应的价值观教育体系,才能找寻到走出困境的出路。我们必须正视:大学生追求合法、合理的个人利益的行为本身就具有强大的激励功能和良好的导向功能,我们要在肯定大学生对自身正当经济、物质利益和财富追求的前提下,把他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引导到讲诚信、追求竞争合作、实现合法合理利益的轨道上来,并同时鼓励和倡导他们想方设法给他人、社会和国家创造良好的“外部性”,能够在实现自身利益的同时,尊重和满足他人的利益,关心和维护公共利益、国家利益,为国家的繁荣、社会的进步、文明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正赢得社会的尊重,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获得精神的愉悦和富足。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