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
教育是高校德育不可忽视的领域,这不仅是因为它具有鲜活的德育功能,而且在于其是当下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在高校礼仪教育实践中,既要有国际化、全球化的视野,又要挖掘和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礼仪的内涵和形式;既要开展礼仪课的教学,又要注重日常礼仪的践行。
论文关键词:礼仪教育;高校德育;德育功能
高校是学生步入社会的“预热”机构,大学生在“象牙之塔”里除了专业知识的修养外,道德修养的提升更是重要的一课。礼仪是一种社会规范,是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组织在社会活动中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实际上,礼仪具有道德功能,道德同样具有礼仪功能,二者具有内在同一性,礼仪教育实际上也是道德的建构过程。
一、礼仪教育与德育的关系
礼仪教育是德育的重要一个纬度,具有很强的德育功能。人的道德素养形成和
发展的过程是“知、情、意、行”协调均衡发展,相互促进统一的过程。“知、情、意”属于道德的内隐部分,“行”属于道德的外显部分。诚然,纵有绅士般的仪礼而无知情意的函永定是矫揉造作;同样,仅有道德的内在修养而无外在的文明行为也会给人粗野无礼的印象。非但如此,礼仪是社会规范,注重礼仪本身就可以提高道德修养。因此礼仪教育与德育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礼仪教育是德育的手段
我国古代很注重“礼”的德育功能,所谓“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礼记.曲礼》)…孔子指出“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此处将“立”译注为“在社会上立足”,笔者认为儒家倡导的是“外礼内仁”,“无以立”则可以理解为“不能达到仁的要求”。可见古代很注重“礼”在道德形成过程中的外烁作用。美国教育心
理学家劳伦斯·科尔伯格[Law—rence Kohlberg]通过设置的道德两难问题情景实验提出了道德发展的“三期六段论”。在他的实验中前习俗道德期被试者的道德心理特征是:只考虑自己需求满足,不考虑是否符合社会习俗,此一时期之内,又按道德发展水平的高低分为两个阶段即避罚服从取向和相对功利取向。习俗道德期,一般都是遵从世俗或社会规范,从事道德推理判断,此一时期两个阶段为乖孩子取向和遵守法规取向。后习俗道德期,可本着自己良心及个人的价值观从事是非善恶的判断,未必受传统习俗所限制,此时期又分为社会法制取向和普遍伦理取向。根据科尔伯格的理论,礼仪教育在道德建构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礼仪是一种有形的基本道德要求和形式,特别是在前两个时期的四个阶段,它无疑给人们提供了道德的标准和底线。文雅举止先于并且导致善良的行为,加强礼仪教育的外烁会使学生的道德水平逐步提高。
(二)礼仪也是德育的目的
品德教育的核心任务是要赋予每一个个体以
科学的价值观、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礼仪教育实质是培养人的教育,是教人如何尊重人,如何与他人相处。人是社会的人,这就决定了我们教育的终极目标不是单纯的学习知识和智力开发,而是要使人适应社会的需要,推动社会的发展,并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在社会中生活,必须要学会尊重他人,才能真正自立于社会,才能做到自尊自爱,才能有营造和谐融洽的人文环境和文明社会。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法国的安德烈·孔特一斯蓬维尔曾经说过,道德犹如一种心灵的礼貌,一种自我约束的礼仪,一种内心生活的礼节,一种我们责任的法规,一种最重要的仪式。反过来说,礼仪好比一种身体的道德,一种行为的伦理,一种社会生活的法规。一个有修养有道德的
现代公民不仅要有“质”的道德而且要有“文”的礼仪。礼仪本身就体现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
二、高校礼仪教育的必要性
直面当下大学生道德现状,不难发现“道德失范”的状况越来越严重,“偏狭自私、嫌贫爱富、堕落懒散”这些词语用在一些大学生身上一点也不为过。例如,在大学校园中,以张扬个性为名言语不文明;男女同学行为举止过于轻佻;自习教室大声喧哗或随意接打手机;人际关系冷漠酿成马加爵事件……他们一边妄自尊大,一边又缺乏进入社会角逐的信心。这种现象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是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些年来高校的德育状况。长期以来,高校德育注重理论说教,对关乎学生生活实际、社会交往的礼仪教育多少有些忽视。我们谈大学生“道德失范”,其实关键问题是有没有明确的规范。加强高校礼仪教育正是为大学生提供一个看得见、可践行的规范。
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应试教育愈演愈烈,近些年虽大力推行素质教育,我们却不得不面对“素质教育震天响,应试教育大行其道”的现实。学生的
考试分数成了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老师家长或是忽视礼仪的重要性,或是迁就学生的无礼要求与行为,这样培养出的大学生的行为习惯、礼仪道德便可想而知了。应试教育使本应在小学和中学必修的礼仪教育缺位,作为大学生步入社会最后一道门槛的高校有必要补上这缺失的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