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家族守墓376年,只为“忠义”二字! [复制链接]

1#

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就是一个有血性讲忠义的民族!其中有我们熟知的一身正气的文天祥,舍生求法的谭嗣同有为民请愿的义士,但有一个人似乎被我们遗忘!他就是一生只为救国难,忠心奋战在抗清第一线,死后却被凌迟处死的袁崇焕!在那风雨飘渺的时代,袁崇焕可谓是中流砥柱!其督师辽东就凭着宁远几座孤城,硬是气死了努尔哈赤,叫皇太极望而却步,叫清军不敢越雷池一步!但他死后的结局却是叫人瞠目结舌!袁崇焕被误作奸细,要在街头凌迟处死。于是在北京街头就出现了史上最残忍的一幕  .


遂于镇抚司绑发西市,寸寸脔割之。割肉一块,京师百姓从刽子手争取生啖之。刽子乱扑,百姓以钱争买其肉,顷刻立尽。开腔出其肠胃,百姓群起抢之,得其一节者,和烧酒生啮,血流齿颊间,犹唾地骂不已。拾得其骨者,以刀斧碎磔之,骨肉俱尽,止剩一首,传视九边。”   ——·张岱《石匮书后集》   悲哉,中华民族的千古英雄,不是战死在沙场,不是死于敌人之手,却给自己誓死保卫的汉族儿女凌剐着吃了。   这是一个怎样的悲剧啊!冤啊,在计六奇《明季北略》记载:(袁崇焕)皮肉已尽,而心肺之间,叫声不绝,半日方止。”   我们的民族是这样对待自己的英雄,可袁公至死也不曾忘怀自己的民族。袁公临刑前,写有一诗:一生事业总成空,半世功名在梦中。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保辽东!(《临刑口占》)。  袁崇焕的忠心可昭日月,即使到死也不忘辽东,不往他那曾经战斗过的地方!这需要多大的气魄啊!非大智大勇大忠莫能做到!难怪死后他的部下舍氏冒死到城头上取下他的尸体好生安葬!.从此舍家300年来世代为袁大将军守墓!一位美联社记者这样感叹“我们美国立国也就200多年,你们舍家为一人守墓却守了300多年!”试想这是怎样的一种精神!舍家第十七代守墓人舍幼芝说“不为别的,只为忠义二字”!


    我想,正是因为袁崇焕大将军的浩然正气感动了上天,感动了部下!才有了这样的传奇故事!此乃,真正的忠义啊!

分享 转发
TOP
2#

看完这个帖子我为之一震,376年对于历史来说是一个不起眼的数字,但是放在这里,放在一个家族为另一个人守墓上那简直就是奇迹。再次我想阐述一下我的薄见。376年已经足以经历近二十代人了吧,一代一代的传承下来也许有些人早已忘记了自己的祖先为什么要守墓,或许这也已经变成的老人们给小孩子讲的故事了,从小习得,自幼养成,感觉上就会有些神秘。到此就不仅仅是忠义二字就可以完全解释的清了,或许这已经变成的一种信仰,或许这也已经幻化成了这个家族的独有的宗教文化。
TOP
3#

没有必要
TOP
4#

其实,我觉得有的时候人们会过于在意一种精神上的自慰和仪式上的成就感。的确,舍氏真的是有忠有义的一个家族,可是这种对英雄的怀念有时候可能只是为了弥补一些东西,比如看到主人被冤杀却无能为力的遗憾,还有世事混乱、民众不辨菽麦的无奈。而舍氏的这种行为可能会在无意中限制家族成员的发展,守墓是忠义的表现,让族人到更适合他们的领域发展、更好地实现自我的价值难道就不忠不义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