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上善若水 [复制链接]

1#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忧。 —— 老子《道德经》”
      世界上最柔的东西莫过于水,然而它却能穿透最为坚硬的东西,没有什么能超过它,例如滴水穿石,这就是“柔德”所在。所以说弱能胜强,柔可克刚。“上善若水……夫唯不争……”这就是大智慧所在。


      因为在弱肉强食的社会里,人们从小就被灌输进一种思想,那就是要争先、争强,决不能软弱,因为软弱就会被鲸吞。在这种思想驱使下,人们变得争强好胜,然而越是争强越不可能强,反而真正的强者是不争,如同水,甘居下位、温顺无比,却是最有力量的。


      “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就是哲理。很多时候,我们刻意做一件事却总是做不好,而抱着一个自然的心态,却能做成大事。

分享 转发
TOP
2#

李娅婷

在儒家的道德规范体系中,“智”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德目之一,也是儒家理想人格的重要品质之一,被视为“三达德”、“四德”及“五常”之一。

  首先把“智”视为道德规范、道德品质或道德情操来使用的,是伟大的思想家孔子。他把“智”与“仁”、“勇”两个道德规范并举,定位为君子之道,即所谓“知(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在儒家思想史上,孟子第一次以“仁义礼智”四德并提。他从行为的节制和形式的修饰、道德的认知和意志的保障等意义上确立了礼与智在道德体系中的不可或缺的位置。最终,仁义礼智四位一体,相依互补,恰成一完整的范畴系统,构建为人道的全部蕴涵。
  到了汉代,儒家“五常”确立,“智”位列其中。[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