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登录或注册新用户,开通自己的个人中心
仁: 中国儒家学派道德规范的最高原则,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仁”的最初含义是指人与人的一种亲善关系。孔子把“仁”定义为“爱人”,并解释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在回答子张问仁时还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五者为恭、宽、信、敏、惠。孟子发挥了孔子的思想,把仁同义联系起来 ,把仁义看作道德行为的最高准则。其“仁”,指人心,即人皆有之的“恻隐之心”,仁爱之心;其“义”,指正路,“义,人之正路也”。
孟子在先秦曾受到两种思潮的挑战,一种是极端的个人主义,就是杨朱一派。一种是极端的集体主义,即墨子一派。大家比较熟悉的是孟子一派和墨子一派之间的争论。墨子的看法,是应该平等地爱每一个人,就象基督教的博爱一样,不是首先爱自己的父母及自己亲近的人,然后再推出去爱其他的人,这自然是一种普遍性的原则。但孟子所考虑的问题是,假如我们要求每一个人,他爱陌生人就像爱自己的父母一样,假如用墨家的普遍性原则来要求每一个人,甚至强迫他平等地爱一切人,最后的结果可能就是对自己的父母和对陌生人一样冷淡。要求别人作他不能作到的事,就等于你要他跳,实际他还不能走;你要他飞,实际他还不能跑。在现实生活中,必须有实际的原则来指导他如何行动。我不妨这样比喻,人的仁爱就像水一样,如果水位高,就流得远,如果水位低,就流得近,如果就一点点水,就只能填满小水沟。在培养仁的经验时,最初只流到最近的人的身上,然后再流到其他关系上较为疏远的人的身上。这就非常现实,非常容易推广。但是我希望每一个人,包括我自己,从生命中流出的仁爱之情能涵盖更大的范围,而不是仅仅局限于自己所亲近的少数几位亲人,这样不断地超越又超越,慢慢地社会就有了真正的温情与和谐。总之,要慢慢地培养涵化,不能一下子就达到普遍性的爱。如果要求每一个人都像墨子所说的那样爱人,要求每一个人都有雷锋精神,结果训练出来的不仅不是雷锋,反而多半都是虚假或虚伪。信念不能达到如此高的高度,如果强迫人们平等地“兼爱”,结果不但远离现实,而也破坏了最高理想。理想更多的是要求自己,而不是一味地要求别人。相对而言,我自己是私,我的家庭是公;我的家庭是私,族群就是公;族群是私,社会就是公;社会是私,国家就是公;国家是私,人类社会就是公;人类社会是私,宇宙就是公。从这一角度看,要求每一个人都不损人利己,同时也以己推人,这才是价值。很自私的人也有价值,因为他至少满足了自己,但是如果他能照顾最亲近的人,就是向外推及到家庭,价值就显得更大。推不仅要推到家庭,也要推到社会。如果一个人越有钱,越有势,越有影响力,越能调动社会资源,就越应该推,如果不向外推,就对不起人,对不起社会。儒家要求有影响的人,要求拥有权力的人,要求拥有财富的人,要求能调动社会资源的人,应肩负起更大的社会责任,作到有公信度,有透明度,而不是单方面地要求普通老百姓,要求整个群体,或者无缘无故地要求没有能力的人,肩负起他们不能肩负的责任。所以在人类思想史上,推己及人是最真切、最实在的观念。大家都可以推,而向外推的过程即是对自己负责任的过程,也是发展自己人格的过程。人人皆以修身为本,这并非精英主义学说,而是一种非常平实的说法,是孟子要从极端的个人主义思潮开出的一条新路径。这条路径是义道——仁义的人生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