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共生论认为,和谐共生是社会共生关系中选择的最佳共生关系。而实现和谐社会共生关系,企业承担着创造极大物质财富的社会功能。所以,企业发展是社会共生共荣的基础。企业为社会创造就业机会,使得具备劳动能力的劳动者找到工作,维护社会稳定。由于企业是社会劳动力最主要的吸纳器,是解决社会就业问题的根本渠道,通过企业的发展壮大,不断扩大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使人类社会达到和谐共生状态。
反过来,构建和谐共生社会也有利于企业自身财富的增加,和谐共生社会对企业生产要素的提供,人力资源素质的提高,也为企业发展提供充足、有效的劳动力,对企业经营内外环境的改善等都将产生积极的作用,最终促进企业发展。
按照社会共生三要素理论,企业的稳步发展必须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1、主体要素。主体要素社会共生关系是人以及由人构成的组织关系,人是社会共生关系的主体,社会共生关系所指就是人的关系。
企业内部管理主要是人的管理。人是企业特殊的资产,企业生产中物的要素只有通过人的活劳动才能做到物有所值,物尽其用。人是处在企业共生系统中,处在一个生产链条中,处在一个产品流程中的元素。这个元素不是孤立地存在,而是处在企业每个环节中有机的共生群体中。要使人在这个企业共生系统中发挥优化的共生效应,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制度管理系统,同时,有一套被广大员工认同的企业文化价值系统。从一线职工、班组长、车间主任、科室主任到企业中高层领导等不同的岗位之间建立起岗位职责,建立起晋升制度,建立起绩效考评,建立起激励机制,建立起约束机制等制度管理规范,这个制度系统蕴涵着文化价值系统,尤其是关怀文化,培育文化。也就是管理学通俗说的“胡萝卜加大棒”的管理思想。
2、资源要素。资源要素是社会主体之间的共生关系以资源为纽带的要素。
企业要发展,必须拥有并控制一定的资源,包括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人力资源。自然资源如企业所在的地理位置、周边环境、能源状况、生产原材料、设备等;社会资源包括政府政策资源,同行业竞争共生资源、信贷资源、群众资源等。这些资源也是处在一个共生系统中。管理者必须处理好这些资源并使其达到共生平衡。
3、所谓约束条件,乃是指共生关系的各主体都必须遵守的条件。任何共生关系,都存在约束条件,一旦失去这些约束条件,这组共生关系就无法存在。那么,社会共生的约束条件主要包括法律、道德、风俗习惯、宗教、意识形态、约定等。
对企业内生部管理而已,共约束条件就是管理制度及企业文化价值标准。企业的任何人都必须在这个约束条件下工作、相处。对企业外部而已,就是企业要合法经营,生产合格产品,重合同守信誉等。
4、企业要发展必须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关注社会公共利益与社会和谐,关注公益事业,拿出企业财富积累奉献社会,诸如环保、卫生、教育、希望工程等。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这个共生系统中不断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