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美术发展的长河中,从上世纪末起,现代绘画的潮流激荡起一阵阵波涛,致使传统美术的方向产生了根本的变化。这股潮流不仅冲击到欧美各国,而且也影响到东方,影响到我国。由于我们过去长期抵制,加上耳目闭塞,所以产生的影响不大。近些年来,随着各方面形势的发展,这一潮流也较有力地影响着我国的画坛,使我们不可避免地置身于传统绘画与现代绘画两种趋势之间,一系列复杂而矛盾的问题,需要去思索、判断。
一、西方现代艺术的出现,是以反传统为前提的。按德国理论家瓦尔特?赫斯的说法:“绘画宣布和一切历史化的,思想观念化的内容诀别”,“他们要把绘画更纯洁地,不仅从思想内容及意识进入的诸意义,也要从柯罗那种情调主义、浪漫派感觉进入的抒情味解放出来”。他们反对绘画倾向文学和诗,塞尚说:“‘诗’,人们或者可放在头脑里,但永远不该企图送进画面里去,如果人不愿堕落到文学里去的话。”现代派画家要排除一切绘画以外的各种因素,建立起一种纯粹的绘画性,或纯粹的可视性,认为古典绘画是“虚伪”的。现实主义也只是模仿现象,只是依附于自然的“表皮”。而在当代先锋派艺术家中,对传统的古典艺术,更认为是“过时”和“陈旧”,认为传统艺术只具有历史的价值,失去了实际的现实意义,早已不再有任何活力。
但是,我们不能不正视这样一种现象,当我们站在古典大师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伦勃朗暮年的《自画像》或是米开朗琪罗的《奴隶》等作品前面的时候,我们心灵上所受到的震撼,绝不是过时的“文物”力量所能达到的。这说明,真正有价值的艺术,不管经过什么浪潮的冲击,仍然会有不可摧毁的生命力。
我国油画事业的发展,是与欧洲传统分不开的,在学习继承欧洲传统的问题上,经过半个世纪以来的努力,很有成效,无须按照现代派的观点全盘否定过去,否定我们已经取得的成果。我们的确非常需要吸收新的营养,以便更迅速地发展现有水平,但是,这新的营养,不仅要从现代艺术中吸取,而且也应包括我们还没有学好的传统的精华。
毋庸置疑,传统艺术的价值,是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其中具有较强永续性的会继续富于生命,而有些不合时宜的,将会随社会的发展而逐渐消失、泯没。美术作品的思想意识的进入,诗和文学的倾向,就原则看它并不与历史的发展相矛盾,这取决于思想意识的本身是否具有永续性,这种“进入”和“倾向”,也不会和美术的特点不相容,决然不可存在。因为美术的功能有多方面性质,思想与文学的存在不仅是一种需要,也是合理而自然的。具有“审美”、“认识”与“教育”不同功能的美术品,各有不同的长处,互相不能替代,在美术共性的前提下,各有侧重。肯定美术中的思想与文学,绝不是把美术变为思想与文学的图解,给它加上力不胜任的负载,而是要把思想与文学完全融入于美术的特性之中,有如波堤切利的《春》、德拉克洛瓦的《自由领导着人民》,以及当代画家怀思的《克利斯蒂娜的世界》。不可否认,我们在向古典绘画学习的过程中,对思想性、文学性和绘画性的理解,是存在有简单化、概念化,以及反绘画性的“说明图”式的倾向,应当说,这是对古典优秀艺术传统的曲解,它违反任何时期的艺术原则。
照相术的发明,使相片替代了一部分绘画的功用,但是不能说写实的画风也会被代替。写实与非写实的区分,不是绘画本质的区分,绘画与照片才是本质的不同。绘画的共同特点在于“绘”,这是由头脑、心灵贯透到手指和笔端的活动,它具有丰富而微妙的感觉的表现力,它大大区别于曝光和显影的作用。就是追求照片效果的超级写实主义,也是照相所不能取代的,何况写实的绘画包括着极广泛的范围,自油画诞生第一幅作品起,直到现代派以前(有些现代派在方法上也是写实),所有的绘画手法都在写实的范围之内。各种写实画风所体现的容量和美感,是极其丰富的,如伦勃朗的浑厚辉煌,委拉斯贵支的洒脱典雅,米勒的淳朴拙实,仅仅是这种种笔下的情趣与技术美感,就是不可替代的。所以,无论是在技术领域或是审美领域,写实的画风都会在世界的画坛上永久地占有它应得的地位。
如果写实绘画真的只是停留在自然的“表皮”,陷于绝对的自然主义,或根本不具有绘画美感,那么它不仅等于照相,而且还不如照相,因为这样的作品,不具有任何一方的特性。遗憾的是,我们在以往和现在,这类既无绘画美感又无照相真实性的作品,仍然大有存在。
二、与传统绘画相反,现代绘画的主要特点,就是主张确立绘画的纯粹性,强调直觉,否定意识。高更曾说:“在‘直觉’这一词里是一切。”他提倡“积极的眼睛”、“眼睛的思维”。马蒂斯讲“‘看’在自身已是一创造性的事业”,主张作用于直观视觉的绘画的形式,是建立纯粹绘画性的根基。德劳奈说:“色彩和它们的规律,它们相互间的快、慢,或极速的振动、间隔等,一切这些关系,构成一个不再是模仿性的绘画的基础。”
从这一特点出发,长期以来“形式主义”等于是现代派的代名词,如果不从贬义来理解,和古典绘画从内容出发比较,确是反映了它的明显特点。
我们知道,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说明,任何事物没有绝对的纯粹性,都是相对之中的绝对。古典绘画重内容,现代绘画重形式,其实内容与形式本身就是相对的统一体,只是各自强调统一体的一个方面而已。在这个意义上“形式主义”也并不意味没有内容。“内容所以成为内容,是由于它包括有成熟的形式在内”。(黑格尔)从形式出发,强调直觉,通过“看”,能够反映内容、反映事物的本质吗?美国的阿恩海姆在《艺术与视知觉》一书中说:“一切知觉中都包含着思维,一切推理中都包含着直觉,一切观察中都包含着创造。”“看”是一个复杂的活动,它对外部客观事物是有从外观中敏锐地把握事物的悟解力。所以,通过看,从外部形式也是可以反映内容,把握事物的本质的。对画家来说注意观察事物,正是发挥“形象思维”的特性,“看”也正是“眼晴的思维”。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说“我看见了”, 也等于是说“我知道了”。虽然这两个词的概念有区别,但其中有相通之处,都有把握内在本质的可能。譬如,凡.高的绘画就有一种十分鲜明的内在深刻性。所以说,形式同样也可以反映内容,主张纯粹的直观性或纯粹绘画性,并不是完全排除思想意识。它与传统绘画的区别,是在作画的前提和侧重点,从主题、思想、内容出发寻找形式,还是从形式出发表现内容。这里必须说明,现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性,是不同于古典作品的故事性和情节性。它多表现为内向的主观世界的表现,或物象本身的内涵和寓意,而古典作品多侧重于外向的客观事物的描写。按理,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应是努力掌握感性与理性的统一,直观与意识的统一。把认识绝对化,往往导致谬误,在传统与现代两方面的观点中都包含有正确与谬误的二重性,都不可简单地去论定。
长期以来,对现代艺术在哲学上、思想上、情感上,以及艺术表现等重要问题上都有过不少的批判,因而在这一前提下如何认识它,观点是很不一致的。我觉得,艺术的发展不是孤立的,是随社会的发展而前进的,近年来我国各方面的现代化进程,也促使绘画艺术向现代化推进。当然,西方现代绘画的道路,不就是我们今天的道路,那种简单的移植和模仿西方的做法,或以西方现代派来代替我国的艺术现代化的尝试,都是完全错误的。我国艺术现代化问题的解决,主要是依靠本国的现实和传统,努力适应本国发展的需要,在这一基础上学习外国。但是,我们应当看到,西方现代绘画的产生,是与它特定的社会发展分不开的,有它一定的合理性与进步性,特别是在一些艺术观念和方法上,有着与现代社会发展相应的艺术现代化的必然表现。因此对我们来说也并不是毫无意义和完全反动的。哪怕可能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合理内核,也是可资借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