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国学断句之探讨1 [复制链接]

1#

   《论语·为政》第7则记载“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何晏《集解》:“包曰:‘犬以守御,马以代劳,皆养人者。’一曰:‘人之所养乃至于犬马,不敬则无以别。’”朱熹《论语集注》:“言人畜犬马,皆能有以养之,若能养其亲而敬不至,则与养犬马者何异。其言不敬之罪,所以深警之也。”



清代刘宝楠断为“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正义》第48页)。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一句中,究竟是“犬马养人”还是“犬马被养”有分歧。刘宝楠都列出来,让读者评选:“犬马皆能养人。养则服事之义,若人子事亲,但能养而不敬,则无以异于犬马之服养人也”,是养父母不敬之人子,犹如犬马养人;“后说以犬马喻父母”,是养父母不敬之行为,犹如人子养犬马;“若今之孝者,不过能养,虽至于父母所爱敬之犬马,亦能养之,然祗能养父母,不能敬也。何以别,谓何以别乎今也”,是爱屋及乌而已,“犬马”没有比喻义。(《论语正义》第50页)



杨伯峻赞成刘宝楠的第二种观点,断为“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翻译成:“现在的所谓孝,就是说能养活爹娘就行了。对于狗马都能够得到饲养;若不存心严肃地孝顺父母,那养活爹娘和饲养狗马怎样去分别呢?”(《论语译注》第14~15页)



杨逢彬同意刘宝楠的第三种观点,并断为“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把“至于”翻译成“延及于”、“扩展到”、“甚至于”,而不是“谈到”、“说到”、“讲到”。













参见杨逢彬.《论语》“至于犬马皆能有养”解[J].长江学术.2012,(2).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